(共62张PPT)
名言欣赏: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
——普朗克
导入新课
四季变迁,物态也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和什么有关呢?
你知道水有几种变化状态吗?这些状态受什么影响呢?
第1节
温度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RJ)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通过课本小资料了解一些常见温度值。
2、通过实验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通过观察,了解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不同之处。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目标导学一:温度
我们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人们有时仅凭感觉来判断,这种做法可靠吗?
温度和摄氏温度
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
如上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思考 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上述实验说明:
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
思考 如何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
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
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有时是靠不住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C
目标导学二:温度计
自制温度计:
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想想做做
热水
冷水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
讨论: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想想看,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
结论: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思考:
(1)为什么要用小瓶?为什么要用细管?
(2)这个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都是为了使瓶中水热胀冷缩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
不能准确测出温度值,改正方法是在细管上校对刻度,并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放入冷水中时
放入热水中时
1.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遇冷收缩
液体受热膨胀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液体:水银、酒精、煤油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小结
实验室用温度计
家庭用寒暑表
医用体温计
温度计的种类:
2、温度计的构造
℃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玻璃泡
液柱
刻度
内径很细的玻璃管
单位
摄氏温度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1701~1744)在1742年制定的。
温度的表示方法:
3.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的表示?
单位:
符号:
℃
摄氏度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4.7℃
或
读作
负4.7摄氏度
零下4.7摄氏度
a.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冰水混合物
0℃
a.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0℃
b.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一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水
100℃
10
20
40
30
50
60
70
80
90
50
0
100
等分100份
1份为1摄
氏度
记作1℃
100
0
-1
℃
101
℃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有无”之别。
2、无论是冰多还是水多,只要是冰水混合物,其温度就是0摄氏度。
3、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如30oC读做30摄氏度,不能读摄氏30读。
4、比0oC低的温度在数字前加“-”,读做“负”或“零下”。
20
10
0
记作12℃
读作12摄氏度
0
10
记作-4
℃
读作
负4摄氏度
或零下4摄氏度
口腔温度
37℃
读做:
小雪
-4.7℃
读做:
37摄氏度
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注意:因为“℃”表示的就是“摄氏度”,所以读时不能把“摄氏度”拆散来读.
例1
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
D.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C
×
×
√
×
解析: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3℃
9℃
-8℃
读出下列温度计的示数
练一练
你会使用温度计吗?
1、使用温度计前应注意观察什么?
2、什么是温度计的分度值和量程?
3、分别说出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4、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室温度计?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小组讨论,
使用温度计时要看清它的量程,即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温度范围.
量程:-20~110℃
使用温度计时还要看清它的分度值,即该温度计一小格所代表的值.
分度值:1℃
目标导学三:温度计的使用
最高温度值
最低温度值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分度值
超出最高量程
-------胀破
低于最低量程
-------测不出来
温度计的使用
⑴、量程
⑵、分度值
1、观察
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测量范围。
一小格代表的值。
°c
°c
错误
正确
°c
你能找出正确的那一个吗?
°c
正确!
错误!
°c
°c
正确!
°c
错误!
错误!
如何才能正确的读数?
偏大
偏小
正确
下面哪种读数正确?为什么?
甲
乙
丙
(俯视)
(仰视)
(平视)
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
例2
如图,甲、乙所示为两支温度计液柱处的放大部分,则这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分别是
、
,指示的示数分别为
、
.
解析:甲图的示数从“10”到“20”之间均匀划分为10小格,分度值为1℃.乙图中的刻度从“10”到“20”之间均匀划分为5小格,分度值为2℃.
1℃
2℃
16℃
-18℃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质;
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质中;
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
一不:
四要:
三看:
小结
量程
35℃
~42℃
0.1℃
分度值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⑵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特点
目标导学四:体温计
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1
2
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测量更为精准,而且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测体温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会自动退回到玻璃管内.
3
使用体温计时要注意什么?
使用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确保水银回到玻璃泡里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值可能会有误差.
电子体温计
电热偶温度计
测
温
枪
涨知识
例3
一支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将水银柱甩下去,用它先后两次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
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
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
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
的体温无法确定
C
×
×
√
×
解析:如果体温计示数为38℃,则用它测38℃及以下的温度时示数都是38℃,反之示数与被测温度相同.
正确答案:39.3℃
正确答案:38.7℃
正确答案:37.6℃
读出下列体温计的示数
练一练
项目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构造
都是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单位
摄氏度
三种温度计相同点
小结
项目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测量范围
-20~110
℃
35~42
℃
-35~50
℃
分度值
1
℃
0.1
℃
1
℃
用途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构造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玻璃泡内的液体
煤油
水银
酒精
三种温度计不同点
小结
温度
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摄氏温度
测量:温度计
规定(标准大气压)
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三看、一不、四要
分类
符号:℃
课堂小结
沸水温度为100℃
体温计
实验室温度计
寒暑表
1、用同一支温度计测0
℃的水和0
℃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水温度高
B.0
℃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检测目标
C
2、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75
℃
B.55
℃
C.35
℃
D.15
℃
C
检测目标
3、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
℃
D
检测目标
4、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
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也较大
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也较小
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
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检测目标
5、关于医用水银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医用酒精擦拭来消毒
D.不能用体温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C
检测目标
6.一支内径、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当把它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4
℃,当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4
℃。若现在它的读数为30
℃。求:
(
1
)这时所测物体的实际温度应该是多少?
(
2
)如果在这支温度计上存在一个刻度刚好等于实际温度,那么这个刻度是多少?
检测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