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各省宣布独立后革命形势的发展和中华民国成立的过程;认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两面派手法,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依据;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3、 通过对中华民国建立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讲述,让学生明白实现民主政治的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树立实现民主制度化的远大目标。
武昌起义之后,国内形势如何?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
2.时间:
3.临时总统:
4.副总统:
5.意义: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
孙中山
黎元洪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纪年换算
公元XX年 = 民国XX年 +
民国XX年 = 公元XX年 —
小试身手:
1911
1911
公元2018年是民国多少年?民国38年是公元多少年?
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研读
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承认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实质上是一种屈辱外交。因为民族还未独立,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徘徊;
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自身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权形势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任命
支持
进攻汉口和汉阳
政治讹诈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施压
宣统帝下诏退位
时间:1912年2月12日
意义: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清帝退位
诏书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1912年3月11日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国家主权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权利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立法权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行政权
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
司法权
司法独立
内容
《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性质:
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拓展延伸
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遗憾,它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遗憾: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成功
失败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做课本49页活动题第一题、第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