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 声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 声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5 15: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宋祖英和席琳
迪翁都是著名歌唱演员。当她们表演女声二重唱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她们的声音来,这主要是因为她们的歌声有不同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音速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D.
医生用“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3.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
音调
B.
音色
响度
C.
音调
响度
D.
音色
音调
响度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5.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B.
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
两者音色相同
D.
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振幅较小
C.
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
D.
声只能传递信息
7.
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
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D.
是一种条件反射
8.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你知道这首歌吗?这就是李娜的经典名曲《青藏高原》,每次听这首歌,我的心都会被李娜天籁般的声音带入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其实很多人喜欢这首歌,但是无法唱,因为调子太高了。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这是因为
?
A.
学唱者的气力不行,跟不上
B.
学唱者声带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太少,达不到要求
C.
学唱者的音色太差了
D.
学唱者不懂基本的乐理知识
9.
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
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是乐音
C.
建筑工地上锯割钢材、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
只要是你愿意听到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10.
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
减小噪声污染
B.
减小大气污染
C.
绿化美化环境
D.
减小水污染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
11.
小明弹吉他时不断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2.
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
13.
音乐厅正在举办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使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14.
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在
?减弱噪声。
15.
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
?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
?和
?。
16.
有丰富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来判断蜜蜂是出巢采蜜还是釆蜜回巢。蜜蜂岀巢釆蜜时双翅毎秒振动
次,采蜜回巢时双翅每秒振动
次,则出巢时双翅振动的频率是
?赫,它比蜜蜂回巢时双翅振动的频率
?(选填“高”或“低”)。
17.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
18.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频率高于
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26分)
19.
假设你是学校环境监测小组的成员,现在要准备一份学校环境噪声情况的报告,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列出学校噪声来源的清单;
(2)利用噪声测试仪测出这些噪声的响度;
(3)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一次调查,请他们对每一种噪声的感觉程度作出评定。感觉程度可分为四级:
A级:觉察不到
B级:能觉察到
C级:令人心烦
D级:难以忍受
把调查、测试结果填入表格;
(4)分析校园受噪声污染的程度,并提出控制噪声的可行方案。
20.
现在手机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地位,大部分青少年都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不仅不会干扰他人,听音效果也更真实,但是长时间戴耳机会对听力产生危害。请以
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做一个“常戴耳机对听力的危害”的研究报告。小贴士:可以对常使用耳机的同学进行关于听力变化的调查,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22分)
21.
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约
才能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多少
?对此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物理问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

22.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在钢铁中的速度为
。若一人用锤子敲击一下铁桥的一端而发出声音,分别经过空气和铁桥传到另一端,相差时间为
,则铁桥的长度为多少米?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D
3.
C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4.
B
5.
D
【解析】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人耳能够听到军鼓的声音,而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所以军鼓的声音不属于超声波,故B错误;
礼号和军鼓是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物体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故C错误;
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两者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正确。
6.
A
7.
C
8.
B
9.
C
10.
A
第二部分
11.
音调;音色
12.
声波;音调
13.
响度;音调;双耳
14.
传播过程中;声源处
15.
无规律振动;影响;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途径;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16.
;高
17.

18.
超声波;声纳(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
第三部分
19.
(1)
桌椅板凳移动的声音;同学打闹的声音;校外车辆的喇叭声
??????(2)
桌椅板凳移动的声音
;同学打闹的声音
;校外车辆的喇叭声
??????(3)
??????(4)
这条路禁止鸣笛;关好门窗;请同学安静。
20.
本题为长期实践题,建议与学校其他实践活动相整合进行,成果以小论文或
形式交流展示,评价重在学生的参与过程。本题应在这一节的第
课时布置。
第四部分
21.
;雷声是怎样产生的?
【解析】因为

所以,闪电发生处的距离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提出的物理问题:雷声是怎样产生的?
22.
第1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