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练习题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将
A.
直向右运动
B.
直向左运动
C.
晃动
D.
静止不动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
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
B.
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C.
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
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使用听诊器主要运用了
A.
声音的回声现象
B.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
声音的传播具有方向性
下面事例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声呐捕鱼??
超声波碎石??
超探病?
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片???
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A.
B.
C.
D.
下列说法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
A.
用手拍打西瓜,通过听声音来判别西瓜的好坏
B.
利用声呐技术探测鱼群及沉船的位置
C.
利用“超声波”除掉骨结石患者的结石
D.
给孕妇做“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状况
来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主要利用的是
A.
电磁波
B.
微波
C.
超声波
D.
次声波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
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如图,小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正在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前,看到了烛焰在摇曳,这一现象直接说明了
A.
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B.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较大
C.
播放的声音音调较高
D.
声波具有能量
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
声音是一种波
B.
声波具有能量
C.
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D.
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二、填空题
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所示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声波能传递________.
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
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
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为了便于完成该实验使用了______法;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能传声。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______有关。
在探究“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亮用肥皂膜代替人耳鼓膜进行了如下实验:
当喇叭发声时,观察肥皂膜出现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当喇叭发声的响度变大时,肥皂膜振动幅度变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跟______有关。
当喇叭发声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幅度越大,直至破裂,由此可以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______有关。具体关系是______。
该实验还能表明声音能传递______。
四、综合题
衡衡同学在爸爸车库边上看到一只竖起的装有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衡衡决定探究为何敲打桶的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
衡衡敲打桶的上部时,听到的声音比较清脆;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于是他明白了:桶上边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______?他通过这一现象并加以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信息能量.
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______,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____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____填“快”或“慢”,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_____填“快”或“慢”导致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解答】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将晃动;烛焰的晃动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A、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此选项不合题意.
B、医生利用B超为病人作检查,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此选项符合题意.
C、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此选项不合题意;
D、超声波洁牙,是去掉牙齿上的牙垢,使牙齿洁白,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的知识点,重在把握它们的区别.
3.【答案】B
【解析】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
故选: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现象。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特点,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
【解析】
雷声是下雨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用声呐可以探测鱼群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医生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超是利用超声波,可以获得人体内是否有疾病的信息,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清洗眼镜片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特点来完成工作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解:ABD、用手拍西瓜,通过听声音来判别西瓜的好坏、用声呐技术探测鱼群及沉船的位置、给孕妇做“B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C、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都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故选:C。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此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基础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实际生活中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应用。
6.【答案】C
【解析】解:因为超声波的方向性好,遇到障碍物易反射的特点,所以人们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制成声呐,来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
故选:C。
解答本题要对声呐有简单了解,声呐是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一种回声测距装置,发射、接收的是超声波。
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雷达发出的是电磁波,要记清,不能混淆。
7.【答案】B
【解析】解: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的是回声。故B符合题意。
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音色、回声和声音的利用。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
8.【答案】B
【解析】解: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蝙蝠的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D
【解析】解: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选:D。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根据此知识来解答。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音具有能量,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0.【答案】B
【解析】解: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是因为声波能使物体振动,从而达到粉碎小石头的目的;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波是一种振动,能传递能量。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声音传递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1.【答案】空气;能量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声音与能量的关系和声音传播条件,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塑料膜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纸杯被击落,是声波对纸杯做了功,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空气;能量。
12.【答案】音调
?
能量
?
1531
?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解析】解: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调节二胡的松紧程度,改变了弦的松紧,改变了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
由可得,海洋的深度为。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
故答案为:音调;能量;1531;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回声测距离分应用等,考查内容多,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中招的热点。
13.【答案】信息
?
能量
【解析】解:给孕妇做B超,这样医生就可以得到胎儿的信息,所以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只有给结石一定的能量,才能把结石粉碎,所以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
声音的利用有两个:一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解答此题时要根据题意,判断语句中的词意是属于信息还是能量。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两个利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4.【答案】音调
?
能量
?
1531
?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改变了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
由可得,海洋的深度为.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
故答案为:音调;能量;1531;真空不能传声.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回声测距离分应用等,考查内容多,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中招的热点.
15.【答案】振动转换空气?
振幅
【解析】解: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把不容易看到的现象转换成便于观察的现象,叫转换法。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而且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故答案为:振动;转换;空气;振幅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转换法是初中物理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解答。注意转换法是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16.【答案】左右振动;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能量
【解析】解:当喇叭振动会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泡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泡产生左右振动;
喇叭发声的响度变大时,肥皂膜振动幅度变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当喇叭发声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幅度也大,直至破裂,由此可以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具体关系是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当喇叭振动会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泡处,且能引起肥皂泡的振动,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左右振动;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能量。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音即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知道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并理解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7.【答案】高;信息;
振动;频率;慢;快
【解析】
【分析】
要求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判断是哪条知识的应用。
根据题中所给的敲桶不同部位声音特征的描述来判断音调的不同;声有两种利用形式: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应用。
通过手的感觉体现出发声的物体的特征;根据音调的影响因素填写第二空;受阻碍振动慢,不受阻碍振动快。
【解答】
声音清脆代表音调高,声音沉闷代表音调低,所以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高;通过声音的不同,判断出桶内的油满不满的信息,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手的感觉证明发声的桶在振动;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频率有关;物体受阻碍时振动慢,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慢;物体不受阻碍时振动快,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快。
故答案为:高;信息;振动;频率;慢;快。
第2页,共11页
第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