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五)附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某同学在上学的路上,以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2.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使用听诊器主要运用了
?
A.
声音的回声现象
B.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
声音的传播具有方向性
3.
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探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
①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山间小溪的流水声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④
D.
①④⑤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米/秒
C.
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他星球
D.
吹哨子是靠人的声带振动发声的
6.
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D.
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7.
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倡导大家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百米成绩大约为
B.
中学生步行速度大约为
C.
高速公路的限速为
D.
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8.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
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B.
由公式
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和路程成正比
C.
由公式
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D.
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9.
下列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花儿绽放
B.
气温升高
C.
铁钉生锈
D.
物体从高空落下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
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11.
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12.
八年级
班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向后转”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这是因为
?
A.
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
B.
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
远处的学生听到声音的响度小
D.
远处的学生听到声音的音调低
13.
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
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
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
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14.
“
超”利用超声波来检查身体,但是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超“产生的超声波
?
A.
响度太大
B.
响度太小
C.
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
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15.
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
)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
、
、
三点的时刻,
点是全程
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年
月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如图所示是八架“歼
”战斗机在“空警
”预警机的引领下,拉出绚丽彩带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歼
”战斗机相对于“空警
”预警机来说,是
?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7.
我市有的路上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
,这个数字后面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汽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填“增大”或“减小”)。
18.
运动的描述:一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9.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
?
20.
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量圆的直径是
?
。
三、计算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时,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
秒收到反射回的信号,试估算该处海底的深度。
22.
某大桥全长
,有一列车长
,以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
(1)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2)列车全部在桥上时的时间
(3)列车上的司机经过大桥所用时间
23.
一辆长
米的客车,以
米/秒的速度通过
千米的隧道,求客车全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
24.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米/秒,火车的速度是
米/秒,火车
行驶到车站前某处鸣笛,
秒钟后车站的人
听到火车的鸣笛声,求:再过多少时间火车经过车站。
25.
在一次百米赛跑时,我班小明同学担任了终点计时员,他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开始计时,记录的成绩是
秒,此成绩是否准确?若不准确,请你由此计算出该运动员的成绩?(设比赛时的温度为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路程分半推导公式。
2.
B
【解析】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3.
C
4.
C
5.
A
6.
D
【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故C错误;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故D正确。
7.
D
【解析】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
,中学生百米比赛的成绩不可能为
,故A错误;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
左右。故B错误;
道路交通法规定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最高速度为
,故C错误;
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在
左右,接近题目中的
,故D正确。
8.
A
9.
D
【解析】花儿绽放属于生物变化,没有位置的变化,不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气温升高,只是温度的变化,没有位置的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铁钉生锈属化学变化,不是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物体从高空落下,物体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
10.
C
【解析】只要振动就能发声,但发声不一定都听见,故A错误;
不同的人说话声,音调和响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开,所以是音色的不同,故B错误;
利用超声波传递的能量将污垢振掉,达到清洗效果,故C正确;
噪声是路上的车产生的,隔音板安装在公路与城市居民之间,这是传播过程中减弱的噪声,故D错误。
11.
A
【解析】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
声音在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故B错误;
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故D错误。
12.
C
13.
A
14.
C
15.
D
【解析】(1)由图中停表示数可知,,,所以
。故
A
、B错误;
(2)由题意知
,
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
,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所以
。故C错误,D正确。
第二部分
16.
静止
17.
分贝();增大
【解析】噪声监测设备是用来监测噪声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表示,所以该设备上显示数字的单位用分贝()表示;
一辆大卡车经过时,声音变大,所以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增大。
18.
相对于;位置
【解析】物理学上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19.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0.
;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
之间有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圆左侧与
对齐,右侧与
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
。
第三部分
21.
米
22.
(1)
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
【解析】列车过桥时通过的距离为
,
,
列车过桥的时间为
??????(2)
列车全部在桥上时的时间为
【解析】
,
列车全部在桥上时的时间
??????(3)
列车上的司机经过大桥所用时间
【解析】
,
列车上的司机经过大桥所用时间,
23.
秒
24.
秒
【解析】由
可得,鸣笛处距离车站的路程
,
秒内车行驶的路程
,车站的人听到列车的鸣笛声时,车距车站的路程
,由
可得,列车到达车站的时间:。
25.
不准确;
秒
第6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