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4升华好凝华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
初春,早晨出现浓雾
C.
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
D.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在防控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过程中,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一直在努力付出着,外界的大自然也在发生着变化。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由于凝华产生的是
A.
春天来到冰雪消融
B.
医护工作者的护目镜中出现大量水珠
C.
湿透了的防护服会慢慢变干
D.
寒冷冬天病房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B.
盛夏,洒在地面上的水逐渐变干
C.
深秋,路边小草上霜的形成
D.
严冬,室外的雪人逐渐减小
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的是
A.
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结冰花
B.
结了冰的湿衣服,没化冻就干了
C.
樟脑球日久变小
D.
烧瓶里有少量碘,加热使其变成碘蒸汽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
C.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下列自然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
夏天,刚刚从冰柜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气”
B.
在房间地面上撒些水,可以适当降低温度
C.
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D.
清晨的大雾在阳光下慢慢散去
用久的白炽灯泡灯丝变细、玻璃泡壁发黑,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固
B.
升华
C.
凝华
D.
先升华后凝华
如图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华
B.
液化
C.
蒸发
D.
熔化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厨房蒸屉的“白气”
B.
冬天树叶上的“霜”
C.
夏天草上的“露珠”
D.
蜡烛燃烧的“烛泪”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晓梅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液体产生,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______选填“升华”或“凝华”,发生此物态变化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得周围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冬天,以下时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就变干了,这是因为冰______成水蒸气;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室外地面上常常覆盖着一层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而成的小冰粒。
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
在严冬温度较低的时候,窗玻璃上会结霜,这是一种______现象。霜会结在玻璃的室______填“内”或“外”侧。
在舞台上洒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可造成烟雾缭绕的景象。在此变化过程中,干冰迅速______,从周围空气中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______,空气中的水蒸发遇冷______成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
三、实验探究题
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碘的沸点是,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碘
铜
铁
金
熔点
凝固点
0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150
2360
2750
2500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碘的沸点是,水的沸点是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气泡的主要成份是由?
??选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形成的.
四、综合题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人工降雨和舞台的白雾都是固态的干冰迅速______,从周围空气中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下落,变成水滴就成了雨。
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感到暖和
答:向手“哈气”时,嘴中呼出的______遇到手发生了______现象,______热量,所以感到暖和。
如图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温度计:______;温度计: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水蒸气受到外界的低温,液化为小水珠,然后水珠就黏附在空气中的灰尘上或悬浮在空气里,就成为大家所看到的“雾”,所以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不符合题意。
C、洒在室内地上的水蒸发成了水蒸气,所以不见了。不符合题意。
D、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变成水,是熔化过程,故A错误。
B、护目镜中出现大量水珠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沾附在镜片上,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湿透了的防护服会慢慢变干是水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
D、窗户上的冰花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之间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
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是判断物态变化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3.【答案】C
【解析】解:?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严冬,室外的雪人逐渐减小,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答案】C
【解析】解:A、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故A正确;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凝华,故B正确;
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C错误;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正确。
故选:C。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题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汽化、凝华、升华、凝固定义的了解,需要从生活现象结合物理定义来进行分析。
5.【答案】A
【解析】解:A、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不是升华现象,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冬天衣服上的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衣箱中防虫用的樟脑片日久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碘加热时变为蒸气,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需要注意的是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蒸发现象,如果是冰冻的衣服变干,那么就是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消散在空气中,是升华现象.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掌握,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可见液化和凝华的发生条件都需要遇冷,即高温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玻璃处于交界处,温度低于室内,高于室外,可见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雾或“窗花”都会出现在内表面。
【解答】
A.“雾”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冬天,“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
C.“雾”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
D.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表面,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
A.刚刚从冰柜里拿出的雪糕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正确;
B.在房间地面上撒些水,可以适当降低温度,是利用液态水汽化吸热,故B错误;
C.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冰升华为气态水蒸气造成的,升华吸热,故C错误;
D.雾是液态小水滴,大雾在阳光下散去是液态水汽化为气态水蒸气过程,汽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解: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是由于钨丝在高温状态下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钨蒸气;灯泡发黑,是由于灯泡内的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灯泡内壁,发生了凝华现象,形成的固态钨附着在内壁上。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在分析物质是发生哪种物态变化时,关键要抓住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9.【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丙到甲是熔化吸热,甲到乙是汽化吸热,乙到丙是凝华放热。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A.蒸屉的“白气”是喷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了小液滴;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
D.蜡烛燃烧的“烛泪”是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升华
?
吸热
?
降低
【解析】解: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会升华为气态;
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升华;?吸热;?降低。
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
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要吸热。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时吸放热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12.【答案】升华?
凝华
【解析】解:冬天,以下时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就变干了,这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室外地面上常常覆盖着一层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3.【答案】升华;凝华;熔化
【解析】
【分析】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解:
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水蒸气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下落后熔化为水即形成雨;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熔化。
14.【答案】凝华?
内
【解析】解:严冬温度较低的时候,窗玻璃上会结霜,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故答案为:凝华;内。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5.【答案】升华?
吸收?
降低?
凝华
【解析】解:舞台上烟雾缭绕制造的原理是:干冰撒在舞台上,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
故答案为:升华;吸收;降低;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6.【答案】答:
烧瓶底部有紫红色的固体碘,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
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
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体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
【解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来设计实验。可以将试管浸入沸水槽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出现的碘蒸气不会是汽化形成的,只能是升华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碘的升华实验,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过程的掌握情况,更进一步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升华;
水的沸点为100,碘不能达到熔点,不可能熔化;
二氧化碳;水蒸气液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过程,综合性较强,读懂题意,把握中心是解答的关键。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需要吸收热量;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吸收热量;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
试管中的固态碘在热水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过程;
由数据知,水的沸点是,而碘的熔点是,所以碘在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
干冰在热水中迅速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形成气泡,同时吸收热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水面上方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
故答案为:升华;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二氧化碳;水蒸气遇冷液化。
18.【答案】升华
?
吸收
?
水蒸气
?
液化
?
放出
?
?
【解析】解: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迅速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下落,变成水滴就成了雨。
对着手哈气时,手感觉暖和,主要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手液化放热的原因;
甲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因此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因此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故答案为:升华;吸收;水蒸气;液化;放出;;。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升华吸热;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温度计的读数要先弄清楚其量程和分度值,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及温度计的读数,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分析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第2页,共13页
第1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