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对实验的分析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
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难点
判断选取的参照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释现象。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请同学们置身其中,假设小明坐在汽车里,观察下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外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为什么坐在车上的我们会感觉窗外的景物往后退呢?如果汽车停止行驶,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如何正确的回答这个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动与静。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
“预习导学”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1)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课本P13图2-1)
1950年前后,伽莫夫建立了大爆炸的观念: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
大约180亿年前,最初的宇宙是由超高温、
高密度的“一点”
爆炸而成,以后各星系会无限膨胀,46亿年前太阳系行星形成。1965年,
有观测证据有力地支持大爆炸模型。
(2)地壳的运动(课本P13图2-2)
大陆板块的碰撞产生了地球上的高山和峡谷;江河的流动,形成沟壑和平原;水城威尼斯在不断下沉。
(3)生命在于运动(课本P13图2-3)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学生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
(上学的学生、下班的工人、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金鱼、飞驰的汽车、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等。)
说明:(1)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2)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无处不在,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二)运动的描述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以各种形式展示着运动,而人类感受运动,认识运动,描述运动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健儿用舒展的肢体诠释运动……。那么你能否说出一些描述运动的词语、诗句、音乐、绘画……?
物理学家们是如何认识运动的?
物理科学的研究发现了运动的相同之处在于位置发生了改变。于是科学家们就建立起一个描述运动特征的基本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物”。
机械运动: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位置的__改变__。
拓展:除了机械运动之外,自然界的运动种类还有很多,例如:生命的运动、社会的运动、宏观的运动、微观的运动等等。
参照物:我们在描述物体位置是否改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这个事先被选定作为__参照标准__的物体,在物理学中称为参照物。
参照物如何选取呢?
点拨:(1)参照物选取时,要能够使被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简单、清楚、容易描述;
(2)不能选取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
(3)研究对象为多个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2)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注意:由于整个宇宙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中,所以自然界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交流与讨论:在商场里,妈妈和5岁的小东正乘自动扶梯下楼(课本P15图2-8)。小东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跑下去吧!”妈妈说:“小东,这样很危险,下楼时要拉着妈妈的手,站着不动。”
他们在下楼(运动),可为什么妈妈会说下楼时要站着不动(静止)呢?这里的“运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来说的;“静止”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来说的。
结论: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说明:运动的相对性说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以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都运动。静止的相对性说的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认为物体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参照物选择的原则
1、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不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3、参照物一但被选定后就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再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4、经常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如“太阳东升西落。”(这时候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随堂演练”。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知道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课时作业”。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称为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