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2)——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2)——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05 16:5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2)——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2020?石家庄)正常视觉形成过程中,眼球中形成清晰物像的部位是(  )
A.视网膜
B.大脑皮层
C.晶状体
D.角膜
2.(2020?石家庄)下列结构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
B.脑神经
C.脊神经
D.感受器
3.(2020?北京)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小脑
B.脑干
C.神经元
D.神经纤维
4.(2020?北京)李爷爷患有糖尿病,在进食前需注射某种激素以调节血糖浓度。此种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5.(2020?莱芜区)家鸽体温高而恒定,这与体内产生热量多有关。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体内产生热量多的原因(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C.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效率高
D.心跳频率快,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
6.(2020?莱芜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7.(2020?淄博)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小曼因近视做了此手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曼手术前后,她的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小曼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
8.(2020?淄博)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C.苏炳添百米起跑反应时间仅0.124秒,“听到枪响起跑”属于条件反射
D.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
9.(2020?莱芜区)某同学放学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该同学会急忙寻找避雨点,迅速跑过去。下列与该活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听到雷声,听觉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看到闪电,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位于视网膜
C.听觉和视觉的形成部位都在大脑皮层
D.寻找避雨点躲雨,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10.(2020?宁夏)听到铃声,同学们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
D.大脑、非条件反射
11.(2020?宁夏)提升爱眼、护眼意识,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下列做法不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
A.看书写字1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B.读写姿势要正确
C.边走路边看书抓紧时间学习
D.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12.(2020?恩施州)流程图是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线进入眼球成像: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血液循环的途径:右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左心房
C.听觉的形成: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D.食物经过消化管的顺序: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13.(2020?永州)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巩膜,有聚光作用
B.②凸度过大可导致近视
C.③可产生神经冲动
D.④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14.(2020?鞍山)“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之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是(  )
A.睾丸、雄性激素
B.子宫、雄性激素
C.卵巢、雌性激素
D.子宫、雌性激素
15.(2020?鞍山)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吃山楂时分泌唾液
B.红灯停,绿灯行
C.看完某电影后很受启发
D.谈虎色变
16.(2020?垫江县)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听别人讲恐怖故事感到毛骨悚然
B.看到别人吃辣椒自己出汗
C.自己切洋葱被刺激的流眼泪
D.妈妈看电视剧看得泪流满面
17.(2020?垫江县)如图是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e→d→a→b→c
B.c的名称是由肌肉或者腺体构成的效应器
C.如果图中的a受损,则反射也能进行
D.如果该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应该没有中间神经元
18.(2020?日照)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撞伤头部,经检查其呼吸、心跳都正常,也能够行走,但常常会跌倒。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部位是(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19.(2020?株洲)耳闻目睹强调了人的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鼓膜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
B.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C.遇到巨大声响,除闭嘴堵耳外,也可迅速张口
D.近视眼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
20.(2020?株洲)患有糖尿病的孙悟爷爷,最近去医院做了次体检,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脉注射的胰岛素最先进入图2中的甲
B.孙悟爷爷注射的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C.图2中甲、乙之间,丙、丁之间具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甲、乙腔内流的是动脉血
D.图1为检查肺部时的两张X光片,其中要求吸气后闭气不动的是X光片Ⅰ
21.(2020?日照)肤色不同,眼睛的颜色也往往不同。其差异表现在眼球壁的(  )
A.巩膜上
B.虹膜上
C.脉络膜上
D.视网膜上
22.(2020?鄂尔多斯)某同学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觉到疼痛。据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是神经中枢,不受8的控制
B.5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
C.刺扎到手时,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
D.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1→2→3→6→8→7→3→4→5
23.(2020?鄂尔多斯)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人醉酒时出现语无伦次,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
B.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就会消瘦,且情绪容易激动
C.患艾滋病的妇女生下患艾滋病的婴儿,说明艾滋病是遗传病
D.人缺乏维生素B1会患皮肤干燥、夜盲症和干眼症
24.(2020?兰州)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B.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25.(2020?湘西州)听到班长喊“起立”,同学们立刻站起来。这种反应属于(  )
A.简单反射
B.复杂反射
C.激素调节
D.反射弧
26.(2020?黑龙江)6月23日我国北斗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晓明看到此消息激动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此时他体内_____水平明显升高。(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27.(2020?湘西州)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鼓膜
B.耳蜗
C.咽鼓管
D.外耳道
28.(2020?湘西州)当你的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的器具时,会迅速缩回,后才感觉到疼,与此有关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大脑、脊髓
B.脊髓、小脑
C.脊髓、大脑
D.大脑、小脑
29.(2020?湘西州)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下列做法哪项不正确(  )
A.定期检查视力
B.认真做眼保健操
C.在直射强光下看书
D.不要躺卧看书
30.(2020?遵义)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
B.灰质
C.白质
D.神经节
31.(2020?广州)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晚上早睡有助于生长发育。其原因之一是人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垂体能分泌较多促进人体生长的某种激素。这种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32.(2020?广州)某病人脑颅内的肿瘤压迫了形成视觉的区域,从而导致失明。这个区域位于(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3.(2020?乐山)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它是指人体通过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34.(2020?舟山)老张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8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 
 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 
 病。
三.解答题(共16小题)
35.(2020?日照)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请分析回答:
(1)显微镜下观看草履虫实验时发现,草履虫遇到棉花纤维会倒退躲开障碍物,这种反应叫做 
 。草履虫的运动依靠 
 完成。
(2)在明亮的环境中,人的瞳孔会缩小,而在较暗的环境中,瞳孔会扩大,这种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叫 
 。
(3)在炎热的夏天,人体能够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坚持体温恒定。如图甲、乙中,能表示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 
 。
36.(2020?赤峰)图一是耳的结构图,图二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应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图一中 
 (填图中序号)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图二中的X对应图一中的[ 
 ] 
 ([]内填图中序号,_____上填文字)。
(3)图二中的逃生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属于 
 。
(4)逃生行为主要受到 
 的调节,但也受到 
 调节的影响。
37.(2020?包头)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凶手之一。在一次社区公益体检中,甲、乙两人均检测出尿糖,为进一步确诊他俩是否患糖尿病,两人在第二天空腹测血糖后,进食了等量的米饭,并在餐后3小时内,每隔一小时分别测一次血糖,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
空腹≥7.0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11.1毫摩尔/升
(1)甲、乙两人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从肾单位中的 
 处离开血液,最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2)两人中 
 的血糖浓度变化正常却出现尿糖,可能是肾脏有炎症导致 
 作用异常,也可能是他在验尿前曾摄入过多的糖类。
(3)进食1小时内两人血糖浓度都上升,是因为淀粉在 
 (填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经 
 被吸收进入血液。
(4)医生从 
 的血糖浓度变化及他自述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的现象,判断他已患糖尿病。这是由于其体内 
 分泌不足,导致细胞 
 的能力减弱。
38.(2020?东营)新冠肺炎阻挡了上学的脚步,空中课堂架起了学习的桥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东营学子借助网络平台,在“空中”与老师相见,老师们变身“主播”,让疫情变成人生大课。
(1)钉钉视频教学时,屏幕上的信息反射来的光线,在图1[ 
 ] 
 
上形成物像;同学们感受老师声音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图2[ 
 ] 
 。
(2)空中课堂上,老师会随机点名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当听到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学生立刻打开麦克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属于 
 反射。
(3)“云”课间,老师指导学生们做眼保健操、俯卧撑、跳绳等运动。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那么,各种动作是如何完成的呢? 
 。
(4)跳绳时,因需要更多的氧气而呼吸急促,大口喘气。外界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透过 
 进入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 
 随后,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下肢骨骼肌。下肢骨骼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至少流经心脏 
 次后,排出体外。
(5)利用手机进行网上学习,如果长时间距离屏幕太近,会导致图1[ 
 ] 
 曲度变大,形成近视。生活中,你是如何预防近视的?请写出预防近视的几条措施(至少2条) 
 。
39.(2020?广西)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血糖异常升高、形成糖尿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如图表示甲、乙两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分析乙的血糖变化曲线,BC段升高,这是因为食物中的 
 分解成 
 被吸收进入血液。CD段下降与 
 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2)分析甲、乙两人的血糖变化曲线, 
 的血糖变化不正常,原因是 
 。
(3)对糖尿病患者,可采用 
 等方法进行治疗。
40.(2020?郴州)如图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的五个环节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3)此时此刻,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看题、审题、书写答案。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神经活动,与下列哪个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 
 。
A.视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运动中枢
(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除神经调节之外,还与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调节密不可分。
41.(2020?宁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全国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小、初、高学生近视率分别为36%、71.6%、81%.我国在1996年将每年的6月6日确定为“全国爱眼日”。第二十四届爱眼日的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学校、学生及家长应高度重视,提升护眼意识和科学用眼知识,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使用电脑、手机和观看电视的时间增长了,一些同学视力下降了。这是因为青少年若长期用眼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 
 曲度就会增大,或眼球的 
 过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 
 的前方,形成近视,可配戴合适的 
 透镜加以矫正。
(2)预防近视,做眼保健操,坚持体育锻炼,居家也要多运动。人在运动时,加速了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促使更多的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眼部。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 
 ,氧气最终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运动过程中,要用鼻呼吸,因为鼻腔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 
 、温暖和湿润。运动时,人体通过汗液排出了部分水、少量的 
 和尿素等代谢废物。
(3)预防近视,为眼球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使眼更健康。青少年在饮食上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纠正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还应努力做到 
 (写出一点具体做法)。缺乏 
 易患夜盲症。
(4)预防近视,促使身体更健康,平时坚持锻炼,加强个人防护,合理膳食,按时作息,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爱护眼睛,珍爱生命,为了生活美好多姿,从现在做起吧。
42.(2020?张家界)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中国女排连扳三局上演神奇大逆转,战胜劲旅意大利队,获得冠军,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女排精神”。场上双方比分不分上下时,球迷紧张得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甚至是血压升高。请结合此项运动及图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后形成物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如图乙所示结构[ 
 ] 
 ,产生视觉。
(2)运动员在发球的过程中,排球由近及远迅速离开,在发球运动员密切注视时,图丙所示结构[②]发生的变化是 
 。
(3)运动员完成精准的扣球动作,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 
 等系统的配合。
(4)当看到女排姑娘发球得分时,球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此调节过程中,参与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是 
 。参与激素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43.(2020?娄底)风与云结婚一年,生下可爱的小宝宝雨,初为父母,面对雨不时送来的“礼物”﹣﹣香香的尿尿,这对小夫妻有点不知所措,请你根据如图给他们科普一下([]内填字母)。
(1)排尿反射属于 
 反射,用图中序号和字母写出其反射弧 
 。
(2)雨不能控制自己尿尿,是因为[ 
 ] 
 还没有发育完全,这说明 
 。
(3)风和云也时常陪伴在爷爷身边,因爷爷年事已高,跟雨一样尿床,常有尿意,却无法控制,可能是图中序号 
 
所示结构的功能衰退。
44.(2020?涪陵区)2019年9月14~29日,中国女排在日本举办的“女排世界杯”上,夺取11连胜,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为中国70大寿献上了重礼!请分析回答:
(1)每场比赛的哨声一响,女排队员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呼吸、心跳随之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身体反应灵敏,进入最佳比赛状态,这得益于 
 调节和 
 调节的共同作用。
(2)当排球快速飞到眼前时,中国女排队员往往能很漂亮的接球、传球,这属于 
 (选填“简单的”或“复杂的”)反射,是长期艰苦训练的结果,完成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叫 
 。
(3)由于赛程安排紧,高强度的比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使运动员身体更强健,她们需要多补充富含 
 (选填脂肪或糖类或蛋白质)
的食物。
45.(2020?青岛)2019年9月,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比赛中勇夺冠军,女排姑娘们的努力拼搏振奋人心。小乐同学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了比赛。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乐同学的视觉形成部位在 
 (填数字)。中场休息时,在他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结构①发生的变化是 
 ,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2)他晚上观看比赛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黑暗。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与[ 
 ] 
 变大有关。
(3)他起身时膝盖碰了一下,感觉到膝盖有些疼,此传导的过程是 
 (填数字和箭头)。
(4)看到女排最终夺冠场面时,他激动地热血沸腾,这是人体 
 共同作用的结果。
46.(2020?陕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感觉器官和脑的活动。请依据眼球及脑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课堂上,你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看黑板,都能看清楚,主要是因为眼球结构中 
 (填序号)的曲度可以调节;黑板上的字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但视觉的形成是在[④] 
 ([]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的特定区域。
(2)儿童、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易引发近视。近视眼可通过配戴 
 透镜加以矫正。
(3)骑自行车时,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的是图中的 
 (填序号)。
(4)小组讨论时,同学们争论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他们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同时肾上腺素分泌明显增多。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 
 调节的影响。
47.(2020?南通)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 
 ,图中①是 
 。
(2)膝跳反射属于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中(填图中序号)。
(3)如果图中②受损,则膝跳反射 
 (填“能”或“不能”)正常进行。
(4)叩击韧带时能产生感觉。人体产生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
48.(2020?内江)如图是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数字表示相应的结构。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手指受到针刺后,手会迅速缩回,请写出该反射弧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医生对①~⑤某处受损的患者进行检查时,刺激②处,手臂迅速缩回,该过程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
(2)某同学在注射疫苗时,当针刺手臂时会感觉疼痛,痛觉产生于图中 
 (填数字)处,该同学再次接种疫苗时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过程的感受器位于图中 
 (填数字)处。下列与此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
A.红灯停,绿灯行
B.婴儿刚出生就会吮吸吃奶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司机见到“前方修路,请绕行”标识时,注意观察后掉头绕行
(3)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用实验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
食物
表现

不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喂
正常

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喂
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行动迟缓

摘除甲状腺
食物中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
正常

不摘除甲状腺
食物中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
食欲旺盛,体重减轻,精神焦躁
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 
 (多选)。
A.促进新陈代谢
B.促进生长发育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促进小鼠提前发育成熟
49.(2020?新疆)人们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如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⑥] 
 、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 
 ] 
 上,形成一个物像。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2)沉迷于上网玩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面且会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晶状体的曲度 
 且不能恢复原状,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预防近视要做到“四不要”,请写出其中两条 
 。
50.(2020?绵阳)上课时,我们能边看黑板边听课,还能边记笔记边思考,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离不开机体的调节作用。回答下列与调节相关的问题:
(1
)看黑板时,黑板上的文字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然后在 
 上形成物像,这些物像信息在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处理后形成视觉,你才能看到黑板上的内容。能进行信息处理的大脑的基本单位是 
 。
(2)从老师的声音到听觉形成需经过: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 
 中的一定区域。反射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听觉的形成不是反射,是因为该过程没有经过 
 这两个结构。
(3)看、听、写等活动要同时完成,需要各器官协调配合,这主要受到 
 的调节。而植物没有这种调节方式,原因是 
 。
(4)上课被老师点名抽问时,我们会马上起立,这一过程属于 
 
(填“简单的反射”或“复杂的反射”),同时会出现紧张和心跳加快等现象。由此推测,这个过程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 
 。
2020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2)——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2020?石家庄)正常视觉形成过程中,眼球中形成清晰物像的部位是(  )
A.视网膜
B.大脑皮层
C.晶状体
D.角膜
【答案】A
【解答】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物像的形成部位是视网膜,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选:A。
2.(2020?石家庄)下列结构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
B.脑神经
C.脊神经
D.感受器
【答案】A
【解答】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为:
故选:A。
3.(2020?北京)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小脑
B.脑干
C.神经元
D.神经纤维
【答案】C
【解答】解: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神经细胞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故选:C。
4.(2020?北京)李爷爷患有糖尿病,在进食前需注射某种激素以调节血糖浓度。此种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答案】C
【解答】解: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了血糖的浓度。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出现糖尿,即糖尿病。为了维持血糖正常,李爷爷要注射的药物是胰岛素。
故选:C。
5.(2020?莱芜区)家鸽体温高而恒定,这与体内产生热量多有关。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体内产生热量多的原因(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C.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效率高
D.心跳频率快,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
【答案】B
【解答】解:A、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飞行,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故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B、体表有羽毛有保温的作用,本身并不能产热,故符合题意为正确项。
C、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热量,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D、家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所以需要大量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飞行需要,因此心跳频率快,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故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故选:B。
6.(2020?莱芜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答案】C
【解答】解: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A正确;
B、胰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错误;
D、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D正确。
故选:C。
7.(2020?淄博)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如图),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小曼因近视做了此手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曼手术前后,她的视觉感受器都是视网膜
B.植入的ICL晶体会使小曼眼球的晶状体变凸
C.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
【答案】B
【解答】解: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可见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A正确;
B、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眼球的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植入的ICL晶体不会改变晶状体的曲度,B错误;
C、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植入小曼眼球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正确;
D、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因此手术前,小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D正确。
故选:B。
8.(2020?淄博)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C.苏炳添百米起跑反应时间仅0.124秒,“听到枪响起跑”属于条件反射
D.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
【答案】C
【解答】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错误;
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而不是低于正常水平,B错误;
C、苏炳添百米起跑反应时间仅0.124秒,“听到枪响起跑”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C正确;
D、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
所以该类病患者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D错误。
故选:C。
9.(2020?莱芜区)某同学放学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该同学会急忙寻找避雨点,迅速跑过去。下列与该活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听到雷声,听觉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看到闪电,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位于视网膜
C.听觉和视觉的形成部位都在大脑皮层
D.寻找避雨点躲雨,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D
【解答】解:A、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A正确;
B、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B正确;
C、听觉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和视觉中枢。C正确;
D、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题干中叙述的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D不正确;
故选:D。
10.(2020?宁夏)听到铃声,同学们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
D.大脑、非条件反射
【答案】B
【解答】解:听到铃声,同学们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是通过大脑皮层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
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故选:B.
11.(2020?宁夏)提升爱眼、护眼意识,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下列做法不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
A.看书写字1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B.读写姿势要正确
C.边走路边看书抓紧时间学习
D.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答案】C
【解答】解: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0?恩施州)流程图是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线进入眼球成像: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血液循环的途径:右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左心房
C.听觉的形成: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D.食物经过消化管的顺序: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B
【解答】解:A、光线进入眼球成像: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落到视网膜上形成物象。A正确;
B、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B错误;
C、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位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C正确;
D、食物经过消化管的顺序: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D正确。
故选:B。
13.(2020?永州)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巩膜,有聚光作用
B.②凸度过大可导致近视
C.③可产生神经冲动
D.④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答案】B
【解答】解:A、①巩膜,白色,坚韧,有弹性,保护作用。A错误;
B、②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象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B正确;
C、③玻璃体折射光线。C错误;
D、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而不是④视网膜。D错误。
故选:B。
14.(2020?鞍山)“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之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是(  )
A.睾丸、雄性激素
B.子宫、雄性激素
C.卵巢、雌性激素
D.子宫、雌性激素
【答案】C
【解答】解: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宫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是卵巢和雌性激素。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激素促使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
故选:C。
15.(2020?鞍山)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吃山楂时分泌唾液
B.红灯停,绿灯行
C.看完某电影后很受启发
D.谈虎色变
【答案】A
【解答】解:红灯停,绿灯行、看完某电影后很受启发、谈虎色变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都属于条件反射;吃山楂时分泌唾液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选:A。
16.(2020?垫江县)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听别人讲恐怖故事感到毛骨悚然
B.看到别人吃辣椒自己出汗
C.自己切洋葱被刺激的流眼泪
D.妈妈看电视剧看得泪流满面
【答案】C
【解答】解:听别人讲恐怖故事感到毛骨悚然、看到别人吃辣椒自己出汗、妈妈看电视剧看得泪流满面都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自己切洋葱被刺激的流眼泪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选:C。
17.(2020?垫江县)如图是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e→d→a→b→c
B.c的名称是由肌肉或者腺体构成的效应器
C.如果图中的a受损,则反射也能进行
D.如果该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应该没有中间神经元
【答案】C
【解答】解: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e→d→a→b→c,A正确;
B、c的名称是由肌肉或者腺体构成的效应器,B正确;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图中的a受损,则反射不能进行,C错误;
D、有的反射弧神经中枢上没有中间神经元,例如,“膝跳反射”,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C。
18.(2020?日照)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撞伤头部,经检查其呼吸、心跳都正常,也能够行走,但常常会跌倒。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部位是(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答案】D
【解答】解: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策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中枢等;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并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脊髓有反射(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如排便、排尿、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等)和传导的功能。结合题意可知,行走时会跌倒,说明身体不平衡,损伤了小脑。
故选:D。
19.(2020?株洲)耳闻目睹强调了人的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鼓膜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
B.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C.遇到巨大声响,除闭嘴堵耳外,也可迅速张口
D.近视眼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
【答案】A
【解答】解:A、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A错误;
B、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大脑皮层形成视觉,B正确;
C、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C正确;
D、近视眼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D正确。
故选:A。
20.(2020?株洲)患有糖尿病的孙悟爷爷,最近去医院做了次体检,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脉注射的胰岛素最先进入图2中的甲
B.孙悟爷爷注射的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C.图2中甲、乙之间,丙、丁之间具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甲、乙腔内流的是动脉血
D.图1为检查肺部时的两张X光片,其中要求吸气后闭气不动的是X光片Ⅰ
【答案】C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静脉注射胰岛素后,胰岛素经下腔静脉流回心脏,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如图2中的甲,A正确;
B、胰岛素有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B正确;
C、由血液循环图可知,图2心脏的四个腔中,甲、乙之间,丙、丁之间具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甲、乙腔内流的是静脉血,C错误;
D、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图1中的Ⅰ肺扩张,表示吸气,Ⅱ肺回缩,表示呼气,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即图1中Ⅰ状态,D正确。
故选:C。
21.(2020?日照)肤色不同,眼睛的颜色也往往不同。其差异表现在眼球壁的(  )
A.巩膜上
B.虹膜上
C.脉络膜上
D.视网膜上
【答案】B
【解答】解: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前面由无色透明的3角膜和后面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前面是虹膜,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可以形成物像,前面没有;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因此决定不同人种眼球颜色不同的结构是虹膜。
故选:B。
22.(2020?鄂尔多斯)某同学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觉到疼痛。据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是神经中枢,不受8的控制
B.5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
C.刺扎到手时,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
D.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1→2→3→6→8→7→3→4→5
【答案】C
【解答】解:A、3是神经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受8大脑的控制,A错误;
B、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B错误;
C、刺扎到手时,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C正确;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1→2→3→4→5,D错误。
故选:C。
23.(2020?鄂尔多斯)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人醉酒时出现语无伦次,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
B.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就会消瘦,且情绪容易激动
C.患艾滋病的妇女生下患艾滋病的婴儿,说明艾滋病是遗传病
D.人缺乏维生素B1会患皮肤干燥、夜盲症和干眼症
【答案】B
【解答】解:A、语无伦次,表明酒精麻醉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人醉酒时,步履蹒跚,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A错误;
B、成年人休内甲状腺激素过多,人就会消瘦,且情绪容易激动。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的功能是促进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
C、患艾滋病的妈妈生了一个患艾滋病的婴儿,说明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属于传染病,C错误;
D、人体患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D错误。
故选:B。
24.(2020?兰州)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B.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答案】D
【解答】解: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故选:D。
25.(2020?湘西州)听到班长喊“起立”,同学们立刻站起来。这种反应属于(  )
A.简单反射
B.复杂反射
C.激素调节
D.反射弧
【答案】B
【解答】解:听到班长喊“起立”,同学们立刻站起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故选:B。
26.(2020?黑龙江)6月23日我国北斗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晓明看到此消息激动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此时他体内_____水平明显升高。(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答案】C
【解答】解:当你遇到危险时,会害怕并感到心脏在怦怦乱跳,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出生后才有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即反射;感到心脏怦怦乱跳,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因此当晓明激动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此时他体内肾上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
故选:C。
27.(2020?湘西州)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鼓膜
B.耳蜗
C.咽鼓管
D.外耳道
【答案】B
【解答】解: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故选:B。
28.(2020?湘西州)当你的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的器具时,会迅速缩回,后才感觉到疼,与此有关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大脑、脊髓
B.脊髓、小脑
C.脊髓、大脑
D.大脑、小脑
【答案】C
【解答】解: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反射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做出反应,手会迅速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灼痛,说明脊髓把冲动传到了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了痛觉。
故选:C。
29.(2020?湘西州)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下列做法哪项不正确(  )
A.定期检查视力
B.认真做眼保健操
C.在直射强光下看书
D.不要躺卧看书
【答案】C
【解答】解:A、要定期检查视力,有利于保护视力,预防近视,A正确;
B、认真做眼保健操,可起到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疲劳,能预防近视,B正确;
C、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C错误;
D、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有利于保护眼睛,D正确。
故选:C。
30.(2020?遵义)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
B.灰质
C.白质
D.神经节
【答案】A
【解答】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
故选:A。
31.(2020?广州)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晚上早睡有助于生长发育。其原因之一是人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垂体能分泌较多促进人体生长的某种激素。这种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答案】C
【解答】解: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少年儿童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
故选:C。
32.(2020?广州)某病人脑颅内的肿瘤压迫了形成视觉的区域,从而导致失明。这个区域位于(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答案】A
【解答】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某人脑颅内长了肿瘤,造成失明。可能是肿瘤压迫了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选:A。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3.(2020?乐山)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它是指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答案】反射;神经系统
【解答】解: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故答案为:反射;神经系统
34.(2020?舟山)老张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8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 胰岛素 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 糖尿 病。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故答案为:胰岛素;糖尿。
三.解答题(共16小题)
35.(2020?日照)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请分析回答:
(1)显微镜下观看草履虫实验时发现,草履虫遇到棉花纤维会倒退躲开障碍物,这种反应叫做 应激性 。草履虫的运动依靠 纤毛 完成。
(2)在明亮的环境中,人的瞳孔会缩小,而在较暗的环境中,瞳孔会扩大,这种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叫 反射 。
(3)在炎热的夏天,人体能够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坚持体温恒定。如图甲、乙中,能表示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 乙 。
【答案】(1)应激性;纤毛
(2)反射
(3)乙
【解答】解:(1)显微镜下观看草履虫实验时发现,草履虫遇到棉花纤维会倒退躲开障碍物,这种反应叫做应激性。草履虫在水中运动是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的摆动。
(2)在明亮的环境中,人的瞳孔会缩小,而在较暗的环境中,瞳孔会扩大,这种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叫反射。
(3)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如图甲,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天热时,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因此在炎热环境中,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乙。
故答案为:
(1)应激性;纤毛
(2)反射
(3)乙
36.(2020?赤峰)图一是耳的结构图,图二是某同学在逃生演练中作出的部分反应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图一中 6 (填图中序号)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图二中的X对应图一中的[ 5 ] 耳蜗 ([]内填图中序号,_____上填文字)。
(3)图二中的逃生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属于 学习行为 。
(4)逃生行为主要受到 神经系统 的调节,但也受到 激素 调节的影响。
【答案】(1)6
(2)5;耳蜗
(3)学习行为
(4)神经系统;激素
【解答】解:(1)6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病菌若由此进入中耳,人会患中耳炎。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图1中的5耳蜗。
(3)图二中的逃生行为是人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4)据图可见:逃生行为是由反射弧参与完成的,属于神经调节,同时又受激素调节。
故答案为:(1)6
(2)5;耳蜗
(3)学习行为
(4)神经系统;激素
37.(2020?包头)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凶手之一。在一次社区公益体检中,甲、乙两人均检测出尿糖,为进一步确诊他俩是否患糖尿病,两人在第二天空腹测血糖后,进食了等量的米饭,并在餐后3小时内,每隔一小时分别测一次血糖,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
空腹≥7.0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11.1毫摩尔/升
(1)甲、乙两人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从肾单位中的 肾小球 处离开血液,最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2)两人中 乙 的血糖浓度变化正常却出现尿糖,可能是肾脏有炎症导致 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异常,也可能是他在验尿前曾摄入过多的糖类。
(3)进食1小时内两人血糖浓度都上升,是因为淀粉在 唾液、肠液、胰液 (填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经 小肠绒毛壁和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 被吸收进入血液。
(4)医生从 甲 的血糖浓度变化及他自述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的现象,判断他已患糖尿病。这是由于其体内 胰岛素 分泌不足,导致细胞 吸收、利用和转化葡萄糖 的能力减弱。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即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甲、乙两人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处离开血液,最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两人中乙的血糖浓度变化正常却出现尿糖,可能是肾脏有炎症导致肾小管的重吸作用异常,也可能是他在验尿前曾摄入过多的糖类;
(3)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进食1小时内两人血糖浓度都上升,是因为淀粉在唾液、肠液、胰液(填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壁和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被吸收进入血液,
(4)胰岛素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医生从甲的血糖浓度变化及他自述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的现象,判断他已患糖尿病。这是由于其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细胞吸收、利用和转化葡萄糖的能力减弱。
故答案为:
(1)肾小球;
(2)乙;肾小管的重吸收;
(3)唾液、肠液、胰液;小肠绒毛壁和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
(4)甲;胰岛素;吸收、利用和转化葡萄糖。
38.(2020?东营)新冠肺炎阻挡了上学的脚步,空中课堂架起了学习的桥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东营学子借助网络平台,在“空中”与老师相见,老师们变身“主播”,让疫情变成人生大课。
(1)钉钉视频教学时,屏幕上的信息反射来的光线,在图1[ ⑥ ] 视网膜 
上形成物像;同学们感受老师声音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图2[ ② ] 耳蜗 。
(2)空中课堂上,老师会随机点名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当听到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学生立刻打开麦克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属于 条件 反射。
(3)“云”课间,老师指导学生们做眼保健操、俯卧撑、跳绳等运动。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那么,各种动作是如何完成的呢? 骨在骨骼肌牵引下围绕着关节运动 。
(4)跳绳时,因需要更多的氧气而呼吸急促,大口喘气。外界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透过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进入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 左心房 随后,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下肢骨骼肌。下肢骨骼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至少流经心脏 一 次后,排出体外。
(5)利用手机进行网上学习,如果长时间距离屏幕太近,会导致图1[ ③ ] 晶状体 曲度变大,形成近视。生活中,你是如何预防近视的?请写出预防近视的几条措施(至少2条)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图1中屏幕上的信息反射来的光线,经过②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⑥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图2中,老师的声音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导鼓膜,引起③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②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相关神经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学生立刻打开麦克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反射是出生后形成的,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3)人体动作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着骨绕着关节活动。
(4)跳绳时,因需要更多的氧气而呼吸急促,大口喘气。外界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经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随后,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下肢骨骼肌。下肢骨骼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至少流经心脏一次。
(5)如果长时间距离屏幕太近,会导致图1中③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物象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球中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故答案为:(1)⑥视网膜;②耳蜗;
(2)条件;
(3)骨在骨骼肌牵引下围绕着关节运动;
(4)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左心房;一;
(5)③晶状体;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
39.(2020?广西)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血糖异常升高、形成糖尿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如图表示甲、乙两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分析乙的血糖变化曲线,BC段升高,这是因为食物中的 淀粉 分解成 葡萄糖 被吸收进入血液。CD段下降与 胰岛 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2)分析甲、乙两人的血糖变化曲线, 甲 的血糖变化不正常,原因是 甲的血糖高于正常值 。
(3)对糖尿病患者,可采用 注射胰岛素 等方法进行治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乙的血糖变化曲线,BC段升高,这是因为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CD段下降与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2)人体内血糖含量的正常值为100毫克/100毫升,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乙的血糖能维持在正常水平,甲的血糖高于正常值。
(3)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发生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胰岛素会被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作用,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故答案为:(1)淀粉;葡萄糖;胰岛
(2)甲;甲的血糖高于正常值
(3)注射胰岛素
40.(2020?郴州)如图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其结构基础的五个环节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 ④ ]传出神经→效应器。
(3)此时此刻,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看题、审题、书写答案。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神经活动,与下列哪个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 B 。
A.视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运动中枢
(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除神经调节之外,还与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激素 调节密不可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五部分,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③效应器。
(3)此时此刻,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看题、审题、书写答案。完成这一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有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考场上非常安静,没有听觉中枢参与。
(4)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血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
故答案为:(1)神经元;
(2)反射;④
(3)B
(4)激素
41.(2020?宁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全国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小、初、高学生近视率分别为36%、71.6%、81%.我国在1996年将每年的6月6日确定为“全国爱眼日”。第二十四届爱眼日的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学校、学生及家长应高度重视,提升护眼意识和科学用眼知识,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使用电脑、手机和观看电视的时间增长了,一些同学视力下降了。这是因为青少年若长期用眼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 晶状体 曲度就会增大,或眼球的 前后径 过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 视网膜 的前方,形成近视,可配戴合适的 凹 透镜加以矫正。
(2)预防近视,做眼保健操,坚持体育锻炼,居家也要多运动。人在运动时,加速了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促使更多的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眼部。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写出一点即可),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 红细胞 ,氧气最终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组织细胞 。运动过程中,要用鼻呼吸,因为鼻腔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 清洁 、温暖和湿润。运动时,人体通过汗液排出了部分水、少量的 无机盐 和尿素等代谢废物。
(3)预防近视,为眼球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使眼更健康。青少年在饮食上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纠正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还应努力做到 饮食要定时定量 (写出一点具体做法)。缺乏 维生素A 易患夜盲症。
(4)预防近视,促使身体更健康,平时坚持锻炼,加强个人防护,合理膳食,按时作息,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保护易感人群 。爱护眼睛,珍爱生命,为了生活美好多姿,从现在做起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2)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数目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肺泡外包绕着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能够携带氧气给组织细胞。鼻腔内有鼻毛,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湿润和清洁作用;鼻黏膜内还有毛细血管,能够温暖空气。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汗能够排出废物。
(3)青少年在饮食上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纠正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还应努力做到主食和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饮食要定时定量。维生素A能够预防夜盲症。
(4)预防近视,促使身体更健康,平时坚持锻炼,加强个人防护,合理膳食,按时作息,这些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晶状体;前后径;视网膜;凹;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红细胞;组织细胞;清洁;无机盐;
(3)饮食要定时定量;维生素A;
(4)保护易感人群。
42.(2020?张家界)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中国女排连扳三局上演神奇大逆转,战胜劲旅意大利队,获得冠军,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女排精神”。场上双方比分不分上下时,球迷紧张得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甚至是血压升高。请结合此项运动及图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后形成物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如图乙所示结构[ A ] 大脑皮层 ,产生视觉。
(2)运动员在发球的过程中,排球由近及远迅速离开,在发球运动员密切注视时,图丙所示结构[②]发生的变化是 曲度变小 。
(3)运动员完成精准的扣球动作,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等系统的配合。
(4)当看到女排姑娘发球得分时,球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此调节过程中,参与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是 视网膜 。参与激素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肾上腺素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时,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觉是在[A]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
(2)人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晶状体凸度的变化,视近物时,晶状体的凸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小,所以运动员在发球的过程中,排球由近及远迅速离开,图丙②晶状体的变化是曲度变小。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视觉感受器在视网膜上。当看到女排姑娘发球得分时,球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所以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
故答案为:(1)A大脑皮层;
(2)曲度变小;
(3)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4)视网膜;肾上腺素。
43.(2020?娄底)风与云结婚一年,生下可爱的小宝宝雨,初为父母,面对雨不时送来的“礼物”﹣﹣香香的尿尿,这对小夫妻有点不知所措,请你根据如图给他们科普一下([]内填字母)。
(1)排尿反射属于 非条件 反射,用图中序号和字母写出其反射弧 ③→⑤→B→⑥→④ 。
(2)雨不能控制自己尿尿,是因为[ A ] 大脑 还没有发育完全,这说明 脊髓里的神经中枢也受大脑控制 。
(3)风和云也时常陪伴在爷爷身边,因爷爷年事已高,跟雨一样尿床,常有尿意,却无法控制,可能是图中序号 ⑧ 
所示结构的功能衰退。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的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低级的神经活动。排尿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有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参与排尿反射的反射弧:③→⑤→B→⑥→④。
(2)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道的抑制能力较弱,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脊髓里的神经中枢也受大脑控制的。
(3)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原因是⑧下行传导束受损。
故答案为:(1)非条件;③→⑤→B→⑥→④
(2)A大脑;脊髓里的神经中枢也受大脑控制
(3)⑧
44.(2020?涪陵区)2019年9月14~29日,中国女排在日本举办的“女排世界杯”上,夺取11连胜,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为中国70大寿献上了重礼!请分析回答:
(1)每场比赛的哨声一响,女排队员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呼吸、心跳随之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身体反应灵敏,进入最佳比赛状态,这得益于 神经 调节和 激素 调节的共同作用。
(2)当排球快速飞到眼前时,中国女排队员往往能很漂亮的接球、传球,这属于 复杂的 (选填“简单的”或“复杂的”)反射,是长期艰苦训练的结果,完成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叫 反射弧 。
(3)由于赛程安排紧,高强度的比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使运动员身体更强健,她们需要多补充富含 蛋白质 (选填脂肪或糖类或蛋白质)
的食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比赛时,女排队员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呼吸、心跳随之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身体反应灵敏,进入最佳比赛状态,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当排球快速飞到眼前时,中国女排队员往往能很漂亮的接球、传球,这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训练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的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为了使女排运动员身体更强健,她们需要多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故答案为:(1)神经、激素(位置可互换)
(2)复杂的;反射弧
(3)蛋白质
45.(2020?青岛)2019年9月,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比赛中勇夺冠军,女排姑娘们的努力拼搏振奋人心。小乐同学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了比赛。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乐同学的视觉形成部位在 ⑥ (填数字)。中场休息时,在他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结构①发生的变化是 曲度由大变小 ,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2)他晚上观看比赛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黑暗。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与[ ② ] 瞳孔 变大有关。
(3)他起身时膝盖碰了一下,感觉到膝盖有些疼,此传导的过程是 ?→⑩→⑨→⑦→⑥ (填数字和箭头)。
(4)看到女排最终夺冠场面时,他激动地热血沸腾,这是人体 神经和激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①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④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导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措施,在这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物体离眼由近及远,因此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
(2)晚上观看比赛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这时人体的②瞳孔会慢慢放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内,然后才能看清物体。
(3)起身时膝盖碰了一下,感觉到膝盖有些疼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感受器→⑩传入神经→⑨神经中枢→⑦上行神经纤维→⑥大脑皮层。
(4)人体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看到女排最终夺冠场面时,他激动地热血沸腾”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故答案为:(1)⑥;曲度由大变小;
(2)②瞳孔;
(3)?→⑩→⑨→⑦→⑥;
(4)神经和激素。
46.(2020?陕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感觉器官和脑的活动。请依据眼球及脑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课堂上,你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看黑板,都能看清楚,主要是因为眼球结构中 ② (填序号)的曲度可以调节;黑板上的字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但视觉的形成是在[④] 大脑皮层 ([]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的特定区域。
(2)儿童、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易引发近视。近视眼可通过配戴 凹 透镜加以矫正。
(3)骑自行车时,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的是图中的 ⑤ (填序号)。
(4)小组讨论时,同学们争论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他们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同时肾上腺素分泌明显增多。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 激素 调节的影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黑板和书上的字反射来的光线会通过①角膜,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②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③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④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
(2)儿童、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是近视。可佩戴凹透镜纠正。
(3)⑤小脑能够维持身体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
(4)同学们激烈讨论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故答案为:(1)②;大脑皮层;
(2)凹;
(3)⑤;
(4)激素
47.(2020?南通)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 反射弧 ,图中①是 感受器 。
(2)膝跳反射属于 非条件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③ 中(填图中序号)。
(3)如果图中②受损,则膝跳反射 不能 (填“能”或“不能”)正常进行。
(4)叩击韧带时能产生感觉。人体产生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大脑皮层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反射依靠反射弧完成。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是非条件反射。
(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因某种原因②传入神经受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人体不会作出反应,因为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4)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小腿突然弹起,这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感到疼痛,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故答案为:(1)反射弧;感受器
(2)非条件;③
(3)不能
(4)大脑皮层
48.(2020?内江)如图是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数字表示相应的结构。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手指受到针刺后,手会迅速缩回,请写出该反射弧 ⑤→④→③→②→①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医生对①~⑤某处受损的患者进行检查时,刺激②处,手臂迅速缩回,该过程 不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 。
(2)某同学在注射疫苗时,当针刺手臂时会感觉疼痛,痛觉产生于图中 ⑧ (填数字)处,该同学再次接种疫苗时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过程的感受器位于图中 ? (填数字)处。下列与此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B 。
A.红灯停,绿灯行
B.婴儿刚出生就会吮吸吃奶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司机见到“前方修路,请绕行”标识时,注意观察后掉头绕行
(3)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用实验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
食物
表现

不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喂
正常

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喂
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行动迟缓

摘除甲状腺
食物中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
正常

不摘除甲状腺
食物中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
食欲旺盛,体重减轻,精神焦躁
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 AC (多选)。
A.促进新陈代谢
B.促进生长发育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促进小鼠提前发育成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反射的进行必须靠完整的反射弧,刺激②处,手臂迅速缩回,这个过程不属于反射。
(2)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手臂会立即缩回,完成这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手指被扎后立即缩回是简单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然后产生了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感觉到疼痛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以后见到针或火就会有意识地躲避,是出生后才有的,在第一次被针或火的刺激感觉到疼痛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选项中ACD都属于条件反射,B属于非条件反射,可见B符合题意。
(3)据表中的实验现象可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故答案为:(1)⑤→④→③→②→①;不属于;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
(2)⑧;?;B
(3)AC
49.(2020?新疆)人们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如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⑥] 角膜 、瞳孔、[ ④ ]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 ⑨ ] 视网膜 上,形成一个物像。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2)沉迷于上网玩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面且会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晶状体的曲度 过大 且不能恢复原状,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前 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预防近视要做到“四不要”,请写出其中两条 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⑥角膜、⑤房水,由③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④晶状体和11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⑩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④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因此,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时眼球中[④]的特点是曲度增大。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卫生,有可能成为真性近视,看不清
远处的物体,需配戴凹透镜加以纠正。
预防近视要做到“四不要”: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走路看书。
故答案为:(1)⑥角膜;④;⑨视网膜;
(2)曲度过大;前方;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
50.(2020?绵阳)上课时,我们能边看黑板边听课,还能边记笔记边思考,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离不开机体的调节作用。回答下列与调节相关的问题:
(1
)看黑板时,黑板上的文字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然后在 视网膜 上形成物像,这些物像信息在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处理后形成视觉,你才能看到黑板上的内容。能进行信息处理的大脑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神经细胞)。 。
(2)从老师的声音到听觉形成需经过: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 中的一定区域。反射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听觉的形成不是反射,是因为该过程没有经过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这两个结构。
(3)看、听、写等活动要同时完成,需要各器官协调配合,这主要受到 神经 的调节。而植物没有这种调节方式,原因是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 。
(4)上课被老师点名抽问时,我们会马上起立,这一过程属于 复杂的反射 
(填“简单的反射”或“复杂的反射”),同时会出现紧张和心跳加快等现象。由此推测,这个过程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 激素调节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能进行信息处理的大脑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
(2)声波经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即途径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中的一定区域。反射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听觉的形成不是反射,是因为该过程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这两个结构。
(3)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辅以激素调节。而植物没有这种调节方式,原因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
(4)上课被老师点名抽问时,我们会马上起立,这个反射活动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完成的,属于复杂反射。肾上腺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相关部位,并参与调节相关生命活动,这种调节过程叫做激素调节。
故答案为:(1)视网膜;神经元(神经细胞);
(2)大脑皮层;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神经;植物没有神经系统;
(4)复杂的反射;激素调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