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
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与代数的过程,有效的思考问题并能与同伴
有条理的交流。
3、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乐于与同学合作,相互交流。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明确算法。
教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检导入
1、出示:53+20= 76-20= 25+4= 49-3=
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提问: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时,我们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这里安排口算和回顾,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这是学习新内容的相关基础,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笔算时找到合适的探索策略,理解笔算列式的算理。】
2、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悟初知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春游吗?瞧、琥珀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1、出示例题。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45+31=
师:45+31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1)摆小棒
哪些同学用摆小棒的方法?上来边摆边介绍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汇报。
(2) 拨计数器
哪些同学拨计数器的?上来拨一拨,边拨边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回顾:刚才用小棒和计数器算的时候,31里面的3个十和1个一各是加在45哪一位上的?
学生汇报。
小结:刚才、咱们用小棒、计数器计算结果时,我们都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3)竖式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板书列竖式方法:
4 5
+ 3 1
提问:看一看,写31时3和1分别对着上面哪个数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板书:十 个)
说明:为了能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列竖式时要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这样就可以一位一位地加了。(板书: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
让学生齐说: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
引导:请大家照着老师的样子,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这样的竖式。(展示学生的竖式)
下面请大家试着在横线下算出得数。
交流:你是怎样在竖式上算得数的?
说明:用竖式算得数时,我们一般从个位算起,先算个位上的5加1,得数4写在个位上;再算十位,用4加3,得数7写在十位上。
让学生重新算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重新算一遍,意在让学生经历从个位算起,从而加深对竖式计算的理解。】
谁能说说用竖式算得数时怎样算?
说明:在竖式算出得数后,要把这个得数写在横式上,还要写上单位名称并口答。
追问:用竖式计算,一般从哪一位算起?(板书:从个位算起)
说明:像这样列竖式算得数,就叫做笔算。
2、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了45+31,你会用竖式计算67-34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并指名一生板演,并提问:是怎么列竖式的?怎么算的?
再指名一生说说怎样算。
提问:笔算减法时为什么也要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怎样算出得数是33?
小结:因为十位上的数只能从十位上减,个位上的数只能从个位上减,所以笔算减法也要把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减。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讨论交流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算法,让学生把零散的计算过程进行一个整理,在头脑中形成一整套计算过程,加深理解。】
四、点拨归纳
1、教师讲解:笔算加法时,我们要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巩固练习
师:看来,列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吧!
1、“想想做做”2。
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反馈。
突出“5+42”、“78-6”的列式方法。
2、“想想做做”3。
红花该奖给谁。正确纠正出列竖式的错误。
五、拓展延伸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 4 9 5 ( ) 8 ( ) ( )
+ ( )0 - 5 ( ) - 2 ( ) + ( ) ( )
7 4 4 5 3 0 5 8
六、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列竖式计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计算是个常抓不懈的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升上来的,只有多将数学问题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这样每个学生才有自主发展和创新的机会,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