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
2、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复习提问:
1.密度的公式?
2.
要测量这个铜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3.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
一、量筒的使用
1L=1dm3
1mL=1cm3
量程:100mL
最小分度值:1mL
1L=1dm3
1mL=1cm3
量筒的读数
73mL
70mL
动手做一做
学生动手往量筒内倒水,练习读数
讨论
如何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
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V=V2-V1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1)调节天平测出小石块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慢慢浸没到水中,读出水面上升到的刻度V2
(4)计算石块密度ρ=m/(V2-V1)
为什么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0
1
2
3
4
5
g
甲
mL
100
70
80
90
10
20
30
40
50
60
乙
mL
100
70
80
90
10
20
30
40
50
60
丙
m
V1
V2
V=V2-V1
ρ
m
V
=
五、实验表格
m/
g
V1/
cm3
V2/
cm3
V
/
cm3
ρ/
(g/cm3)
分组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测量盐水的密度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甲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乙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测出余下的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小组讨论交流,回答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请说明原因。
分组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
0
1
2
3
4
5
g
甲
mL
100
80
20
40
60
乙
0
1
2
3
4
5
g
丙
m1
m2
V
实验表格
ρ
m
V
=
m1/
g
V/
cm3
m2/
g
m
/
g
ρ/
(g/cm3)
1.
测量木块的密度
讨论:怎样测漂在水面上的木块的体积?
用细线把木块与一铁块连在一起沉入水底(助沉法),使用量筒,运用排水法测体积。
V2
ml
V1
ml
密度测量的拓展
2.
在出土文物中有一个如火柴盒大小的印章,四周和上端都有浮雕。考古人员决定测出它的密度,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材料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请你选用实验室常用的器材或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有一点需说明的是,这枚印章放不进常用的量筒。
(1)你需要什么资料以备在实验时参考?
(2)实验室只有常见的量筒,你是否选用?
(3)请简单说明实验方案。
溢水法:1.
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
2.
体积由于形状不规则且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所以用溢水杯借助于排水法测量。
提示
3.
给你一架天平、一只小烧杯、适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要求:(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
等体积法:
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牛奶。
提示
回归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
3、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
作业: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
?
=__________g/cm3。
甲
乙
丙
左
3.67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