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9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9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06 07:06:27

文档简介

地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3.A4
B9.D10.C
题,共50分
考题(40分
26.(16分)
(4分)
兴安岭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2分
间短
不易升温;(2分)根河蒸发水汽,要吸收巨大能量,使得温度持续降低。(2分)(任答2点得4分)
的分处内流水两道断为断2分道内外侧流速不时数冰块发
3)(6分
极低的气温;(2分)较高的
湿度;(2分)无风或微风;(2分)出现逆温,大气稳
(任答3点得6分)
7.(14分
将水流分成两股,巨石后形成缓流区;(2
2)(6分
少对城隍庙的正面冲击;(2分)河心洲西侧为
洪水来临时,弯道水流产
的离心力,使
侧水位高于河心洲一侧;(2分)洪水流量越大,流速越快,倾斜的现象越显著,从而使城隍
不受洪涝之灾。(2分
地处秦岭山区,山地面积

坡,水热充足,适合林木生长;(2分)山地海拔高,垂
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适合多种林木生长。(2分)(任
得4分,必须有地形与气候)
28.(10分
(1)(6分)
第斯山脉还未隆起
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2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
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
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
漫长的地质作用演变成化石;(2分)外
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2)(4分)
利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以抬升为主,缺乏沉积地质环境;(2分)地质时期可能生物生长量
燃料的原料
题(10分

平遥古城、晋商大院(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等。(任答2点得4分
文化旅游影
(2分)推动
方经济发展;(2分)彰
自信,深化山西
文旅融合,实现文化强省;(2分)增强山西旅游新业
分)(任答3点得6分
0分
废弃物污染;(2分)大气污染、病毒传播。(2分
设立专项回收点,集中回收;(2
用工具收集;(2分)回收、运输、处理过
主观性
案言之有
理试题答案第山西省2021届高三(9月)阶段性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星空观测、星空摄影等天文观测站点对纬度、地形、气象、人类活动有较高的要求。下图为某摄影师在非洲西南部沿海平原一天文观测站,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空星轨围。据此完成1-3题。
1.与南极天文观测站相比,该天文观测站
A.海拔高。视野更开阔
B.观测范围更广
C.大气透明度更高
D.信号干扰更少
2.星空图中星轨的运动方向
A.逆时针方向
B.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C.顺时针方向
D.与地球公转方向致
3.该地最适合拍摄星空的月份是
A.6-8月
B.9-11月
C.12-次年2月
D.3-5月
城市通风走廊能加快空气流通,对缓解城市热岛,构建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下圈为贵阳市花溪区(位于贵阳市南部)南部通风走廊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通风走廊要发挥最优通风作用,其最适宜走向为
A.东南-西北
B.东北-西南
C.南-北
D.东-西
5.新鲜空气补偿空间布局于山坡上的目的是
A.减少占用土地
B.降低市政管理成本
C.利用山风带来新鲜空气
D.提高通风走廊通风效率
6.结合材料推断,该地地势最低处规划建筑高度最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低洪涝灾害的损失
B.防止建筑物对流动空气造成阻挡
C.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D.让地势高处建筑获得良好采光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跨河桥梁路面及河谷封面围,桥梁路面长30米,甲、乙为谷坡。为了保证桥梁支柱的稳定,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据此完或7-9题。
7.若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主要受坡向影响,则最符合当地指向标的是
8.甲地立柱埋藏较深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甲坡植被覆盖率低
B.甲坡季节性冻土层较厚
C.甲坡地质结构不稳定
D.甲坡坡度较陡
9.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减轻洪水侵蚀
B.反射太阳光
C.防止坡面塌方
D.隔热保温
在分水岭两侧,侵蚀力强的河流会切穿分水岭,教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教夺后,河系重新组合,出现倒滿河、新头河、袭夺湾等地貌形态。茨坪村以上甲河段曾经为鱼泡江源头。如下图。茨坪村附近古分水岭以玄武岩为主,岩石风化严重。溪沟河在茨坪村附近袭夺鱼泡江后,鱼泡江水量减少,M盆地灌溉用水不足。据此完成10-12题。
10.溪沟河能袭夺鱼泡江的主要原因有
①溪沟河河床高于鱼泡江
②溪沟河上游侧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
③分水岭岩石抗侵蚀能力较弱,易侵蚀
④溪沟河水量大于鱼泡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发生袭夺后.有关河流发生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段水量增大
B.乙河段水量减小
C.丙河段可能形成断头河
D.乙河段河流倒淌
12.为满足M盆地的用水需求,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从甲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
B.从乙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
C.在鱼泡江下游修建水库拦水
D.提高M盆地水价
某地质队对一处沉积岩山地勘探,在①.②③④.⑤五地垂直于海平面向下钻探(如下图所示),表中为莱沉积岩理藏深度。该山地由遗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岩层走向一致)。山麓东西两侧各有一河流流经,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沉积岩层形态是
14.若山地东,西两坡降水量相当,在植被覆盖率提高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两侧河流径流量均增加
B.东西侧河流径流量均减少
C西侧河流径流量增加.东侧河流径流量减少
D.西侧河流径流量减少。东侧河流径流量增加
2020年8月13日,山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处线所过之处带来雷电、短时强降水以及7到8级的阵风。山东博山1小时降水量超40毫来。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它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凤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据此完成15-17题,
15.根据材料推测,山东博山8月12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
A.高温、高湿
B.低温、干燥
C.高温、干燥
D.低温、湿润
16.下列关于“题线”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处线常常与暖锋相伴发生
B.飑线通常形成于热气团的边缘
C越线前方多为强劲的偏北风
D.地线降水都发生在前方
17.“随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摩擦力小
B.空气对流减弱
C水汽得到补充
D.热量得到加强
自然界中特球条件下的光影组合,会里现神奇的景观。下图为2011年10月
26日
北半球某山地日出时的光影图,山体的影子投射在天空。据此完成18-20题。
18.图中山体影子在天空中的朝向是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9.上图景观拍摄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但天空是亮的,原因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大气散射
D.大气逆辐射
20.拍摄出该景观需要的条件有
A.太阳高度较大
B.日出时为阴天,天空有云
C.太阳自上而下照射山体
D.日出时大气透明度高
奥里诺科河(如下围)是南美洲重要的河流,全年水位变化大,流城内大部分地区雨季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甲河段一年有两次沙峰。汛期时河水倒灌进入乙支流。据此完成21-23题。
21.汛期时河水倒灌乙支流现象成因,正确的是
A.汛期乙支流与干流比降增大
B.下游水量大.流速快
C.下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干流顶托
D.下游干流泥沙淤积严重
22.甲河段两次沙峰的泥沙来源分别是
A.干流洪水携带南侧山地水土流失
B.干流洪水携带、海水顶托
C.南侧山地水土流失、海水顶托
D.干流洪水携带、支流退水输送
23.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
A.1-3月
B.5-7月
C.7-9月
D.9-11月
在冰川覆盖的山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山坡向下方运动,边使山谷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这种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受冰川风的影响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出现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现象。据此完成24-25题。
24.冰川风对克维尔塔尔谷地山谷风的影响有
A.延长谷风时间.增强谷风强度
B.延长山风时间,增强山风强度
C.山谷凤强度都增大
D.山谷风的强度都减小
25.关于冰川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风使河谷温度低于谷坡
B.白天冰川风较强
C.山顶昼夜温差加大可增强冰川风
D.坡度增大可减弱冰川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
-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
-30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0分。
26.
(16分)
根河市(120°12’E~
122°55’E,50°20’N-52°30’N),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全市海
拔高度多在700-1300米。它是我国出现-40C以下的天气时间最多(最多69天),出现-40°C的天气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7天)的严寒地区,由此被称为“中国冷极”。与该市同名的根河地处断裂带,存在无数不冻河段。从早到晚不断蒸发水汽。2019年11月根河河面拐角处上出现了一个直径约为2米,缓缓旋转的冰圆盘。
为了揭示根河市寒冷的原因,2020年1月(地理中国》摄制组,在专家的带领下对当地进行了实地科考。专家考察的当天下午,该地气温极低,在无风的情况下出现了冰雾景观。
(1)结合材料分析根河市气候寒冷的原因。(4分)
(2)简述根河旋转冰圆盘的形成过程(6分)
(3)说出冰雾形成的条件。(6分)
27.(14分)
陕西省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一狭长的河谷地带,森林覆盖率高,有“南山老林”之称。该地长安河河心洲上有一座城隍庙,海拔低于附近的老城村,在洪水来临时,老城村饱受洪澇之苦,而堿院庙却不受洪涝之灾。在河心洲北侧有一一块巨石,与河心洲的形成密切相关。
(1)分析巨石对河心洲形成的作用。(4分)
(2)推测城隍庙不受洪涝之灾神奇现象的成因。(6分)
(3)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宁陕县森林覆盖率高的原因。(4分)
28.
(10分)
南美洲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造就南美洲独特的自然景观。森林被火山灰掩埋后形成化石,后出露地表,即为石化森林,巴塔哥尼亚地区保存有大面积石化森林。
化石能源是由生物遗体沉积后,经漫长地质作用形成。智利矿产资源丰富,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极为短缺。近年来,为了
摆脱能源依賴进口的局面,积极开发本土能源资源。
(1)描述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6分)
(2)推测智利化石能源缺乏的原因。(4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題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29.[地理一选修
3:旅游地理](10分)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初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随着疫情逐渐控制乃至基本结束,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山西继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预约免费“游山西”活动后,又于2020年8月11推出“游山西.读历史”旅游活动。
列举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指出山西开展"“游山西●读历史“旅游活
动的重大意义。(10分)
30.[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2020年疫情期间大部分住宅小区都设置了废弃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同时,在各公共场所、办事大厅、设卡检查点等地,也都实现了全覆盖。
废弃口罩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回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