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基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
绿茵茵(yīn)
B.水藻(zǎo)
贮蓄(chǔ)
粗犷(guǎng)
淅淅沥沥(lì)
C.萌发(méng)
静谧(mì)
应和(hé)
咄咄逼人(duō)
D.莅临(lì)
竦峙(
zhì)
棱镜(léng)
精神抖擞(shǒu)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朗润
干涩
睫毛
繁花嫩叶
B.摇篮
嘹亮
棱镜
舒活筋骨
C.喉咙
花苞
屋檐
披衰戴笠
D.淅沥
健壮
草垛
秋风萧瑟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2020年2月15日,济宁迎来降雪天气,雪后的孟庙银装素裹,静谧如画!
B.家乡的那片山坡绿树成荫,花枝招展,引来各种鸟儿在此欢唱。
C.公园里百花齐放,鸟儿们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曲子。
D.他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近几年“双11”期间的消费情况,使我们认识到中国不可限量的内需潜力。(去掉“通过”或“使”)
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1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下降了1倍”应改为“下降了50%”)
C.建立健全互联网安全监管体制不仅有利于全世界各国人民,而且也有利于中国人民。(“不仅”改为“不但”)
D.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仅我国广东地区就约有3万个左右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去掉“约”或“左右”)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
A.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B.2019年2月,电影《流浪地球》以疯狂席卷的态势红遍祖国大江南北。
C.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正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D.近日,伴随“大佛出关”,乐山夜景休闲游重点项目“夜游三江”全面升级,为游客呈现山水佛城的璀璨夜色。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江苏扬州人:这篇散文通过描绘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来展现春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B.《济南的冬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济南的天气和山水,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C.《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用诗一样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让我们全面感受并亲近这四季之雨,以体会雨的不同情致。
D.《观沧海》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作者曹操是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悲凉慷慨见称。
7.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3)《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致远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道美丽的剪影,是天涯游子说不尽的思乡愁。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8.大自然是慷慨的,它给予人类食物、水和新鲜空气。本班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则宣传标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
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
②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③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3)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诗人停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B.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壮观景象,为颈联描写做了铺垫。
D.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的语言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10.人们经常引用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形容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你认为这样引用恰当吗?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④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1.第①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冬天的济南即使下雪也孕育着朦胧的春意,请你根据第①段的内容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的“就是”是什么意思?“秀气”二字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③段主要写济南冬天的水,请概括出济南冬天的水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的密码
①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
②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
③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
④慢慢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
⑤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天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
⑥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长过玉米,长过高梁,也长过辣椒,长过西瓜,长过胡萝卜和大白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咸涩的汗水,漫长的熬煎,从来都不会一无所获。只有劳动,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
⑦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它们时而聚集,叽叽喳喳,像是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
⑧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那些鸟儿,还在破晓的晨曦里醒来,还在渐近的黄昏里,驮着夕阳归去。它们的眼睛,没有沾染世俗的红尘,它们的羽翅,没有背负繁芜的世事。可是人呢?终究被这庸常人间的风雨侵蚀,被不可抗拒的沧桑洗礼,在光阴的河流里,慢慢随水而逝,不见踪迹。
⑨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呱呱落地,蹒跚而行,步履矫健地走出高高的门槛,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爱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叫作烟火气息的羹与汤。
⑩从前,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
?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故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
(文/蔺丽燕,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至④段的内容。(2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子后面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1)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两个加粗词表达的意思是否完全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以“故乡的密码”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最后一句话:“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请你结合前文,写出“我”“黯然神伤”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21.告别了小学的美好时光,却难以割舍小学的美好记忆。每当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刚刚过去的小学阶段所接触过的人和经历过的事?请你以“想起小学想起你(您)”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表达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答案
1.A
B.贮zhù。C.和hè。D.擞sǒu。
2.C
衰→蓑。
3.B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此处使用错误。
4.C
语序不当,应改为:建立健全互联网安全监管体制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而且也有利于全世界各国人民。
5.A
A项没有疑问,且“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是并列关系,共同构成整个句子的主语,因此应改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6.D
“作者曹操是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有误,应为“作者曹操是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7.答案:(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2)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他生长着
(3)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4)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能力。(1)中的“汉”不要误写成“汗”。(2)中的“他”不要误写成“它”。(3)(4)(5)应结合提示语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默写,并注意易错字词的正确写法。
8.答案:(1)(示例)走进自然
领略美景
(2)①春季
②夏季
③秋季
④冬季
(3)(示例)旅游观光,走进大自然。
身体力行,保护大自然。
解析:(1)宣传标语要紧扣活动主题“感受大自然”,应做到语言简洁,句式整齐。(2)根据诗句中能体现季节性的词语来分析答案。从①中的“柳花”判断是春天来临,柳絮纷飞之时,可知是春季;瓤②枣的“树阴满地”可知是夏季:从③中“橙黄橘绿”的成熟景象可知是款攀;从③中的“六出飞花”判断是雪花,可知是冬季。(3)注意所设计的话动要与主题“感受大自然”紧密联系,例如旅游观光,走进大自然等。
9.A
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结合“江春入旧年”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冬春交替之时,故选A。
10.答案:我认为引用得恰当。这句诗的意思是: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波平浪静,风顺船正,一帆高悬。用这句诗形容中恰当的。(意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能力。这一句描写了恢弘阔大的江面之景,与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政治清明、百姓和乐、高速发展的伟大时代十分切合。所以,引用恰当。
11.答案:按照“山上一山尖一山坡一山腰”的空间顺序来写景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景顺序的把握能力。认真阅读第①段,通过提炼表明方位的关键词语“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等,可确定采用了空间顺序。
12.答案: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说明温暖;把山坡上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让人似乎感受到了春天满山的花草;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点儿粉色,酝酿着春意。(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能力。要紧扣题干中的“孕育着朦胧的春意”找出相关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是如何体现春意的。
13.答案:“就是”是“仅”“指”的意思。“秀气”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雪的轻、薄和山的美丽,流露出作者的爱怜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赏析能力。要结合语境理解“就是”的意思。赏析“秀气”的表达效果,先要明确“秀气”本用于人,此处用于山,即是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结合语境体会济南冬天雪和山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感情。
14.答案:(示例1)两个“卧”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村庄和雪人格化,生动地描绘了雪后村庄的闲适和宁静,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山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示例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后的山景比作一张“小水墨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山色的古朴雅致,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山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能力。细读句子,从用词或修辞的角度人手,理解该句写出了济南山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5.答案:温暖、澄清。
解析:本题考查事物特点的把握能力。认真阅读第③段,由“天儿越晴,水藻越绿”“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等句即可分析出答案。
16.答案: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的故乡密码。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能力。细读指定段落,根据第②段的首句“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可知,这几段介绍的是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的故乡密码。
17.答案:(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水果在夕阳下都镀上一层金色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2)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前者表现了雨靴因为长时间浸泡在盐水里的老化现象。后者表现了人因为过于操劳而显得苍老的样子。
懈析:(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能力。细读句子可知,这句话把夕阳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此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夕阳下苹果、梨子、杏子上镀满了金光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2)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比较分析能力。第一个“发白”形容的是雨靴,侧重于颜色本身的变化。第二个“发白”形容的是黑发和额角的皱纹的变化,侧重于表现人的苍老,所以两者含义不同。回答时先明确表态——不相同,然后根据以上分析组织语言。
18.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引起了读者阅读兴趣;充当线索,贯穿全文;点明中心,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标题的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标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家乡的风物比作“密码”,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19.答案: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林间百鸟图,表现了家乡有生机与活力,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语段的能力。细读第⑦段可知,本段文字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富艺术感染力,所以这是描写的表达方式。结合语段内容可知,这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家乡这些鸟雀充满活力的情态,突出了家乡的美好,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0.答案:虽思念家乡,却因为距离遥远,不能回去。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根据这句话前面的“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一句可知,虽然在远游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心心念念的家乡,但因与家乡远隔千山万水,不得回返,所以就只能是黯然神伤了。
21.[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限制了写作的范围必须是小学阶段的。这里的“你”,可以是传授你知识的老师,也可以是在成长道路上与你并肩走过的同学。为什么会想起他(她)?因为他(她)曾经做过让你感觉到温暖或给你启迪的事。写作时要注重细节描写,努力做到用真情去打动人。
[例文]
想起小学想起您
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被爸爸妈妈送到外婆家去读书。在那儿,我对老师感到陌生,对同学感到陌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
开学第一天,周老师开始教我们英语。因为其他同学以前都接触过英语,所以他们都学得十分轻松。可是我以前没有学过,望着一连串陌生的字符,我的眼睛模糊了。周老师看见后,便问我怎么了,我哭着回答说:“我不会读。”周老师听后,连忙安慰我:“没关系,中午到我办公室来,我教你。”听了周老师的话,我连忙擦干了眼泪,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就这样,周老师几乎每天中午都会给我辅导英语,她读一遍,我就跟着读一遍。当我能完整地读出那些英文单词时,小小的心里说不出有多么感激她。
开学后的一段日子里,一下课,同学们都跑到操场上去跳啊、蹦啊,玩得很开心,只有我孤零零地坐在教室里,没有朋友,也没有人找我玩。周老师看见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关心地问:“你怎么了?不开心吗?为什么不出去玩呢?”我委屈地说:“他们一个个的都不理我!”周老师笑着对我说:“其实他们都很喜欢你,可能是他们跟你还不熟,走,主动找大家去玩,慢慢你就会有好多朋友了。”说完,周老师便拉着我来到操场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我们玩得十分开心,周围的一切我都慢慢熟悉了,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周老师,您真的好伟大!
可惜的是,她教完我们四年级,就要被调走了。最后一节课上,周老师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上了讲台。过了好久好久她才开口说话:“同学们,想到要离开大家,我也很难过。”听到这句话,我们都不由得感到鼻子发酸,忍不住哭泣起来。
“同学们,不要哭。”周老师走过去摸着××的头继续说,“你的毛笔字功底很好,你要不断练习,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很重要。”周老师用深情的眼光望着调皮鬼××:“你呀,脑子挺聪明,但是不太用心,所以每次考的不好,答应老师,改掉坏习惯,做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周老师说完又走到我的身边对我说道:“你的字写得不太漂亮,下学期一定要把字写好。”
我忍不住扑进了周老师怀里,哭着说:“周老师,您一定要回来看我们呀!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您的。”同学们这时也都纷纷扑向周老师,围抱着哭作一团。
周老师,您虽然调走了,但您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我们心里。
[点评]
本文先写周老师在学习以及交心,然后写周老师调走之前与我们告别的场景,展现了师生间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文章感情真挚,是一篇佳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