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苏科版物理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第一节,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开端。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是“知道电源和用电器,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及短路的危害”。从教材内容看,主要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活动13.1”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家用电器着手,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观察、分类,从能量转化角度深化讨论,突出能量主线。“活动13.2”让学生观察熟悉的手电筒,进一步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安装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活动13.3”让学生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不仅要求能使一个灯泡亮起来,还要能利用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使学生深化对电路结构的认识,了解电路的通、断路状态,同时知道电路连接的基本规范。最后介绍了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电路图,使学生对电路图有初步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从知识角度看,已经建立了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等能量概念,初步具备了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并且对各种家用电器的功能比较熟悉,对生活中的一些电现象有所了解。从能力角度看,学生了解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从情感态度角度看,学生对电现象有浓厚的兴趣,对连接电路和动手实验有较高的热情。以上是学生学习电学的优势,但对于电源的作用,短路的概念等知识,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设计思路: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本节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这样将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和积极性。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与电”引入本节的课题。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庭中的家用电器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分析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何种形式的能,从能的转化角度认识用电器。通过观察倍感亲切的手电筒,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了解电路的通路和断路两种状态,养成规范的电路连接习惯。最后,引导阅读“集成电路”,体验物理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2、民主和谐,自主探究
本节课,通过环环相扣的几个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认识电路,了解电路的相关知识。知识的获取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是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得到的。能力的养成不是机械训练的,是在学生的活动甚至是“游戏”中形成的。比如,对短路状态和危害的认识,可以用一根粗铜丝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感受电池发热。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交流,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和和谐,体验探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民主、和谐的学习格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2、初步认识电路,知道电路的三种状态,了解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常用的电源和用电器。
2、通过“观察手电筒”和“怎样使一个灯泡亮起来”的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的电路,体会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电路连接和爱护实验器材的习惯,
3、增强节约用电意识
五、教学重点:
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六、教学难点:
电路状态的识别。
七、教学资源:
教师:自制课件、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小灯泡(底座)1个、开关1个、电池(带盒)2节、导线若干、蓄电池、手电筒、学生电源
学生:学案、手电筒、小灯泡(底座)1个、开关1个、电池(带盒)、导线数根(分组)
八、教学流程图:
(
开始
)
(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
认识用电器和电源
)
(
活动1
初步调查家用电器
)
(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
(
活动2
观察手电筒
)
(
新课展开
)
(
了解电路、电路连接规范,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
)
(
活动3
怎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
(
体验人类科技的进步
)
(
活动4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
(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
(
结束
)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播放“生活与电”
观看
激发学习热情,
展开新课
一、活动1
初步调查家用电器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问1:同学们家里都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的用途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它们将电能转化为了哪些形式的能?
总结:
用电器: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问2: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由谁提供的?
问3:电源的作用是什么?怎么分类?
出示各种电源
总结: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问4:怎样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
总结:可以从能量转化的过程、电源类型、用途、相同时间耗电量的大小等角度分类。
回忆、思考、交流
总结
电源
阅读“信息快递”
小组讨论
合作交流思考作答
思考、讨论、自由发言、展示
从生活走向物理,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用电器进行分类,使学生初步形成用归纳、比较等方法来认识自然规律。
二、活动2
观察手电筒
问5:用电器是如何和电源连接而工作的呢?
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并思考:
(1)电池是如何安装的?
(2)后盖与电池是怎样连接的?
(3)手电筒的前部,灯泡是怎样安装的?
问6:手电筒的主要组成元件有哪些?它们是怎样连接的?
播放多媒体视频(手电筒的安装和示意图),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
观察,动手拆装
思考、讨论、交流
观看,尝试提出问题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总结能力,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活动3
怎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问7:如果要求你连接一个电路,使小灯泡发光,能还需要哪些器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总结:
(1)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是电流的通道。
(2)开关:控制电路通断,有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
组织学生进行电路的连接,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开关能正常控制灯泡的发光和熄灭。
实验前介绍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②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按一定的顺序连接各个器件。
③导线顺时针绕在电路元件的接线柱上,并旋紧螺帽,以保证接触良好。
④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用导线将电池的两级直接相连,以免损坏电源。
问8:什么是电路?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
电路就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问9: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师:适当讲解通路、断路和短路这三种电路状态。
总结:
通路—接通的电路,电路中有电流。
断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短路—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
思考、讨论、交流
阅读注意事项
动手连接电路
连好后,检查电路,并利用开关控制灯泡发光和熄灭
小组展示
思考、交流、总结
讨论活动中遇到的断路情况
和解决方案。
模拟短路:用一根粗铜丝直接连接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用手摸铜丝,铜丝发热。
辨析三种电路
培养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从手电筒电路得出一般电路的基本组成。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进一步培养归纳能力
培养实验反思习惯和问题解决的意识
在直观的实验基础上,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体验到短路的危害。知识的获取更加自然、可靠,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活动4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师:许多实际电路早已集成化、微型化,但在复杂的电路也是由基本电路组成的
阅读、体验、交流
从物理到社会,体验到物理知识在生产科技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一、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作业
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回忆、思考、总结、交流
练习
思考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巩固,有利于课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反思。
十、板书设计
一、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它
组成
形式的能
电路
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通路:接通的电路
三种状态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
十一、教学反思
第
1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