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第二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和独特视角)
本节内容从家庭装修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出发,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深切的感悟到物理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是显然是教材中新课程理念的强烈体现。
本节内容是紧密建立在上节基础之上的,上节活动13.2“怎样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已经让学生对电路的组成方式和电路的三种状态有所了解,一般学生都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这就使得学生有足够的准备知识去自主的探究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画出两只灯泡的串并联的电路图才有了可能。对于活动13.4——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比较,则是通过“去灯和加灯”的独特视角和方式去让学生体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差异,在分组实验中自主总结出两类电路的特点。然后教材又回归到了本节开始的电路装修问题,使学生体验到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意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
教材最后又通过“生活物理社会”进行了知识的拓展,使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电路理解的前概念和常见困惑)
1、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中,对于串联电路总是先入为主,不易想到并联电路。总是认为只要用电器排成一条线就是串联(如路灯)。
2、学生总是认为电流可能像河水一样慢慢从正极流向负极,流到哪里就点亮哪里的灯。还有学生认为开关只在放在正极的附近才能控制电路。
3、对于教室里的日光灯有的学生会认为,组与组间是并联,每一组灯间是串联,意识不到所有的灯都是并联,更很难意识到这间教室的灯与另一间教室的灯之间也是并联。
4、也有学生认为开关只要能同时控制两只灯,这两只灯就是串联。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一:如何让一只灯亮起来”,完成对电路三种状态的复习及新课的引入。
2、通过“活动二:根据自己的猜想画出电路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对具有共性事物分类的能力和意识。
3、通过“活动三:加灯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两类电路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并提高对实物电路连接的操作能力。
4、通过“活动四:去灯看另一灯亮不亮”,使学生了解辨别两类电路的常用方法,同时唤起对猜想的“置疑”意识。
5、通过“活动五:体验开关的功能”,使学生了解并联电路中开关位置的差异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6、通过“小小工程师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是现代生活的强烈需要。
注意:本节课程不易拓展的内容:①电路的混联
②相同电压下通过增加灯泡的个数观察亮暗来判断串并联。
四、教学重难点简介。
1、重点:⑴识别串并联电路。⑵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2、难点:⑴对并联电路的实际连接。⑵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流向。⑶对生活中电路错误前概念的引导和纠正。
五、教学过程
复习和引入
活动一:如何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1、学生分组实验,同时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对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以填充形式事先提醒,要求四名学生做好分工)
(
暗箱
)提问⑴:点点灯光告诉我们电路处于何种状态?
提问⑵: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让灯泡熄灭呢?(要求学生方法越多越好!激发学生举手!)
提问⑶:你刚才的方法让灯泡熄灭的原因是因为电路处于何种状态?(对于用试触造成短路也能使灯泡熄灭可以对学生有所提示。)
2、出示暗箱,简要介绍。引导学生猜想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
新课教学:
活动二: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电路图
学生用粗笔画在白纸上,先让一位学生将白纸用小磁铁粘在黑板上。
提问⑴:有与黑板上同学不同的连接方式吗?再让更多的学生上黑板粘贴,找到与自己相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更有信心。)
提问⑵:还有第三种连接方式吗?(以此让学生对同类事物有分类的能力与意识。)
提问⑶:你能给这两类电路起个名字吗?
(学生阅读课本并指明关键词,提高学生阅读课文文本的意识。)
活动三:加灯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
学生在原有电路的基础之上加一只灯对两类电路进行连接操作。
(以此提高学生实物电路的连接能力,和加灯后电路出现的变化的观察能力)
提问⑴:你是如何在原有电路的基础之上进行两类电路的连接的?
(紧扣是否要拆解电路进行表达,在表达中要体现出串并联的特征。)
提问⑵:在电路连接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对可能出现的接触不良、电池接反、灯泡松脱、接线柱接错等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活动四:去掉一只小灯看另一灯亮不亮。
1、出示暗箱后要学生猜想两只小灯的连接方式。
学生较多的可能是仅根据位置的感觉回答并联,教师利用PPT移动灯的位置,再去除导线,发现暗箱表面的元件位置与屏幕上完全相同。以此引起学生对自身猜想的置疑(只在暗箱外表观察是不可能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的)。
提问⑴:要判断两灯的连接方式我们究竟应如何对暗箱表面的元件进行操作呢?
⑴如果学生答短路可以在下面的活动中增加一个步骤,让学生自主操作。
⑵如学生回答用灯的亮度判断,教师可以利用黑板上电路改变灯的亮度,但不做深究。
2、学生利用桌面刚接好的电路进行操作,看一看根据自己的方法能否判断出是串联还是并联,哪一种方法更方便,更安全。同时填写学案。
(利用实物电路对自己的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价,学生会有很深的感悟。)
3、请一位学生针对暗箱再实际做一做,并做出最终判断。
(以此再一次引起学生对自身猜想的置疑。)
提问⑵:为什么去掉了一只灯,串联和并联电路出现的现象不同呢?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流方向和路径。如果去掉一只灯,电流能否流过另一只灯。并介绍并联电路中的名词,如分支汇合点、干路和支路等。
活动五:体验开关的功能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开关的不同作用。
学生在原有并联电路的基础之上,让开关只控制一只灯泡,而让另一只灯泡一直发
光。学生进行操作。一组学生上黑板。
提问:想要达到实验要求,开关应当位于什么位置?
追问:干路和支路上的开关各有什么不同功能?
3、引导学生观察三幅图中开关的作用,自主得出干路和支路开关的作用。
课堂反馈:(学以致用:做一个小小工程师。)
学生画出家庭装修时吊灯和壁灯的安装电路图,要求学生简略的讲解这样设计的理由。
(教师要将理答重点放在:⑴为什么要设计成并联?⑵为什么要两只开关,而干路中不需要开关?⑶如何规范的画好电路图。)
将学生的可能结果贴于黑板进行一定的评价。
教学延伸——课后观察
1、家庭里的各种用电器都是串联还是并联?
2、马路上一排排的路灯间是如何连接的,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3、阅读课本生活物理社会,了解电冰箱内主要有哪些用电器?它们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分别由什么开关来控制?
……
六:教学反思
1、当自己的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发生冲突时,采用何种处理方式。这是对教师能力的最大考验。(如学生如果回答用灯的亮度去判断串联还是并联时应如何合理处理,是不闻不问还是用很短的时间及通过一个小小的现象观察及时处理。)
2、对于关键性的、有思维性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不可过急。更不可打断学生的回答。
3、如何合理的分配各教学活动的时间也是这节课处理过程中的难点。一定要突出教学重难点,不能在次要的活动上占据太长的时间。要把核心时间放在后面的活动上。
4、并不是只要学生动手操作了就算是自主性实验,而是要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思维含量和强烈的目的性去体现实验的自主性。
浦口区第三中学物理组:周华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