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3.1物体的内能3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3.1物体的内能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6 20: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内能是学生在学习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分子理论出发,运用类比的方法建立的概念,了解内能及改变内能的途径和热量是本节和本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热学知识所必备的知识。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对能量的认识已经有一定基础,但对内能的理解要从微观本质入手来说明宏观现象,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前提下,多联系实际生活,多开展以学生或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内能,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能判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和用什么方法改变内能。
3、了解热量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促使学生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举出相关事例。
3、了解热量的概念。
教学难点
1、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
2、了解热量的概念,对温度、内能、热量三者加以区别。
教法分析
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学法分析
类比、联系生活、交流讨论、实验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等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什么是机械能?
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3、观看水蒸气做功视频。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引导并提问:是谁对橡皮塞做功?,做功后瓶口有白雾出现?为什么?
复习旧知,为新课教学铺垫。
为后面解释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做铺垫
二、合作探究,新课教学
活动一、认识内能
认识方法:用机械能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
设问:1、运动的足球有动能,分子有没有动能?为什么?
2、被压缩和拉伸的弹簧有势能,分子有没有势能?为什么?
师说明:分子虽小,同样具有质量,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
3、分子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分子具有的能量该叫什么?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活动二、探究物体的内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同一灯泡在不发光和发光两种情况下,内能是否相同?为什么?等量热水和冷水的内能是否相同?为什么?
思考:0℃的冰有内能吗?为什么?
2、思考:都是70℃的一桶水和一杯水内能一样吗?
3、思考:同等质量0℃的冰和0℃的水内能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活动三、探究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的途径?
1、想一想:有一根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
总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演示:空气压缩引火仪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总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3、回顾水蒸气做功视频并提出为什么瓶口出现白雾
总结:物体对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4、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5、介绍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总结: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发生转移。
活动四、认识热量
1、提出问题: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以向冷水中加热水为例)
定义: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叫热量。
用符号Q表示,国际制单位为焦耳(J)
注意: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放出热量、传递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具有热量。
4、实验研究表面,1Kg水温度升高1
℃要吸收热量4200J,温度降低1
℃要放出热量4200J.
5、认识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6、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
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温度是多少?并且两个不同物体之间也可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转移和传递的。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跟温度联系密切,当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和温度一样内能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来修饰。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过程,是一个过程量,用“吸收”或“放出”来修饰,不能用“具有”或“含有”。
三、课堂巩固
1、下列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发热了。
用热水袋取暖
阳光下的冰块很快就熔化了。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过一会,气筒壁发热
2、若物体温度不变,内能是否一定不变?
若物体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升高?
四、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类比理解,分子虽小但也具有能量。
认识并表述内能(强调物体所有分子)。
引导学生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来思考并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从质量大小来思考并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从体积和状态来思考并得出结论
学生小结
引导学生说出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归纳
学生总结
学生观看并总结
学生思考并解答
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和内能间的相互转化
引导学生总结
引导学生认识热水失去什么,冷水得到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学生常识性了解
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加以区分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熔化、汽化等知识来理解
学生小结对所学内容再认识
“类比”理解是物理教学时,遇到较抽象的概念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感性认识迈向理性认识的好方法,适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也间接的告诉学生有意识地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为高中继续学习更加抽象的概念做个铺垫。
给出内能的定义至关重要,为以后规范的表述内能和分析内能的变化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通过直观现象有利于学生理解
与新课引入时提出的问题相呼应
从生活入手降低学习难度
突破教学难点
及时巩固,学以致用
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内能改变的认识。
作业


1.课后书本作业
2.学生用书本节第2题(学有余力的学生)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什么是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
2、单位:焦耳(J)
二、物体内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1、物体的温度
2、物体的质量
3、物体的体积和状态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1、做功
2、热传递
四、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叫热量。
单位:焦耳(J)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