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能源及其分类.
(3)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列举常见的能源,试着将它们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的标准,能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2)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说明能源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3)由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切身体验,说出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思考怎样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怎样解决日益增加的能源危机.尝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未来的能源应该是安全、环保、高效的能源.对能源标准的讨论,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有关能源的正确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亲身经历,体会能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利用和开发能源的正确态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以实际行动节约能源,养成利用能源的良好习惯.
(4)关心世界范围内能源发展的现状,积极思考未来的能源发展趋势.
(二)教学步骤
一、能源与社会
1能源
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如机械能,内能,电能等。)
2.能源:提供能量的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它们燃烧产生能量,因此它们是能源。)
2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
1人类从钻木取火学会了利用柴薪为主要能源
2古代农耕社会,利用人力,畜力,自然界的风力水力
3现代常规能源使用
截至2013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8915亿吨、2382亿吨和186万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共计1.2万亿吨。按照目前世界平均开采强度,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可开采113年、53年和55年。
煤炭、石油等直接燃烧用来生产电能与热能实在太可惜了,且不说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它们还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呢
!
4新能源
核能的使用
风能的使用
水利发电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3能源的分类
①
能源以是否能直接使用来划分
一次能源
从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的能源。例: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
地热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
从自然界不能直接获取,需要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的能源。例:电能、煤气等
②按能源的持续性分
可再生能源
从自然界可以持续获取的能源。例: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
不可再生能源
从自然界不能持续获取的能源。例:所有化石燃料、核燃料。
③按能源的使用规模
常规能源
已经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能源。例: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
没有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能源。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
④按能源的使用后果分
清
洁
能
源
对环境污染很小的能源
例: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能
非清洁能源
对环境污染很大的能源
例:所有化石燃料
二
能源与环境
让学生谈谈怎样从周边小事做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三、开发新能源。
1、核能
1)重核裂变
即一个重核可裂变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从而获得原子能。
2)轻核聚变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轻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和极大的压力下非常靠近时,它们聚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新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更为巨大的能量。
3)核武器研究
原子弹核裂变,
氢弹核聚变
4)核电站建设
核反应堆:
通过受控核裂变反应获得核能的装置,可控制裂变过程中产生的中子数等于各种过程消耗的中子数,
以形成稳定的链式反应速度和可控的核能输出。
5)核能的优点与缺点
①结构相似,燃料不同
②消耗的“燃料”少
③对环境污染小
④长远看,成本低
核废料具有放射性污染
2、太阳能
1)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1千万摄氏度以上,在那里就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正是由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的。
2)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等能源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地球上除了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其余几乎都来自太阳。
3)【利用优势】
①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
②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③太阳能安全清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④利用太阳能不征收任何“税”,经济划算。
4)【利用途径】
①光热转换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灶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②光电转换
太阳能电池及原理
③光化转换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3、其他新能源
1)地热能
地球内部蕴藏着大量的热。在有地热资源的地方可以开发的利用地热能发电。
2)潮汐能
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了潮汐。每天,涨潮与落潮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用来发电。
3)风
能
风具有很大的能量。人们很早就学会了利用风能,行船、抽水、磨谷……
风能还可以用来发电。
三
作业
思考题
1.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提倡“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说说你对这些名词的理解,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
2.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为节能减排做什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