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测评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动物的运动方式中,能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是(
)
A.游泳
B.爬行
C.行走和跳跃
D.飞行
2.善于奔跑的猎豹、斑马、狮子等动物适宜生活在(
)
A.沼泽中
B.崇山峻岭中
C.开阔的大草原中
D.茂密的森林中
3.下列各种表现属于运动的是(
)
A.熟睡的人胸部有节律地起伏
B.停留在鱼缸中层水域的热带鱼,轻轻摆动着鱼绪
C.在高空盘旋的老鹰,发现地面有老鼠在爬行,就急速偏冲下来
D.以上现象都属于运动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骨组织的营养物质供应主要依靠骨膜中的血管
B.成人的骨中,有机物大约占2/3,无机物大约占1/3
C.老年人的骨中缺钙,所以无机物含量降低
D.人体的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都只能在一个平面上转动
5.在观察“鸡翅的结构和运动的关系”实验中,破坏下列哪一个结构不会影响鸡翅的运动(
)
A.骨
B.骨骼肌
C.皮肤
D.骨连结
6.生物的结构总是同功能相适应的,如人体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图表示人体部分运动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由图乙中的⑥⑦⑨构成
B.⑩内的滑液和⑨能使关节灵活
C.每块完整的骨骼肌都是一个器官
D.产生丙图的动作时,甲图中③舒张和收缩
7.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带有坐骨神经的青娃的腓肠肌吊起,用电流刺激腓肠肌引起其收缩。这一反应说明肌肉具有(
)
A.应激性
B.传导功能
C.收缩功能
D.自我调控能力
8.按学习行为的复杂程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小猫→蚯蚓→人→黑猩猩
B.
蚯蚓→小猫→人→黑猩猩
C.小猫→蚯蚓→黑猩猩→人
D.蚯蚓→小猫→黑猩猩→人
9.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学习行为能遗传给后代
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D.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10.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丁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
D甲→丁→丙→乙
12.狼孩被人从狼群里解救出来后,不喜欢学习人类的语言文字,改变不了以前的生活习性,这是因为(
)
A.他具备人的遗传物质,没有适时接受人的生活经验,没有获得人的学习行为
B.他不再有人的遗传物质,但有人的学习行为
C.他具备人的遗传物质,获得人的学习行为
D.他既没有人的遗传物质,也没有获得人的学习行为
13.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D.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14.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取食行为
15.动物间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
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
B.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
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D.雌性美国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16.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属(
)
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
B.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
C.领域行为和节律行为
D.攻击行为和节律行为
17.下列描述中,除哪一项外均与社会行为有关(
)
A.同种生物的许多个体简单聚集在一起
B.群体的不同个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C.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信息交流
D.群体生活有利于维持种族的生存
18.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观察法观察动物的行为时所采用的条件是(
)
A.进行一定的实验对照和比较
B.野外的自然状态
C.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
D.对所观察的动物施加一定的外界影响
19.小鸡在刚出壳时没看到母鸡,而是看到了活动的布娃娃,当研究者把布娃娃拿走的时候,小鸡也会跟着布娃娃走,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C.实验法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0.将一只雌蚕蛾用玻璃器皿扣住,器皿外放一只雄蚕蛾,观察发现雄蚕蛾没有反应,打开玻璃器血,雄蚕蛾立即兴奋起来,但如果去掉雄蚕蛾的触角,重复上述实验,雄蚕蛾反应不强烈。此实验不能说明
(
)
A.雄蚕蛾的触角有感觉作用
B.外界刺激可引起动物的行为
C.雌蚕蛾能分泌气体物质
D.玻璃器血对雄蚕蛾的感觉有遮蔽作用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60分)
21.(14分)如图是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注明各部分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2)脱臼指的是________从________里滑脱出来的现象。
(3)关节内滑液的作用是
(
)
A.润滑关节软骨
B.减少骨之间的摩擦
C.使关节灵活运动
D.以上三项全是
(4)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很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加强关节的牢固性
B.加强关节的灵活性
C.加强关节的伸展性
D.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数量
(5)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的[
]_________和韧带
(6)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_____________,图中[
]的内表面还能分泌______,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2.(8分)如图是人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甲中标号①的结构名称_________;图乙中标号②的结构名称______________
(2)当手臂重直于地面提起重物的那一刻,图中的①和②分别处于什么状态_________(填字母)。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3)人在运动时,要靠_____________牵拉骨,绕关节运动完成动作。
23.(12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决定的。
(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蘸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幼小的黑猩猩和成年黑猩猩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行为。低等动物学不会这些行为,可见黑猩猩该行为必须建立在__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动物生存。
(3)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里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叫,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她学习说话。可她直到临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她也不喜欢吃熟食,仍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当时只有十多岁。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认识到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特点?
24.(14分)阅读下面短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春天到了,森林里一源生机钓勃。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召开了。许多动物都来参加,有的当运动员,有的当拉拉队员,有的当观众。看,鹅鸭游泳比赛开始了。游泳池里,一只白鹅和一只白鸭昂首挺胸做准备。裁判小熊猫举起发令枪,高喊一声“预备——““砰!”的一声枪响,鹅和鸭奋力向前游去,真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啊!它们都使劲摆动翅膀,拨着脚掌,游呀游呀,一会儿鸭子落后一点了,鸭子拉拉队员们高喊:“鸭子加油!”白鸭拼命向前,赶上了。白鹅也不服输,在一片“加油”声中,白鹅又冲上去了。它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失败。到了最后,白鹅枪先一点,得到第一名。接着,猴子和松鼠比赛爬树,狐狸和梅花鹿赛跑,狗熊和大熊猫摔跤……每项比赛都十分紧张。每届森林动物运动会都是以哺乳动物为主角的盛会,各种动物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优势,表达着对生命和健康的热爱,体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剑齿虎、猛犸象等等很多种动物退出了比赛。运动场上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身影。
(1)短文中提到的鹅、鸭适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外形特征主要是________。鹅、鸭也能进行飞行生活,写出一条与此运动方式相适应的外形特征__________。
(3)看马戏团表演时可看到,在训兽员的一声令下,“狗熊踩单车““小狗算算术”老虎钻火圈”。从获得途径看,动物的这些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动物个体完成这些动作都是由运动系统在________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25.(12分)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______,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______,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之间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的__________。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__________。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____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C
6.A
7.C
8.D
9.B
10.D
11.B
12.A
13.D
14.A
15.A
16.B
17.A
18.B
19.C
20.B
21.(1)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头
关节窝
(2)关节头
关节窝(3)D
(4)D
(5)①
关节囊
(6)
关节软骨
①
滑液
22.(1)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2)C
(3)骨骼肌
23.(1)先天性
遗传物质(2)学习
遗传
(3)学习行为有关键期,错过关键期很难
24.(1)趾间有蹼
前肢变成翼(2)骨
关节
骨骼肌(3)学习
神经
25.(1)①一个蚂蚁洞
③无食物
(2)④气味行走
⑤靠气味
(3)气味(4)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