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2)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方法和思想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复习引入 提问: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什么是元素?
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课件展示)不同碳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中子数不同)统称碳元素
思考回答 由旧知识引
入,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引入 (课件展示)不同氢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中子数不同)统称氢元素——元素 理解 让学生轻松理解元素的概念
元素 (课件展示)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以一个练习题总结: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或者是核电荷数决定。
元素的分类
①、稀有(惰性)气体元素:气字头
②、金属元素:“钅”字旁(除汞外)
③、非金属元素
师问:元素用什么来表示;(元素符号)
怎样书写呢?
拉丁文的大写字母,如果相同在后面加一个小写字母。
元素符号的意义
讨论"O”表示的意义:
总结①氧元素②一个氧原子;
例H ①氢元素 ②一个氢原子;
N ①氮元素②一个氮原子
总结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意义①一种元素;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某单质。例Fe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 ③铁单质
问:你能用符号表示两个氧原子吗?
(课件展示)
表示原子的个数直接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问:同学们能不比较元素与原子有哪些异同?
(课件展示)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
同学们看书P46页
(1)地壳中的元素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是哪些?
(课件展示)答案
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收获什么? 理解,划重点
做笔记
讨论总结
观察元素周期表,归纳出元素的分类
学生齐答由元素符号
学生练习书写
讨论作答
思考
练习
同学分组讨论
看书
回答
七嘴八舌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归范书写
能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的意义更清楚明白
培养自主学习的过程
整理知识形成体系
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 学生思考作答 知识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