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 (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 (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6 18:3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
湖北武汉
黎元洪
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
湖南长沙
焦达峰
共进会成员
江西九江
马毓宝
同盟会成员
江西南昌
吴介璋
江西军混成协统
陕西西安
张凤翽
同盟会成员
山西太原
阎锡山
同盟会成员
云南
蔡锷
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
安徽安庆
朱家宝
原为清朝巡抚被推为民军都督而后逃逸
江苏上海
陈其美
同盟会成员
福建
孙道仁
福建提督,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副总统黎元洪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成立
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例如,1945-1911=34,那么1945年就是民国三十四年。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严禁买卖人口、禁止蓄奴。
提倡自由平等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
一只铜墨盒
临时政府的这一系列法令措施引起了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极大不满,他们暗中支持袁世凯,以求获取更大利益。
思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你怎样看待临时的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在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告各友邦书》
材料研读: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汉族,字慰亭,号容庵,河南省项城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清末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博得清政府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材料一: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北方半壁江山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据统计,当时袁世凯的北洋系部队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南方的革命军,大多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
材料二:清末,袁世凯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命的人们都寄厚望于他。当清帝被迫让位后,其个人声望更是达到极点。
材料三:帝国主义不断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压迫革命党人妥协。日、俄两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美、德、法等国则维持在华的既得利益,扶植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
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
袁世凯个人威望高
帝国主义国家横加干涉
“利用袁可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党人的普遍心态。
黄兴
宋教仁
汪精卫
革命派软弱妥协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之初的南京城
“库藏如洗”。
临时政府国库空虚
1、背景:
①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造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
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
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在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提出奠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并派蔡元培等人为专使北上,迎接袁世凯南下。
——李侃《中国近代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5日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时间:
2、内容: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三权分立)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②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②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意义: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公历等
课堂小结
B
C
课堂练习: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小明家中藏有一枚印着“民国十年”字样的硬币,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硬币发行于公元


A.1920
B.1921
C.1922
D.1923
B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老爷”、“大人”等称呼,规定政府官员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A.平等的思想
B.自由的思想
C.共和的观念
D.博爱的观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