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下列活动与相关地理工具对应错误的是(
)
A.
自然探险—指南针
B.
出差旅游—地图
C.
天气预报—温度计
D.
极地探险—雨伞
某人驾驶汽车从图中a向b、c方向行驶,其行驶方向是(
)
A.
先向东,后向东北
B.
先向东北,后向北
C.
一直向北
D.
先西南,后向南
甲乙两人约定环球航行,甲沿经线一直向北走,乙沿纬线一直向东走,他们能够环球航行成功的是(
)
A.
甲
B.
乙
C.
甲和乙
D.
都不成功
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安徽省地图
D.
濉溪县地图
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你认为应该建在( )
A.
北极点上
B.
南极点上
C.
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上
D.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点上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下面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在某地图上,量得长江的长度是21厘米,长江全长63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三十万分之一
B.
1:3000000
C.
1/30000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读图,回答.
甲图与乙图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比例尺较大
B.
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C.
乙图表示的内容简略
D.
乙图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
当你到某一城市乘坐公共汽车旅游时,你应该选择该市的( )
A.
交通图
B.
地形图
C.
政区图
D.
气候图
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
A.
比例尺
B.
等高线
C.
方向
D.
图例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
A.
1:500000
B.
1:150000
C.
1:200000
D.
1:350000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是地图的( )
A.
地形图
B.
电子地图
C.
人口分布图
D.
气候分布图
成语“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达到目的地.如果“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解释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④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⑤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⑥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A.
①②
B.
①⑤
C.
③④
D.
②⑥
图中运动场在教学楼的()
A.
西北方向
B.
正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二、连线题
将下面的图例与其代表的地理事物用直线连接起来.
三、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村的经纬度____________。从五带上看,丙村位于_____________带,甲村每年有____________次正午太阳直射现象。
(2)图中煤矿和温泉的相对高度约______米。
(3)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__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_方向。
(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_________,海拔最低的是___________。
(5)图中最高海拔不超过_____________米。
(6)流过乙村附近后,小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
(2)F点在E点的_______方向,E、F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_________千米。
(3)图中两个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F点的海拔为__________米,若E点的气温是18℃,则F点的气温大约是______℃。
(4)E点附近有一条小溪,则它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准备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村级公路,你认为较为合理的路线是_______(①或②)。
(6)甲、乙、丙三个村落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______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浙江省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地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两个选项是______.
A.①-山峰????
B.②-山谷??????
C.③-鞍部???????
D.④-山脊
(2)该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为______.
(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______.
(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______,分析其原因.______.
(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__,简答理由.______.
(6)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__℃.
答案
1.【答案】D2.【答案】B3.【答案】B4.【答案】D5.【答案】B
6.【答案】A7.【答案】B8.【答案】C9.【答案】B10.【答案】A
11.【答案】B12.【答案】A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B
16.【答案】.
17.【答案】(1)(
33°22?N,118°12?E)?
北温
?
0?
(2)150?
(3)4?
西北
(4)丙?
甲?
(5)550??
(6)自东北向西南
18.【答案】(1)山脊
?鞍部
?山顶
?陡崖
?山谷
(2)西北
?18.4—20
(3)36
?400
?16.8℃
(4)西北向东南流
(5)②?
(6)丙
?理由是丙村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
?
??
19.【答案】(1)AC;
(2)数字式;
(3)东南风;
(4)李庄;海拔较低,地势平坦,距河流较近,水资源丰富,所以李庄更容易发展成集镇;
(5)丙;丙处为山脊,不会有河流聚集;
(6)10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