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3公式、函数的使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中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3公式、函数的使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0-06 13: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格“神算子”——公式、函数的使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利用excel公式法、函数法对表格中数据进行计算
2.会用“快速填充”功能复制公式
过程与方法:1.经历自主学习,探索新知的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索的方法,锻炼自身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自主探索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通过公式与函数的学习,体验excel这种数据处理工具带来的便利,提高对office软件及信息技术的兴趣
提高班级荣誉感及校园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excel公式法、函数法对表格中数据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教法:基于微课程的任务驱动法、讲解法
学法:基于微课程的自主探索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翻转课堂模式
教学设计:
课前任务设计
课前结合本科内容特点,给学生布置了正常情况下30分钟左右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生活体验及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前学习内容体现了与学生生活的关联以及和课上学习活动的关联,通过课前自测题与学生能够胜任的实践任务以及教师提供的各种资源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和满足感,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动机。课前提供的学习资源采用云平台及教学平台共享给学生,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4个微视频、教材等内容。通过课前自测题监控学生自学的情况并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学生自学完成后,我可以及时统计学生自测题的结果,课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
课堂教学过程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课内容进行了学习,相信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对excel中的公式、函数的使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通过几道检测题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课堂检测,交流释疑
①学生完成课前检测题并提交;
②教师现场收集学生答题情况并展示;
③针对有争议的题目,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师生共同解决答题中出现的问题;
④调查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检测题教师对学生自学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将部分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知识性问题进行初步解决。
情境创设,合作交流
通过课堂的检测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于本课学习内容有很好的了解,自学效果非常不错,那么学习了本课内容之后你是不是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呢?
①学生利用公式、函数的相关知识将学校日常量化评分表格补齐;
我们知道,为了规范同学们的日常行为,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一个班的同学进行班级值周,值周班级的同学在各个岗位上监督同学们的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化记载,我这里有一个表格,是上一学期各班各项得分的平均数据,请同学们运用本课知识将相关数据补齐,让我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各班上一学期的表现,方法有多种,请同学们灵活运用。
②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的做法;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归纳一下你是如何完成这一任务的,步骤是什么样的?讨论好之后,我们请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做法。
③学校决定对上一学期各班的得分情况及具体表现做一个量化总结,并对表现优秀的班级授予合适的称号,请同学们继续完成表格,并在小组内讨论哪个班级应被授予什么样的称号;
④学生继续完成表格,小组代表介绍完成表格的方法,并介绍对评价优秀班级的看法。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学校生活相关情境,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课前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巩固学生对自学知识的掌握,同时借助合理的情境提高了学生班级荣誉感及校园主人翁意识。
归纳总结,拓展探究
①学生探索了解其他函数的功能与用法
Excel的函数功能远远不止我们今天这节课用到的这些,当我们选中一个单元格,点击“插入函数”选项后,在面板中看到的都是常见的函数,除了这里显示的函数外,还有很多很多函数,他们有不同的用法,请同学们试着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函数,并尝试使用。每个小组可以给我们介绍至少两个我们今天这节课没用过的函数,看哪一个小组了解的多。
②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了解到的函数的用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合理的空间去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课堂总结
群众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更加熟悉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用法,也集合大家的智慧,了解到了很多其他函数的功能与用法,希望生活中同学们能够灵活的运用excel的相关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excel更多的功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