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节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复习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五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一定不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一定改变
宏观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神舟一号致神舟九号飞天集锦
液氢是火箭燃料成份之一,
液氢燃烧反应生成水。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不守恒?
氢原子
氧原子
探究活动
绘制正确的微观模拟图,使它能表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氢原子
氧原子
→
方案
+
=
点燃
2H2
O2
2H2 O
+
通电
+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
+
→
硫原子
化学方程式
一、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例如: C+O2 CO2
2H2
O2
2H2 O
+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含义:
2H2
O2
2H2 O
+
点燃
微粒个数:
2
1
2
相对分子
质量:
反应物
生成物:
氢气和 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物质质量比:
32
36
4
36
4
32
:
:
每4份质量的氢气恰好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宏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2.微观:每2个过氧化氢分子在二氧化锰催化下恰好分解成2个水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
3.质量比:过氧化氢:水:氧气=68:36:32。
练习:2H2O2 2H2O+O2↑
68
32
36
化学反应:N2+3H2=2NH3
可用下列那副图表示
一定条件
+
=
一定条件
+
=
一定条件
氮原子
氢原子
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1.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判断正误
问题讨论
(1)P + O2 PO2
(2)P2 + O5 P2O5
(3)P + O2 P2O5
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与事实不符
任意改动氧气化学式,也与事实不符,应为O2,
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① “写” 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 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
③“注” 明化学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点燃、加热“Δ”、通电、催化剂等)
④“标”生成物的状态
考虑是否标明生成物状态:(气体用“↑”号、沉淀↓”号 表示)
前有气后有气,不标气;前有固后有固,不标固。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化学方程式中常见符号的含义
符号
+
﹦
△
↑
↓
意义
和、与
反应生成
加热
该生成物是气体
该生成物是沉淀
CO2
CaO
CaCO3
+
高温
C
+
2CO
CO2
高温
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注意不同符号的用法
固体
固体
固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注意不同符号的用法
FeSO 4
Fe
+
CuSO 4
Cu
+
CO2
+
Ca(OH)2
CaCO3
+
H2 O
不可溶
不可溶
难溶
沉淀白色
可溶
可溶
可溶
可溶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数字(称为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数目相等。
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H2O
H2
+
O2
点燃
2
2
最小公倍数法: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
方法: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既不相等又相对较多的元素,求出其最小公倍数。
重点掌握
Fe
Cl2
FeCl3
点燃
+
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是最简整数比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l + O2 Al2O3
(2) CuO + C Cu + CO2
(3) C2H2 + O2 H2O + CO2
(4) H2S + O2 S + H2O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课堂练习1
4 3 2
2 2
2 5 2 4
2 2 2
课堂练习2
1、铝+氧气 氧化铝
2、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3、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氧气
点燃
点燃
加热
4Al+3O2 2Al2O3
点燃
CH4+2O2 CO2+2H2O
点燃
2KMnO4 K2MnO4+MnO2+O2
△
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的方法:
一看化学式是否正确,物质是否真实存在;
二看反应能否进行(反应条件等);
三看配平,认真检查左右两边各原子个数 是否相等;
四看是否漏标、错标↑、↓和反应条件。
五、化学方程式的判断
(1)Mg + O2 MgO2
(4) 2KMnO4 K2MnO4+ MnO2+ O2
(3)Cu(OH)2 CuO ↓+ H2O
通电
Δ
点燃
(2) H2O H2↑+ O2↑
Δ
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错误
没有配平
不应该标生成物的状态
未标明气体的状态
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之处,说明原因
课堂练习3
左反右生一横线
配平以后加一线
等号上下注条件
箭头标气或沉淀
KClO3 KCl+ O2
2KClO3 2KCl+ 3O2
2 KClO3 2KCl+ 3 O2
MnO2
MnO2
△
△
2KClO3 2KCl+ 3O2
口诀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