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2的乘法口诀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2的乘法口诀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06 20: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渭南市实验小学 李建令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2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教材创设了“摆筷子”的情景,把2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放置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学具的具体操作,探索筷子的“双”数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会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发现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记住2的乘法口诀。
【学情分析】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用“小棒”代替“筷子”,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很容易建立起筷子“双”数与“根”数的对应关系。同时学生已经有了5的乘法口诀编制的经验,结合筷子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编制出2的乘法口诀,而且能够发现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牢记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筷子”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并熟记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1. 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发现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信封15个(每个信封中装有18根小棒)、表格条15个、
题单3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筷子“双数”与“根数”的对应关系。
1.出示校园图片和学校餐厅图片。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有一个漂亮的餐厅。在干净、整洁的餐桌上,摆着一个碗。
师问:碗上面放着什么?
生答:筷子。
师问:1双筷子有几根?
生答: 1双筷子有2根。
师问:2根。和哪个数字有关系?
生答:和2有关系.
师揭示课题:2的乘法口诀。
2.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问:你会使用筷子吗?
生答:会。
师问:吃饭前,你主动摆放过碗筷吗?饭后,你主动收拾过碗筷吗?
生答:是的。
师引导:我们要饭前饭后主动收拾碗筷,从小养成爱做家务的好习惯。
3. 给9个碗摆放筷子,需要筷子的根数。
出示9个碗的图片。
师问:有9个碗,给每个碗上面摆放一双筷子,需要几双?
生答:9双。
师引导: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给9个碗摆放筷子。(负责摆小棒的同学,摆一摆;负责填表格的同学,根据摆的小棒,填一填。) 
4.师生交流筷子“双数”与“根数”(想干什么?为了什么?)的对应关系。
出示表格图,引导学生说出对应的筷子根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给9个碗摆放筷子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筷子的“双”数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同时,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根据筷子图列出乘法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1.根据筷子图,列出对应的乘法算式。(出示筷子图)
师问:1双筷子表示几个2?一共几根?
生答:1个2. 一共2根.
师问: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生答:1×2=2或2×1=2.
师引导:我们写的时候,只用写一个乘法算式。
师板书:1×2=2
师问:2双筷子,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老师引导学生尝试写出乘法算式。
生写:2×2=4
师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2双筷子表示2个2,一共4根.
师问:3双、4双、5双、6双、7双、8双、9双筷子,各有多少根筷子?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生写。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老师巡视,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_个_, 一共几根?
2. 根据列出的乘法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出示筷子图)
师问:1×2=2 乘数是谁?等号后面的2的名称叫什么?
生答:乘数是1和2. 等号后面的2的名称叫积.
老师指出: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方法:
(1)编制口诀时,我们把乘数编在前半句,积编在后半句。为了使口诀念起来顺口,积不满十,就加上“得”字。积满了十, “得”字省略。
(2)编制口诀时,我们把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前,较大的数放在后。交换两个乘数的乘法算式,口诀是相同的。
师问: 1×2=2的乘法口诀怎样编?
生答:一二得二。
师板书:一二得二。
师问:2×2=4的乘法口诀怎样编?
生答:二二得四。
师问:说说编制方法?
生答:两个乘数2编在前半句,积是4编在后半句。
师问: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这些乘法算式的口诀是怎样编的?(出示筷子图ppt)
生写: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
老师巡视,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口诀表示_个_。
并引导学生辨析出现的错误。
【预设】
● 1×2=2   二一得二。
● 2×5=10   二五得十、 二五10。
3. 记忆口诀,发现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
(1)让学生读口诀。(拍手朗读)
(2)让学生背口诀。(闭上眼睛背)
(3)引导学生介绍自己记忆口诀的方法。
(4)引导学生发现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
【预设】
●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总比前一句的多2。
●知道了二五一十,再加一个2。,就知道了二六十二。
●每一句的乘法口诀,都表示用几个2相加。
●九句乘法口诀,最后一个字分别是二、四、六、八、十、二、四、六、八 。
【设计意图】根据筷子图,列出相对应的乘法算式,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根据乘法算式,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编制2的乘法口诀,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探索发现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基本练习,巩固口诀。
1. 出示点子图,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
(1)数一数,有几个点子。
(2)在脑子里列出乘法算式。
(3)说出乘法口诀。
2. 出示数线图,巩固2的乘法口诀。
师问:从0开始,一个箭头表示几个2?
生答:1个2.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乘法口诀。
3.  出示苹果树,口答乘法算式的结果。
 (1)先乘法算式的结果。
(2)再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点子图、数线图这一数学模型,以及口答苹果树上乘法算式的结果,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形象记忆2的乘法口诀。
四、拓展应用口诀。
1.根据一个盘中放了两个苹果的实物情境,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出示图片)
  一个盘子中有两个苹果,5个盘子中有多少个苹果?
2.补充条件,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一个盘子中有两个石榴,__个盘子中有多少个石榴? ( 先补充一个条件再解答)
3. 根据实物图片,提出与2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出示图片)
【预设】
●一辆自行车有两个轮子,9辆自行车有多少个轮子?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具体情境,有层次性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发展学生思维。
五、欣赏图片,了解生活中与2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生活现象。
1、一个路灯杆上有两块广告牌。
2、一个汤桶需要两个人抬。
3、一个门框里有两扇门。
4、一只蝴蝶有两个翅膀。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2的乘法口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习惯。
六、课堂总结。
1.在这节课中你的表现如何?
2.你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
七、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与2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2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