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6 21:4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名言欣赏: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
——普朗克
1.密度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2.在实验室测量物体的质量的器材是什么?
3.在实验室测量物体的体积的器材是什么?
如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温故知新:
李阿姨在路边捡了一条金灿灿的项链,她不知道这项链是不是金的,想让老师帮她鉴定一下。同学们,怎样鉴定这条项链是不是金的?你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办法?
可以根据金的密度与其他物质不同,测量项链的密度,看它是否与金的密度相等。
导入新课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会用特殊方法测物质的密度.
实验室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是用量筒或量杯。
目标导学一:量筒的使用
2.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
毫升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
1
mL,
2
mL,5
mL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思考
(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mL
100
mL
1
mL
3.量筒的读数方法
若液面是凹液面,视线应以凹液面底部为准
毫升
100ml
1ml
俯大、仰小、平正好
4.使用原则
(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3)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天平
砝码
量筒
石块
玻璃杯、水、盐水
细线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m
V
ρ=
目标导学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密度的测量:
ρ=m/v
需要测量的量:
①质量:m

体积V
①质量:m
天平(使用方法)
规则:
刻度尺
不规则:量筒(量杯/使用方法)

体积V
固体
①质量:m
天平烧杯

体积
V
:
量筒
液体
(1)实验讨论:
  以下方法测量的是哪部分盐水的质量?
这样测量有什么好处?
1.测量液体的密度
(2)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余

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
5
.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盐水的密度。
(3)
实验记录表格:
杯和液体的质量
m总/g
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m余/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m/g
量筒中液体体积
V/cm3
液体的密

ρ/kg·m-3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
2.测量固体的密度
小石块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将石块系住,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
ρ
m
=
V2
-
V1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数据的记录
60
80
20
50
2.5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注意:
①取水要适量,使小固体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
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小固体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
③所测固体既不吸水又不溶于水(如海绵、软木块、蔗糖块等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更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钠).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1:压入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
V=
V2-
V1
④ 根据公式    求出石蜡密度
3.密度测量的拓展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2:坠入法(配重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石蜡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属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1

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的总体积V2
,两次读数之差
V=
V2-
V1
④ 根据公式    求出石蜡密度
3.密度测量的拓展
方法三:埋沙法
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细沙,摇匀且使细沙表面平整,记下体积V1,放入固体后再摇晃量筒,使细沙埋住固体,且细沙表面平整,记下此时体积V2,则V固=V2-V1.
[想一想]如果固体溶于水或吸水,又该如何呢?
易溶物密度的测量
1.用其他的液体,如油代替水,测量排开油的体积.
2.可以用面粉、沙子之类小颗粒物品,测量排开面粉、沙子的体积.


①对于在水中会溶解的固体(如糖、盐等),我们还可以用薄薄的塑料膜将其紧紧包住后浸没水中;而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用其他液体代替水”,实际是采用了“饱和溶液法”
,但实验过程不能太长,否则会导致误差过大.
②有些固体会吸水,则应在表面做防水处理后再测量(例如涂上防水材料等),而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用面粉、沙子代替水”,实际是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总之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以找出解决的办法.
[想一想]如果没有量筒(杯),我们该怎么去测体积呢?
等效替代法测密度
例2
张磊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出他家中酱油的密度,但他没有量筒和烧杯,只有天平、带有盖子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请你与他一起来完成实验.(水的密度用ρ水来表示)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
②测出玻璃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1;③倒出瓶中的酱油,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装满水,并将瓶外部擦干,测出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酱油=
.
解析:已知空瓶的质量和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则酱油的质量:m酱油=m1-m,由
得,瓶子的容积:
,则酱油密度表达式:ρ酱油=
.
课堂小结
1、下列关于量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水面的凹面相平
B.用量筒不仅能测液体的体积,还可以间接测固体的体积
C.量筒一般以
mL作为计量单位
D.量程为0~200
mL的量筒比量程为0~100
mL的量筒测量结果更精确
检测目标
D
2、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不会溢出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最大测量值
D
检测目标
3、要想一次比较准确地用量筒量出120
g煤油,应选用下面哪一个量筒(ρ煤油=0.8×103
kg/m3)(  )
A.0~100
mL,5
mL
B.0~200
mL,2
mL
C.0~200
mL,5
mL
D.0~500
mL,5
mL
B
检测目标
4、李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A
检测目标
5、小明为了测盐水的密度,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⑤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⑥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误差最小的是(  )
A.①⑤②③④
B.⑤②③⑥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
B
检测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