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名言欣赏: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
——普朗克
导入新课
1.奥运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
2.不用尺量,如何得知一卷铜线的长度?
3.如何得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质量?
4.装满水的密封瓶子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导入新课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了解物质密度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
3.了解水的反常膨胀,会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①乒乓球不小心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你能让它恢复原状吗?
用热水烫
1.温度对物体密度的影响
目标导学一:密度与温度
1.你认为乒乓球变得完好的原因是什么?
2.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质量是否改变?
3.乒乓球内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
空气受热膨胀
不变
变小
由此可见,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影响。
②观察锥形瓶口绷紧的气球先后在冷水和热水中的形状变化。
【总结】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
密度变小。
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2.风的形成
风车王国--荷兰风光
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和密度与温度有关系.
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周围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补充,形成了风.
在我国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
3.水的反常膨胀
[想一想]为什么自来水管会被冻裂?
从密度公式
知,体积
.
不妨取质量1kg的水来计算,则水的体积
.
当水结成冰后,体积为
,可见,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了.
由此可知,水不简单地遵守一般物质遵循的“热胀冷缩”的规律.
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
温度高于4℃时,随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水的反常膨胀图象如图所示)
水的反常膨胀在冬天对水中生物有何意义吗?
4℃水的密度最大,因而在水的最下层,即最下层的水温最高。即使水面结冰后,水底温度仍为4℃,利于生物存活。
解:
答:水的体积为0.9m3
例:1m3的冰完全熔化成水,体积多大?
1.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2.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3.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总结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
目标导学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例
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从前面密度表,我们知道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但也有部分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如酒精和煤油,冰和蜡.
因此,为了准确地判断是哪种物质,除了利用密度外,当然还要结合物体的颜色、气味、透明度、是否燃烧、硬度等物理性质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想一想]当物体为空心时,由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来的密度比密度表上标明的密度要小,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求出的密度是物体的平均密度,而密度表上标明的密度是指物体在实心状况下的密度.
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
例: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铜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
(
ρ铜=7.9×103kg/m3
,ρ铝=2.7×103kg/m3
)
解:由题意可知铜铝体积相等。由
则m钢/ρ钢=m铝/ρ铝。
(ρ钢=7.9×10?kg/m?,ρ铝=2.7×10?kg/m?)
又m钢-m铝=104kg,解得m铝=54kg=54000g。
所以所需铝的质量是54000g。
鉴别物质的思路方法
1.先求出物质的密度。
2.查密度表确定。(此方法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真伪)
3.若不同物质的密度相等的情况下用其它方法来鉴别物质。如:气味,颜色,透明度,硬度,可燃性等等。
小结
材料与社会发展
商代后期用于蒸煮的青铜器——甗(yǎn)
沧州铁狮子
气凝胶
材料、能源、信息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
在新材料的开发过程中,材料的密度是科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1)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和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目标导学三: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分拣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等.
(3)在商业中鉴别牛奶浓度、酒的浓度.
很早的时候人们都知道用盐水选种
飞机的制做用合金,
产品包装用塑料泡沫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堂小结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一般物质:温度升高密度降低
水:反常膨胀
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变化最大,液体次之,固体最小
鉴别物质
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
方法:测密度并与密度表作比较
生活中的应用
可靠性:不完全可靠
1、在铺设铁轨时,两根铁轨的接头处一般要留有空隙,是为了( )
A.防止铁轨的热胀冷缩
B.减小铁轨的热胀冷缩程度
C.铁轨温度升高时可以自然膨胀,防止铁轨膨胀产生的破坏作用
D.防止铁轨温度降低时收缩产生的破坏作用
检测目标
C
2、在北方的冬天里,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目的是防止水管冻裂。造成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B
检测目标
3、一些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块
C
检测目标
4、飞机设计师在设计飞机时,总希望用较轻但硬度较大的材料,这里的“轻”是指(
)
A.密度小
B.质量小
C.体积小
D.以上物理量都要小
A
检测目标
5、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kg冰与1
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鉴别一个实心金属球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需测出它的密度即可作出准确判断
B
检测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