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九月份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1.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2.“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9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 A.蚩尤 B.炎帝 C.黄帝 D.大禹
3.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王权逐渐走向集中 D.开始实行分封制
4.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5.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田、、、和等不同形状,这些田字的形状特征可以用于研究(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均田制 D.郡县制
6.《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制定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 B.改善秦国不良的社会风俗习惯
C.沉重打击奴隶主旧贵族 D.遭到了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
7.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他”是( ) A.墨子 B.韩非 C.孟子 D.庄子
8.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砖文写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经学者推测为秦朝文物。该文物印证了秦朝( )
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B.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C.社会稳定,人民富裕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9.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中央集权制 D.世袭制
10.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11.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刘邦意在( )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 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材料说明了汉武帝( )
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 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儒家思想
13.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14.从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5.西晋傅咸赞美中国古代某项重大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该项发明是(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16.如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17.商鞅变法中提到:“户有二丁以上不分者,倍其赋”,该措施的目的是( )
A.践行“小国寡民”思想 B.扶植新兴地主成长
C.鼓励按军功授爵位 D.鼓励发展小农经济
18.《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
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
19.(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高一期中)《汉书·刘辅传》说到“中朝”一词,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解释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以下关于“中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皇亲国戚组成,是皇帝的咨询机构 B.取代了丞相的权力,权倾朝野
C.牵制“外朝”,削弱相权 D.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
20.有学者指出,周代的中央行政体制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只是建立在君主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体制,因此周代的国家政体,准确地说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可称为君主分封制。据此可推知,周代( )。
A.实行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 B.实现了统治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建立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民族国家 D.协调了中央权威和地方分权关系
二、非选择题
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的学术思想,起源是很早的。然其大为发展,则在春秋战国之世。诸家的学术,当分两方面观之:其(一)古代本有一种和宗教混合的哲学。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为各家所同本。其(二)则在社会及政治方面,自大同时代,降至小康,再降而入于乱世,都有很大的变迁。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学以救世。其中最有关系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墨家舍周而法夏。——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针对诸侯分裂势力,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把国家统一、政治集权上升到天地之道的高度,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国封土过大的社会顽疾。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摘编自李奎良《董仲舒关于社会制度设计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为“救世”提出的治国主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有关社会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影响。(6分)
(3)概述材料二与材料一所述思想之间的关系。(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相传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炎帝与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蚩尤是与炎黄同期的南方部落首领,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建立了夏朝。
3答案A
解析材料中商王将自己说成是“帝”神的嫡系子孙,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映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治特点,故A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周人把一些殷商遗民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以便监督和管理,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据图片可知,这些田字的形状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将土地划分成几块规整的小方块,形同井字,故选A项。
6答案C
解析商鞅变法出台的上述规定主要是为了沉重打击奴隶主旧贵族,促进社会转型,故C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和“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可以判断“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故选B项。
8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秦朝文物”及“海内皆臣”等信息印证了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和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史实。
9答案C
解析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10答案A
解析“汉承秦制”是指西汉建立以后,基本继承秦代的政治制度。秦朝创立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为代表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刺史制是汉代创立的地方监察制度,不符合题意,B、D两项错误;封国制不是秦朝创立的制度,C项排除。
11答案B
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吸取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的教训,通过既实行郡县制又实行分封制,意在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故B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充分说明了汉武帝重视对人才的选拔。
13答案B
解析“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表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是由于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14答案A
解析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在这一过程中造成了人口大量减少。
15答案B
解析材料“西晋傅咸”即可判断该发明在西晋之前,从“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可以看出与书写文章的材料有关,因此可以确定该项发明为造纸术,故答案为B项。因为指南针发明于宋、火药发明于东晋、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
16解析:从图中“石斧”“骨耜”可以看出是磨制的工具,因此可以推断处于新石器时代,B项正确。答案:B。
17 解析:D。从法令的内容看,不分家就加征赋税。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可以看出,这样就是要求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态。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史料研究。考古资料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并不一定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故排除A项;考古是认知历史的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故排除C项;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历史研究应该采用多方面的资料进行考证,综合研究以得出历史结论,故选B项。
19答案:C
解析:中朝并非由皇亲国戚组成,是中央决策机构,排除A项;没有取代丞相的权力,中朝位卑权重,但没有取代丞相的权力,排除B项;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皇帝任用身边的侍从和亲信为中朝,中朝的出现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C项;外朝沦为政令的执行机构,排除D项。
2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没有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故A项错误;周代也没有实现统治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秦朝建立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民族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分封制只是建立在君主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体制”反映了周代通过分封制协调中央权威和地方分权关系,故D项正确。
21.(1)方案:儒家德治、仁政”、礼法并施;墨家,兼爱、非攻;道家,无为而治;法家,法治。(2)指导思想:“大一统”思想。影响:为汉武帝所采纳,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巩固;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关系:董仲舒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思想,其在儒学的基础上,吸取了道家、法家等思想中有利于君主专制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