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上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七年上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9-22 23:11:28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三中 张宗玲
1.3.1 有理数的加法(1)
【问题1】在足球比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若红队进了4个球,失了2个球,则红队的净胜球数可以怎样表示?
思考: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情况?
第一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 + 0 -
+ (+)+(+) (0)+(+) (-)+(+)
0 (+)+(0) (0)+(0) (-)+(0)
- (+)+(-) (0)+(-) (-)+(-)
归纳:同号两个数相加,异号两个数相加,一个数与0相加.
【问题2】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向右运动5 m记作 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 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 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思考:
1.如果在数轴上用运动的方式表示出来,
怎样求出结果,并解释它的意义.
2.两个同号有理数相加应注意什么?
-1 0 1 2 3 4 5 6 7 8
(+5)+(+3)=8
5
3

8
1.向右走5米,再向右走3米,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多少米?
-8 -7 -6 -5 -4 -3 -2 -1 0 1
- 3
- 5
(-5)+(-3)=-8

-8
2.向左走5米,再向左走3米,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多少米?
【问题3】利用数轴,求以下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
(1)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物体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__m;
(2)先向右运动了3 m,再向左运动了 5 m,物体从起点向____运动了____m;
(3)先向左运动了3 m,再向右运动了
3 m,物体从起点向____运动了____m.
【问题4】你能从上述问题2和问题3发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两个有理数是如何
相加吗?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 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 计算:
(1)(-3)+(-9);
(2)(-4.7)+3.9;
(3) 0+(-7);
(4)(-9)+(+9).
例2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1)(+4)+(+3);(2)(-4)+(-3);
(3) (+4)+(-3);(4)(+3)+(-4);
(5)(+4)+(-4); (6)(-3)+0;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
(7)0+(+2); (8)0+0.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体会?
【问题5】
谢 谢!(共11张PPT)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三中 张宗玲
1.3.2 有理数的减法(1)
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1】某地一天的气温是 ,
那么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
是指最高气温为
最低气温为

温馨提示
温差是指最高
温度减最低温
度.
【问题2】请同学们观察温度计,看一看

高多少摄氏度?
(1)怎样理解

(2)想一想:
(3)观察(1),(2)两个等式得出的结果,你发现
了什么?从结果中能看出减 相当于加哪个数?
(4)思考:对于其他的数,这个猜想还成立吗?
.
【问题3】
换成
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思考:这些数减
的结果与它们加
的结果相同吗?
将上式中的
减去一个正数,还等于加上这个正
数的相反数吗?举例说明.
【问题4】
【问题5】计算:
从中又能有新的发现吗?
【问题6】你能用语言表述你的发现吗?
【问题7】你能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题 计算:
(2)
(3)
(4)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体会?还有什么疑惑?
【问题8】
教科书第25页习题1.3
 第3、4题.
作业:(共11张PPT)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三中 张宗玲
1.3.1 有理数的加法(2)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怎样叙述的?
(2)小学学过哪些加法运算律?
参与运算的是哪些数?
【问题1】
【问题2】计算并观察:



(1)比较以上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
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征?

(2)小学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
还适用吗?
(3)请你再换几个加数,试一试,
看一看所得的结果如何?
【问题3】
你能用精练的语言表述这一结论吗?
你能把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吗?
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
【问题4】计算并观察:
(1)两个式子的结果有什么关系?提出你的猜想.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2)再换几个数试一试,验证你的猜想是否还成立呢?
(3)请用精练的语言把你得到的结论概括出来.
(4)你能用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

【问题5】例1: 计算:
思考:
怎样进行计算?
并思考:
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练习计算:
(2)
(3)
(1)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归纳:
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
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
例2:
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下(单位:千克):
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
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
【问题6】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体会?你还有哪些疑惑?
谢 谢(共9张PPT)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2)
【问题1】思考:以前只有在a大于或等于b
时,我们会做减法
(如
).
(如
)吗?
1.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负数.
2.小数减大数,等于大数减小数
的相反数.
现在你会在a小于b时做减法
结论:
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什么数?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2】
2.叙述有理数的运算律.
3.叙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4.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问题3】例1 计算:
思考: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发现了什么呢?
引入了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
为加法运算.

归纳:
【问题4】计算:
(1)
(2)

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5】把下列式子写成省略加号的和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
【问题6】观察上面式子,你能发现简化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的形式,并读出来.
符号的规律吗?
例2 计算:
练习:
1.
2.
3.
例3 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
(1)
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
能凑整的数相结合;
同分母的数相结合.
方法归纳:
【问题7】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教科书第25页习题1.3第5题,第26页第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