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7 15: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24分)
1.
下面各个过程中经历的时间约为
秒的是
?
A.
人的眼睛眨一下
B.
人的心脏跳动一次
C.
人呼吸一次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2.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奔驰的骏马的运动
B.
划过夜空的流星运动
C.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植物开花结果
3.
小刚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
,这本书共有
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
B.
C.
D.
4.
如图所示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行星转动
B.
鲜花怒放
C.
骏马奔驰
D.
箭被射出
5.
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

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
A.
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较多
B.
两个滑轮组的总功相同
C.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
D.

做功的功率较小
6.
龟兔赛跑
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7.
以下不属于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是
?
A.
课前复习回顾新课学习需要的知识,尝试学习新课,进行勾划和记录
B.
课前做好身体、心理、物质准备,课堂专心倾听、主动合作、大胆展示
C.
及时练习并知道结果,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改正错题并分析原因
D.
课后立即完成作业,不能完成的等待第二天课堂上老师评讲
8.
下列速度单位换算关系书写正确的是
?
A.
千米

千米



B.
千米





C.
千米





D.
千米

千米




9.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
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
刻度线量起
B.
记录时,只要记下测量的数值,单位可以不写
C.
读数时,只要读到分度值就行,不要估读
D.
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10.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11.
小明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
,则这个物体可能是
?
A.
粉笔
B.
物理课本
C.
课桌
D.
教室黑板
12.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
“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0分)
13.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
?,我们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一个人步行速度约为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4.
某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的脉搏跳动次数为
次,由此,他计算出自己每次脉搏跳动的时间是
?秒。在回家乘电梯上楼时,他用脉搏作计时工具,测得从楼底到自己家楼层的脉搏跳动次数是
次,那么,该同学乘电梯所用时间大约为
?秒。
15.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
16.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是以
?
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
?
为参照物。
17.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
的长度是
?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22分)
18.
人的身体中藏有许多“尺”,你知道身上哪些部位的长度约为“
厘米”“
分米”或“
米”?说一说,并利用这些“尺”估测家中卧室的长度。
19.
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试着写出测量步骤。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44分)
20.
某原子的半径为
微米,地球的半径为
千米。地球半径是这种原子半径的多少倍?
21.
一辆长
米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
米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该大桥用了
分钟时间,求:
(1)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2)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
22.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
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映时间为
,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
。汽车制动后还需要继续向前滑行
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均的
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23.
小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节小马和爸爸坐火车坐轿车一起去探望。他们所坐火车长为
,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
,如图所示,小马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时间
。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求:
(1)这条隧道有多长?
(2)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3)坐轿车时,在限速
的某路段,小马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交警测得肇事轿车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
。查阅资料得知轿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的统计数据如表(注:反应距离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指踩下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停车距离指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它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
根据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到:在相同路况下,反应距离与速度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所以,为了安全,不要超速!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该肇事轿车
?(填“超速”、“不超速”)。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D
3.
D
【解析】书本纸张的张数为

张,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故D正确。
4.
B
【解析】行星转动、骏马奔驰、箭被射出都是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
鲜花怒放是植物的一个生长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5.
C
【解析】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由
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故A错误;
甲滑轮组由
段绳子承担物重(即
),所以

则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乙滑轮组由
段绳子承担物重(即
),所以

则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已知

大小相等,所以
,即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故C正确。
由A知两个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因为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甲滑轮组,所以由
可知,甲滑轮组做的总功较大,故B错误。
两物体上升速度相同,且
,由
可知,甲绳端移动速度大于乙绳端移动速度;拉力
相同,根据
可知,
做功的功率大。故D错误。
故选:C。
6.
D
【解析】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跑的快;
在兔子睡觉之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长,所以乌龟跑的快;
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的快。
7.
D
【解析】A选项,课前复习回顾新课学习需要的知识,尝试学习新课,进行勾划和记录,该习惯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B选项,课前做好身体、心理、物质准备,课堂专心倾听、主动合作、大胆展示,该习惯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C选项,及时练习并知道结果,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改正错题并分析原因,该习惯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D选项,课后立即完成作业,不能等到第二天课堂上老师的讲评,故错误,符合题意
8.
C
【解析】A错误、“
千米

”得到的单位不是米
秒;
B错误、“

秒”进率不正确;
C正确、“

秒”过程及进率正确;
D错误、“
千米

秒”得到的单位不存在。
9.
D
【解析】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的始端与
刻度线对齐,如果
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故A错误;
记录物理量测量结果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故B错误;
读取测量结果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错误;
读取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故D正确。
10.
A
【解析】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

C

D
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
C
12.
C
【解析】A、“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对接后,“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来说是静止的。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D错误,C正确。
第二部分
13.
快慢、
时间内人前进的路程是
【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表示人在
的时间内前进的路程是

14.

15.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等。
16.
青山;竹排
【解析】竹排相对于青山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为参照物;
两岸的青山相对于竹排的位置不断变化,则“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17.
第三部分
18.
手指甲宽约为
厘米;一拳宽约为
分米;左肩膀到右手中指指尖的距离约为
米;卧室长度只要数值合理均可。
19.
测量硬币的周长:
方法一:用绳子绕硬币一周,用刻度尺测出绳子长即为硬币周长;
方法二:在硬币上用刻度尺作两条弦,分别作它们的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有了圆心,就能用刻度尺测出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周长;
方法三:取两只三角板和刻度尺,就能用刻度尺测出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周长,采用如图所示:
方法四: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量出两点之间线段长度就是硬币周长。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很薄,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如下:
选取
张纸作为一个整体,测出其总厚度记为
,然后再用总厚度
除以纸的张数
,从而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第四部分
20.
21.
(1)
【解析】火车通过的路程
,,
火车的速度:

??????(2)
【解析】火车完全在桥上需要的路程


得:。
22.
(1)
【解析】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

??????(2)
若司机酒后驾车,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解析】由于反应时间

所以处于匀速运动时通过的路程
,,
所以
,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23.
(1)
【解析】

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2)
【解析】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


得:

??????(3)
正比
【解析】观察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的统计数据表可知,
汽车速度增大到原来速度的
倍,反应距离增大到
倍,所以在相同路况下,反应距离与速度成正比。
??????(4)
不超速
【解析】汽车速度增大到原来速度的
倍,制动距离增大到
倍,当制动距离为
时,,则
,此时速度是
,故该车没有超速。
第4页(共10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