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况,在电线杆上拉
两条钢筋来加固电线杆,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 )
A.稳定性 B.全等性
C.灵活性 D.对称性 (第1题)
2.下列描述不属于定义的是( )
A.由几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
B.锐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一种
C.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相接所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D.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如图,∠ACB>90°,AD⊥BC,BE⊥AC,CF⊥AB,△ABC中BC边上的高是线段( )
A.FC B.BE C.AD D.AE
(第3题) (第5题)
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所有的三角形都全等 B.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内错角相等 D.直角都相等
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BC上的两点,且BD=DE=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6.若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的长为7,另一条边的长为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8 B.15 C.18或15 D.无法确定
如图,AC⊥CD,AC=CD,∠B=∠E=90°,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A与∠D互为余角 B. ∠A=∠2
C. △ABC≌△CED D. ∠1=∠2 (第7题)
8.如果三角形的任一个内角不大于其他两个内角的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或直角三角形 B.钝角或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9.如图所示,△ABC≌△EFD,那么( )
A.AB=DE,AC=EF,BC=DF B.AB=DF,AC=DE,BC=EF
C.AB=EF,AC=DE,BC=DF D.AB=EF,AC=DF,BC=DE
(第9题) (第10题)
10.如图,用AAS直接判断△ACD≌△ABE,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A.∠ADC=∠AEB,∠C=∠B B.∠ADC=∠AEB,CD=BE
C.AC=AB,AD=AE D.AC=AB,∠C=∠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把“在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个锐角的比为2∶3,则其中较大的锐角为____________度.
13.已知△ABC≌△DEF,BC=EF=6厘米,△ABC的面积为9平方厘米,则EF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__厘米.
14.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2 cm,4cm,若第三边的长为其中一边长的2倍,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15.两个全等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为2,5,x,另一个为y,2,6,则x+y=____________.
16.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要说明∠A′O′B′=∠AOB,需要说明△O′D′C′≌△ODC,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____________.(写出全等的简写)
(第16题)
17.如图,D是△ABC中BC边延长线上的一点,DF⊥AB交AB于F,与AC交于E,已知∠A=46°,∠D=50°,则∠ACB=____________.
(第17题) (第18题)
18.如图,△ABC中,AB=AC=14 cm,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DBC的周长是24 cm,则BC=____________.
解答题(共66分)
19.(每小题5分,共10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若|a|=|b|,则a=b;
(2)若|a|<|b|,则a<b.
20.(本题10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大5 cm,AB=3 cm,求AC的长.
(第20题) (第21题) (第23题)
21.(本题12分)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AE=EC,CF∥AB.求证:AD=CF.
22.(本题1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满足∠A+∠B=2∠C.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其中的理由.
23.(本题14分)如图,△ABC中, 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与CE交于点O. 给出下列三个条件:
①∠EBO=∠DCO;②∠BEO=∠CDO;③BE=CD.
(1)上述三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形)
(2)选择第(1)小题中的一种情形,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参考答案:
一、1. A 2. B 3. C 4. D 5. C 6. C 7. D 8. A 9. C 10. B
二、11.在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如果一条线段是垂线段,那么这条线段最短 12. 54
13. 3 14. 10cm 15. 11 16. SSS 17. 94° 18. 10 cm
三、19.(1)假命题.
反例:a=-2,b=2,此时|a|=|b|,但a≠b.
(2)假命题.
反例:a=1,b=-2,此时|a|<|b|,但a>b.
20.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CD=BD.
因为△ADC的周长-△ABD的周长=5cm,所以AC-AB=5cm.
又因为AB=3cm,所以AC=8cm.
21.因为 CF∥AB,所以∠A=∠ECF.
又∠AED=∠CEF,AE=CE,所以△AED≌△CEF.
所以AD=CF.
22.△ABC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因为∠A+∠B+∠C=180°,∠A+∠B=2∠C,可得2∠C+∠C=180°,即3∠C=180°,所以∠C=60°.
又△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
23.(1)①③或②③都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
(2)在①③条件下,因为∠EBO=∠DCO,BE=CD,又∠BOE=∠COD(对顶角相等),所以△OBE≌△OCD(AAS).
所以OB=OC,所以∠OBC=∠OCB(等边对等角)
所以∠EBO+∠OBC=∠DCO+∠OCB,即∠ABC=∠ACB.
所以AB=AC(等角对等边),即△ABC是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