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的验算
教学设计
授课者:袁庄完小 时小雪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对减法进行验算。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能发现计算中错误并及时改正,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准备铺垫,引入课题
铺垫
课件出示下题。
看第一个算式,不用算,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102-48=54 102-54=()
48+54=() 54+48=()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引入
课件出示下题。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536+89= 168+207=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对加法进行验算。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对减法进行验算的方法。
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探索新知
教学例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提供的信息。
师:在算应找多少钱时,小明算得钱数和收银员算得钱数不一样,到底谁算得对呢?怎样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只要验算一下,就能看出谁算的对。
师:你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试一试。
自主探索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看谁算得对。
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检验方法,只要学生能提供合理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吸取别人好的检验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6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师: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减法的验算方法。
小组汇报,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用64+236,看得数是不是300.
用236+74,看得数是不是300.
用300-64,看得数是不是236.
用300-236,看得数是不是64.
归纳概括
师:谁能说一说验算减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哪些方法?
指名回答,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验算减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第二种是用差加减数(或减数加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教师强调: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7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验算的结果怎样。
巩固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7页“练一练”中的第2、3、4题。
第2题
先让学生估算,再计算。也可要求两道题(一道加法算式,一道减法算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7页“问题讨论”。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收获到了什么呢?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减法的验算
300-236=64
验算: 2 3 6
+ 6 4
3 0 0
6 4
+ 2 3 6
3 0 0
3 0 0
- 6 4
2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