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word版含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word版含部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07 07:0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食用的大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 ?
A. 胚根 B. 子叶 C. 胚乳 D. 胚芽

2. 下列叙述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特征不符的是 ?
A. 具有发达的根系 B.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 具有较大的叶片 D. 具有厚厚的角质层

3. 绿色开花植物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生在 ?
A. 花药中 B. 花粉管中 C. 花柱中 D. 胚珠中

4. 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时,需要不断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如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蒸腾作用进行 B. 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 促进有机物的吸收 D. 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5. 为治理春季杨柳飞絮造成的空气污染,园艺师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一种抑制剂,通过抑制花芽分化来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注入到树干的 ?
A. 输导组织 B. 营养组织 C. 保护组织 D. 分生组织

6.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丰富,煤主要是由古代 ?的形成的。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裸子植物

7. 下列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C. 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D.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都贮存在叶肉细胞内

8. 如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 、 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表示二氧化碳, 表示有机物 B. 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C. 甲有能量的储存,乙有能量的释放 D. 甲和乙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9. 下表是“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相关实验设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B. 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有活性的胚
C. 放入等量的纸巾和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
D. 甲丙两组实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

10. 下列有关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田间松土能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与呼吸作用无关
B. 用透气性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生存
C. 风干后的小麦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 零下低温有利于新鲜水果、蔬菜的保鲜

11. 小明同学将 粒玉米种子放在黑暗条件下使其萌发,得到了 株黄色的幼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不是玉米种子萌发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B.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
C. 幼苗在黑暗条件下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D. 幼苗呈黄色说明叶绿素合成可能需要光照

12. 玉米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B. 缺氮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C. 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D. 缺钾时,植株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13.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14. 下列哪种情况下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
A. 萌发的种子 B. 刚刚收获的种子
C. 低温储存的种子 D. 煮熟的种子

15.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 湿土和干土应该从不同的环境中获取
C. 该实验做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D. 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

16. 为研究不同品种蓝莓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观察了蓝莓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并测定了等量的不同品种蓝莓新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构②的细胞中叶绿体较多,对光合作用有利
B. 结构③是叶脉,其中含有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C. ④上的气孔开闭会影响蓝莓光合作用的强度
D. 适宜条件下,三种蓝莓中“美登”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

17. 黑藻是一种沉水植物,雄花成熟后脱离植株,浮至水面后很快开花、散粉;雌花的柱头上方中央处形成一个球形小气泡,气泡会产生向上的拉力将雌花拉至水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黑藻生活在水中,属于藻类
B. 雌花表面产生连续气泡,是黑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C. 花粉释放的精子进入子房的胚珠中,胚珠将发育成种子
D. 水面传粉比水下传粉的成功率高,因此水面的果实中种子数量较多

18. 如图是海桐花一天中各个时段蒸腾速率、叶温和气温的变化图。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蒸腾作用只发生在叶片上表皮
B. 间蒸腾速率下降,植物无法吸水
C. 间蒸腾作用有助于降低叶片温度
D. 蒸腾作用消耗了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不利于植物生长

1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是 ?
A. 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B. 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维管组织
C. 有根、叶、茎的分化
D. 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20. 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B. 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C. 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已接近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0分)
21. 借助网络收集葫芦藓的图片,探究葫芦藓的繁殖过程,归纳它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殊结构。

22. 如图中芽和枝条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芽中①发育成枝条中的 ?,②发育成 ?,③发育成 ?(填写字母)。
(2)芽和枝条的 ?和 ?中有分生组织(填序号)。

23.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 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 平方米,每天能够吸收 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 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 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 毫米/年,蒸腾量是 毫米/年。蒸腾作用大大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茎叶承接雨水,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资料二: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 ,而今天仅有 。
资料三: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1)碳 氧平衡是指 ?和 ?的相对平衡。植物通过 ?作用维持碳 氧平衡。
(2)资料三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 ?。
(3)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请结合资料谈谈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写出两条) ? 、 ?。
(4)请推测我国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是(写出 个即可) ?。
(5)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那么怎样保护植被呢?请写出两条合理的做法。 ?。

24. 如图甲是一所现代化的蔬菜温室大棚,乙是该温棚 小时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

(1)由图乙可以看出,从早上 点到傍晚 点,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逐渐 ?,其原因是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的 ?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大棚的夜间的温度越低,植物的 ?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蔬菜的产量就越高。
(2)由上述可知种植大棚蔬菜的原理是 ?。
A.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D.减弱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3)温室中部分蔬菜常常由于传粉不足而导致结实率低,你的解决办法是 ?。
(4)如表为某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数据统计。由表中数据可知,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 ?,说明水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25.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玻璃杯中的不同位置固定 张滤网,在每张滤网上放 粒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乙装置中的种子已切除胚),加入凉开水至中间的滤网(如图)。

请分析回答:
(1)小麦种子结构中, ?是新植物的幼体,由此作出的假设是:切除该结构,种子就不能萌发,用②和 ?两组进行对照可验证该假设。
(2)用①、②两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
(3)若① ⑥组中,只有第②组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4)每组用 粒种子,而不用 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的 ?。

26. 某研究机构对浏阳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调查。他们在大围山选择了 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根据所拍摄照片,这次调查发现了哺乳类 目 科 种,其中食肉目有 种:鸟类 目 科 种,其中雀形目有 种。调查还统计了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数,结果如表。

(1)本次调查能否记录下大围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
(2)本次调查统计的物种总数为 ?。鸟的种类在 ?(填植被类型)中最多。
(3)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植被通过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和 ?,是动物生存的基础。
(4)请将阔叶林中哺乳类的物种数转化为柱状图补充在图中。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C
3. D
【解析】由受精图:
可知:花药里面有花粉,花粉里面有精子,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这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有回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故选:D。
4. B
5. A
6. C
7. C
8. D
【解析】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水和二氧化碳,故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其中 表示二氧化碳, 表示有机物,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因此甲图中①代表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因此乙图中②表示线粒体,B正确;
C、甲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乙表示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的,甲和乙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9. D
【解析】A.甲和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甲中的种子绝大部分萌发,乙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甲和丁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甲中的种子绝大部分萌发,丁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A正确。
B.甲实验中,萌发率 ,还有 可能是种子自身条件导致不能萌发,故说明种子会萌发的内部条件是胚有活性,胚是完整,B正确。
C.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放入等量的纸巾和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C正确。
D.甲、丙两组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阳光,甲、丙组种子的萌发率相同,说明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D错误。
故选D。
10. B
【解析】A.给植物定期松土,有利于空气进入土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与生物的呼吸作用有关,错误。
B.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适于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细菌,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生存,正确。
C.风干后的小麦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只是呼吸作用较弱,错误。
D.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低温、适宜湿度、低氧,但是低温条件应选择零上低温条件,不能零下,否则会冻坏,错误。
故选B。
11. C
12. B
【解析】A.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A正确。
B.缺氮时,植株弱小,叶片发黄,B错误。
C.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C正确。
D.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褐色,D正确。故选B。
13. D
14. D
15. D
【解析】A.据图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水份,A错误;
B.为了保持变量唯一,湿土和干土应该从相同的环境中获取,B错误;
C.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减少误差,因此要多做几次实验计算平均值,C错误;
D.据图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水份,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D正确。
故选D。
16. D
17. A
18. C
【解析】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的下表皮,故A不符合题意; 间蒸腾速率下降,会使植物的吸水速度降低,并不是无法吸水,故B不符合题意;据图可知, 间蒸腾作用有助于降低叶片温度,故C符合题意;蒸腾作用消耗了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有利于植物生长,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 C
【解析】苔藓植物是一类高等植物,是植物进化中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形式,多生于阴湿环境,没有维管组织,植株矮小,有假根,但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以孢子生殖。
20. D
【解析】我国的森林面积 万公顷,占据了我国植被的主体,A正确;
土地沙漠化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B正确;
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C正确;
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只有 公顷,仅占世界评价水平的 ,D错误。
第二部分
21. 葫芦藓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繁殖,生活在潮湿环境,朔柄细长、朔齿弹出孢子都有助于孢子的传播,利于苔藓繁殖
【解析】葫芦藓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朔内的朔齿上,孢朔下的蒴柄细长,成熟时红色,孢朔前端有蒴帽,朔帽在孢子成熟时会脱落,里面的蒴齿就露在外面,在潮湿环境中朔齿能行干湿性伸缩运动,孢子借蒴齿的运动弹出,起到传播孢子的作用。朔柄细长、朔齿弹出孢子都有助于孢子的传播,利于苔藓繁殖。
22. (1) ;;
【解析】叶芽的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图中的 是叶,是由图中的①幼叶发育成的;②芽轴不断伸长发育成 茎;图中的 是侧芽,是由图中的③芽原基发育来的。
??????(2) ③;
【解析】图中的③芽原基、 侧芽中都有分生组织。③芽原基能形成侧芽, 侧芽出继续发育能形成新的枝条。
23. (1) 氧;二氧化碳;光合
【解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2) 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
【解析】如果人为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植被大量破坏,会使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致使草原生态系统无法恢复。
??????(3)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解析】以上资料可知,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可产生向上的拉力,促进水分向上运输。
??????(4) 乱砍乱伐
【解析】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所以我国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是乱砍乱伐。
??????(5) 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
【解析】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等。
24. (1) 减少;光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
??????(2) B
??????(3) 人工授粉
??????(4) 不同
25. (1) 胚;⑤
【解析】小麦种子结构中,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此作出的假设是:切除该结构,种子就不能萌发”,唯一不同的变量是胚,因此用②和⑤两组进行对照可验证该假设。
??????(2) 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吗
【解析】“用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吗?
??????(3)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以及完整的胚
【解析】①②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①③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②⑤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胚,因此“若① ⑥组中,只有第②组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以及完整的胚。
??????(4) 误差
【解析】 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每组用 粒种子,而不用 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的误差。
26. (1) 不能
??????(2) ;阔叶林
??????(3) 食物来源/有机物
??????(4) 补充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