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土地的誓言》精品教学课件:35页(超级实用精品)

文档属性

名称 (9)《土地的誓言》精品教学课件:35页(超级实用精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08 10:15:00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9课 土地的誓言
21世纪教育网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端木蕻良
创作背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现代作家,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笔名荃叶、罗旋、辛人、叶之琳、曹坪等。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作者简介:
与萧军、萧红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
以眷恋乡土的爱国情和粗犷的地方风格著称于世。
端木蕻良
炽痛
胸膛
喷涌
泛滥
白桦林
谰语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镐头
嗥鸣
山涧
斑斓
怪诞
丰饶
污秽
hòng
chì
táng
pēn
làn
huà
háo
jiàn
lán
dàn
ráo
huì
lán
gèn

lǒng
zhà měng
gǎo
生字注音:
1、请你说说课文题目《土地的誓言》的意思。
2、理清本文的结构,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
迅速浏览课文,解答以下问题:
4、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3、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请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1.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请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讨论明确:
2.概括课文内容
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思念故乡)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发出誓言)
理清本文的结构
明确作者的思路
回忆故乡、思念故乡(为何发出誓言)
为故乡战斗、牺牲(发出誓言)
第一段: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它在泛滥着的一种热情”
——对土地炽痛的热爱
2、“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对土地的眷恋怀念
3、“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故乡的召唤
具体分析:
第二段:
1、“土地是我的母亲......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难忘的故乡生活
2、“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污秽和耻辱”
——立下战斗的誓言
一、解析课文
1、作者在这段话中向我们展示了东北
哪些景物、事物?怎样形容的?
1.速读第一段第1、2层并思考:
2、概括作者笔下的东北留给人怎样的
印象特点?
3、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天、标直的
深夜嗥鸣的
山间脆响的
奔流似的
碧绿的
红布似的
金黄的
黑色的
松香味的
赤色的
白桦
蒙古狗
鞭声
马群
白桦林
高粱
豆粒
土地
煤块
足金
狂放开阔的大东北
色彩斑斓、物产丰富
的东北
幽远的
车铃
溜直大道上的
马儿
狐仙姑的
谰语
怪诞的
狂风
闲适而神秘的东北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己家乡怎样的情感?
对故乡优美景物的赞美
情感:
听到召唤
夜不能寐
渴望回去
2.离乡后作者的情形又如何呢?
3.我曾在这土地上怎样的生活过?
幸福的生活过,
难以忘怀她。
离别故土无尽的凄苦和无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这誓言是怎样的?怎样理解“污秽”
和“耻辱”?
为他而战斗到底,洗去她一切污秽和耻辱
污秽和耻辱:
日本侵略者侵占东三省,国土沦丧,东北三千万同胞受日寇摧残。
情感:
对日本侵略者的仇视与愤恨,
收复家园恢复国土的激情与信念。
对故乡优美景物的赞美
离别故土无尽的凄苦和无奈
收复家园恢复国土的激情与信念
6.小结:
7.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描绘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以及誓为故乡母亲而战斗牺牲的精神,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二、语言特点
读“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她低低地呼唤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一段,思考
作者把广大的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这是运用什么手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倾诉对象拟人化,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土地热爱、怀想和眷念。
{


感情平稳
直接,迫切
修辞手法:呼告
感情的变化
称呼:
行文中直呼文中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也就是对着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有什么好处?请举例说明。
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感情的冲击力。
修辞方法:
排比—— 连用“当我…”把各种有意味的事物组成一个个画面,电影似的展现关东大地的丰饶美丽,造成一种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比喻——“地层里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的血液” ,使“关东大地”有了生命有了感情,可以象人一样召唤我,激励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使感情愈发强烈。
呼告——“她”转为“你”的人称转换,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情感从平稳到激越,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语言总体特点:
倾诉似的语言,
激情洋溢,
真挚感人。
三、德育拓展
1、 谈谈你学了此文最想说什么。
2、从土地对人民对国家角度谈一谈你的认识。
... ... ... ...
过去,多少劳动者为土地而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悲壮斗争!因为土地不仅是我们的生命资源,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立自主的标志!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爱国
以“我为家乡喝彩”为题,写一篇仿写作文,描绘一下你的家乡,表达对它的情感,字数500字以上,写到作文本上。
《土地的誓言》视频歌曲(松花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