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 氧气 同步测试题
A卷(基础与提高)
(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氧气
B.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蔗糖水 C.75%的医用酒精 D.蒸馏水
3.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6.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7.近年来,安徽省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9.(6分)下列气体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存活了一段时间__________。
(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变软__________。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__________。
(5)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
(6)空气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___________。
10.(10分)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序号回答。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
(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
11.(8分)某同学对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是: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粉,点燃后伸入充满氧气且底部有较多量水的集气瓶中(如右图所示)。观察到实验现象后,立即将燃烧匙浸入瓶内水中。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硫在氧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水在该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12.(10分)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某探究小组用如图装置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但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什么(答出一条即可)?为什么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分别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3.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请参与以下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1)A装置是人教版教材设计的“测量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教材实验所需试剂是水和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实验前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将水面上方空间准确分为五等分,该操作中一定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
(2)小华用A装置测定的氧气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任答一点)。
(3)B装置也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实验原理用化学文字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
(4)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需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恢复到室温后读数即可计算出氧气含量,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任写一点)。
B卷(应用与拓展)
1.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下面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磷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铁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3.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考 答 案
A卷
1.D 2.D 3.B 4.A 5.B 6.B 7.B 8.A
9.(1)氧气 (2)水蒸气 (3)氮气 (4)二氧化碳 (5)氧气 (6)稀有气体
10.(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酒精+氧气二氧化铁+水 (1)(2) (1)(2)(3)
11.(1)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氧气二氧化硫 (2)灭火 吸收二氧化硫(或使反应停止,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2.(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即可验证 (2)氧气的浓度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3)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 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
13.(1)红磷 刻度尺 (2)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3)铜+氧气氧化铜 (4)使注射器内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
B卷
1.B 2.C 3.(1)气态 (2)沸点 有 (3)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