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07 21:2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高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
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2.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氢气燃烧
C.浓硫酸的稀释
D.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
3.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C.液态水汽化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4.“摇摇冰”是一种即冷即用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A.生石灰
B.固体硝酸铵
C.氯化钠
D.固体氢氧化钠
5.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N2(g)
+
O2(g)→2NO(g)-180.58kJ,若在标准状况下反应生成11.2LNO,则此过程中共
A.放出45.145kJ的热量
B.放出180.58kJ的热量
C.吸收45.145kJ的热量
D.吸收90.29kJ的热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定是吸热反应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2)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3)2H2(g)+O2(g)===2H2O(l) ΔH3=-571.6
kJ/mol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为
A.-488.3
kJ/mol
B.-244.15
kJ/mol
C.488.3
kJ/mol
D.244.15
kJ/mol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燃料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一定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
C.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吸热反应没有应用价值
9.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钠与水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与0.5molO2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H2的燃烧热
B.已知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岀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
aq)+CH3COOH(
ag)=
CH3
COONa(ag)+H2O(1)△H=-57.4
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D.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11.电解质电离要吸收热量,分别用40
g氢氧化钠和盐酸、醋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无法判断
12.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B.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
C.断开1molH﹣H键和1mol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1molH﹣Cl键所放出的能量
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二、推断题
13.X、Y、Z、W、R、P、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W
R
P
Q
原子半径/nm
0.154
0.074
0.099
0.075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5
+3
其他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1)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___。
(2)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R与Q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4)写出工业制取Y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
(5)反应3X2(g)+P2(g)2PX3(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是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②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原因是___(从能量说明)
14.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英文小写字母
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g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d、f
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比较
g、h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____________;
(3)d
的氢化物沸点高于
y
的氢化物沸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写出
f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
h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由元素
f、h
形成的物质X与由元素
x、z
形成的化合物
Y
可发生以下
反应:
①写出
M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
X
溶液与
Y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
1mol
e
的单质在足量
d2
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
255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
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__g。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已知: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2×10—3
kJ/(g·℃)
温度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5.9
25.9
25.9
29.8
3
26.4
26.2
26.3
30.4
②用上述实验数值计算中和热
kJ·mol-1(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③能引起中和热偏高的原因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16.50mL
1.0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铜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4)如果改用60mL
1.0mol·L-1盐酸跟50mL
1.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热为57.3kJ·mol-1)。
(4)该同学每次分别取0.50mol·L-1
50mL
NaOH溶液和0.50mol·L-1
30mL硫酸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定中和热ΔH=-53.5kJ·mol-1,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0.5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HCl的中和热数值相比,________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三次平行操作测得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平均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差t2-t1分别为①2.2
℃ ②2.4
℃ ③3.4
℃,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________
℃。
四、计算题
18.已知①C4H10(g)=C4H8(g)+H2(g)  ΔH1
②C4H10(g)+
O2(g)=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O2(g)=H2O(g)
ΔH3=-242
kJ·mol-1
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
kJ·mol-1。
19.计算题:(必需写出计算过程)
(1)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0mol/L
①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
②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蒸气各0.20mol,试求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____
(2)利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是火箭发射常用的反应之一。已知:N2(g)+2O2(g)=2NO2(g)
△H1=+67.2kJ/mol,N2H4(g)+O2(g)=N2(g)+2H2O(l)
△H2=-534kJ/mol,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需写出过程)____
20.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种同素异形体A、B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s)+O2(g)═CO2(g)△H=﹣393.51
kJ·mol-1;B(s)+O2(g)═CO2(g)△H=﹣395.41
kJ·mol-1则两种同素异形体中较稳定的是(填“A”或“B”)______。
(2)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1
mol
N和3
mol
H生成1
mol
NH3(g)是_______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由mol
N2(g)和mol
H2(g)生成1
mol
NH3(g)过程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___
kJ能量。(用图中字母表示,②同)
②mol
N2(g)和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NH3(l)的△H
=
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H2和Cl2反应制HCl,各键能为:H﹣H:436
kJ·mol-1,Cl﹣Cl:243
kJ·mol-1,H﹣Cl:431
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C
6.B
7.A
8.D
9.B
10.D
11.B
12.D
13.同位素
2Na+2H2O=2NaOH+H2↑
3H++Al(OH)3=Al3++3H2O
Cl
b、c
SiO2+2CSi+2CO↑
放热
不影响
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
14.第3周期第ⅥA族
O2->Al3+
H2SO4H2O中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Al(OH)3+3H+=Al3++3H2O
2Na(s)+O2(g)Na2O2(s)
15.(10分)

5.0

(1)H2SO4(aq)+NaOH(aq)===
Na2SO4(aq)+H2O(l)ΔH=-57.3
kJ·mol-1
或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2)①4.0;②53.76;③B
16.
减少热量散失
不能
铜导热,会使热量散失
偏低
增加
生成H2O量增多
不变
因为中和热指的是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17.温度计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H+(aq)+OH-(aq)H2O(l)
ΔH=-57.3kJ/mol
b
A
偏小
HCl
CH3COOH是弱酸,只少部分电离,发生电离时要吸热
2.3
18.+123
19.0.25
c(HI)=0.008mol/L,c(H2)=0.016mol/L;C(I2)=0.016mol/L;
2N2H4(g)+
2NO2(g)=3N2(g)+4H2O(l)
△H=-1135.2kJ/mol
20.A
释放
释放
b-a
△H
=
-(b+c-a)kJ·mol-1
H2(g)+Cl2(g)=2HCl(g)
△H=-183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