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第三节比热容(热量的计算)同步练习
含答案
基础在线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1.一杯水,温度由30℃加热到50℃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加热到7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
(
)
A.Q1>Q2
B.
Q1C.Q1=Q2
D.无法判断
2.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把铜块放入水中后它们之间(
)
A.不发生热传递
B.热量由水传给铜
C.温度由铜传给水
D.热量由铜传给水
3.将质量是0.5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J/(kg·℃)]
(
)
A.4.2×104J
B.1.26×104J
C.8.4×104J
D.8.4×107J
4.小字找来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各一杯,已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1.用电热器各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
A.2:1
B.3:2
C.3:4
D.3:1
5.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初温为20℃,质量是1kg的水吸收2.1×105J热量后温度将升到_______℃
6.一杯质量为1kg温度为25℃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如图所示,则此时水温为_______℃;若不考虑水的蒸发,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J.[c水=4.2×103J/(kg.℃)
知识点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7.2kg
80℃的热水与4kg
20℃的冷水混合,如不计热损失,则热水放出热量Q放与冷水吸收热量Q吸的关系为
(
)
A.Q放>Q吸
B.Q放C.Q放=Q吸
D.无法判断
8.一根质量为4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是600℃若它的温度降低到100℃,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J.若这些热量全部用于加热100g常温的水,则水温将升高_______℃(结果保留整数)[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9.把一质量为500g,温度为71℃的铁块投入质量为1kg,温度为20℃的煤油中,热传递(不计热量损失)结束后,铁块和煤油的共同温度是_______℃.[c铁=0.46×103J/(kg·℃),c煤油
2.1×103J/(kg·℃)]
能力在线
10.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铁(
)
A.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B.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1.初温相等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让它们立即接触,则
(
)
A.热量从甲传到乙
B.热量从乙传到甲
C.甲、乙之间没有热传递的发生
D.温度从甲传到乙
1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A.5.04×103J
B.4.2×105J
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3.有质量、温度均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将甲投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下降5℃,将甲取出,再把乙投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5℃,若热量和水的损失不计,则(
)
A.甲的比热容较大
B.乙的比热容较大
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质量相同的两球,已知甲球的比热容是乙球比热容的2倍,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吸收热量的2倍,那么甲球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1:2
B.1:1
C.2:1
D.1:4
15.(2019·株洲)用一台电取暖器给有50kg空气的房间加热.通电后取暖器的电热元件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一段时间后室温升高了5℃,则空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设空气的比热容为1.0×103J/(kg·℃)]
16.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g、初温是24℃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则该金属球的比热容是_______J/(kg·℃).查阅书中常见比热容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
17.质量为80kg的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排汗0.7kg,假如汗水均从身上蒸发掉而没有流掉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_______
约_______
℃,内能改变了_______
J.(人体主要成分是水,可认为人的比热容和水的相等,每千克汗水汽化所需吸收的热量为2.4×106J)
拓展在线
18.质量为0.5kg的铝壶中盛满5kg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要把这壶水烧开,至少需吸收1.05×106J的热量.求水的初温是多少?[C铝
0.88×103J/(kg·℃)]
答案
C
B
C
D
4.2×103
改变
70
75
2.1×105
C
920
2
25
A
A
C
B
D
热传递
2.5×105
0.46×103
钢、铁
下降
5
1.68×106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