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化学 授课教师: 班级:9(1)
课题:化学方程式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判断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学式;
2.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微粒没有改变;
3.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初步的配平);
4. 在化学方程式基础上,掌握有关简单计算。
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 知识回顾、案例分析、讲练结合
课 型 复习课 课时数:2 课时 备课形式:
集体备课
教 学 过 程(个人) 个性设计
【导入】 到现在为止,大家接触过许多化学实验,在做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实验、铁钉的缓慢氧化、稀盐酸与铁钉反应……的时候,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整个化学变化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变化,他们存在什么样的微妙关系呢?从化学围观的角度又如何来探究?研究这样的问题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本节内容的复习。
【中考考什么】——质量守恒
1.内容:
____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
2.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没有改变,_____没有增减,_____也没有变化。
【中考考什么】——质量守恒的意义
“五个不变”,“两个肯定变”,“两个可能变”
五个不变?
两个肯定变?
两个可能变?
宏观?
(1)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
(2)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元素化合价
微观?
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种类
【中考考什么】——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_______来表示_________的式子。
2.意义: (1)质的方面: 表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量的方面: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_______;
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微粒_______。
如反应2H2O2 2H2O+O2↑表示的意义为:
①宏观
a.质的方面:过氧化氢在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___和_____。
b.量的方面:每_____质量的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_____质量的水和_____质量的氧气。
②微观
每________________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书写原则
(1)要以_________为基础。(2)要遵守_________定律。
4.书写步骤:
写 配 等 标 查
【中考考什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步骤及格式:
设 写 标 列 求 答
【中考怎么考】
1. 质量守恒的意义
【典例1】(苏州中考)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 g CH4完全燃烧生成8 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2. 化学式的推断
【典例2】(河北中考)“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的温度可高达1300 °C,反应的化学式为2X+13O2===8CO2+10H2O,
燃料X的化学式是( )
A.C3H8 B.C4H10 C.CH3OH D.C2H5OH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典例3】(肇庆中考)安全火柴梗头及火柴盒侧面
的物质如右图所示,当两者摩擦时,生热点燃红磷
而使火柴梗着火。
按要求填空:
①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红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是 反应。
4. 质量守恒的验证
【典例4】(泸州中考)在如图的装置中,当两种
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指针向
右偏转。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典例5】(绵阳中考)有资料表明,氧化铜对氯酸钾(KCl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现将2.4 g CuO与W 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不再产生气体后,残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W g。然后将固体溶于21.3 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4 g。(注:不考虑每步实验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生成O2的质量;
(3)求所得滤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中考这么练】
1. X + 3O2 === 2CO2 + 2H2O,X的化学式为 .
2. I2O5 + 5CO === I2 + 5X,X的化学式为 .
3.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4. 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7g,加入到盛有58.1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64.9g。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书 设计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
1. 内容:
2. 微观解释:
3. 意义:
化学方程式
1. 内容:
2. 意义:
3. 书写原则:
4. 书写步骤:
5.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