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在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中最重要的是( )
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故B正确;A、C两项仅有利于对地方的控制,D项强调对思想的钳制,排除。
2.汉武帝时期,设置河西四郡,使天山南北地区和内地连为一体的前提是( )
A.打败匈奴 B.联合突厥
C.对抗契丹 D.击退女真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时期,三次反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使天山南北地区和内地连为一体,加强了中央集权,A正确。突厥是唐朝边疆的少数民族,排除B。契丹、女真是宋朝时期边疆的少数民族,排除C、D。
3.在7世纪的中国,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从宫廷传播开来,广泛地流行于城市居民中。如男子头戴豹皮帽,妇女穿波斯风格的窄袖紧身服,一些贵族甚至在城市里搭起了突厥人的帐篷。这一现象( A )
A.得益于开明开放的政策 B.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C.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 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7世纪的中国即唐朝,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形成风气,说明唐朝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这得益于唐朝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A正确;近代以后中国人逐步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景象,并非反映社会风气不好,排除C;D表述太绝对,错误。
4.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一些带有中亚、西亚流行图案的丝织品;中国清代生产的珐琅瓷器中描绘了圣母像。这说明( )
A.中国古代各民族联系密切
B.中国古代开明的对外政策
C.适应了对外贸易的要求
D.手工业技术精湛
【答案】C
【解析】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应国外客户要求,加工出口手工业品的情况。中亚、西亚流行的图案以及圣母像都不是针对本国市场,而是针对出口制造的,故选C项。A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唐代元稹《估客乐》诗载:“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据此可以判断出当时( )
A.商帮活动范围广泛 B.市场不受地点限制
C.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D.民族经济往来频繁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党项马”“吐蕃鹦”等各民族商品都在长安城销售,由此可以判断出唐朝各民族经济往来频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商帮兴起是在明清时期;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城中东西市”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市场受到地点限制;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代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往来,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
6.公元630年,唐太宗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对东突厥降众的处置问题。会议气氛热烈,文武大臣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后唐太宗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意见。唐统治者这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了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放弃“贵中华,贱夷狄”的思想,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表明民族政策是比较开明的,故B项正确。
7. 在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中,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这带来的影响有
①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②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③增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 ④造成官僚队伍的膨胀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送“岁币”有利于边境安定,促进了贸易往来,但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故①②正确,C项符合题意;送“岁币”有利于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交往,官僚队伍膨胀与“岁币”无关,故③④错误,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8.《明会典》记载:“西番,古吐番地。元时为郡县,洪武初因其旧职。于是乌思藏番僧有阐教王、阐化王、辅教王、赞善王统化番民。又有护教王、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凡七王,俱赐银印,令比岁或间岁朝贡。”这反映的是明朝( )
A.对西藏僧俗首领采取的进京朝贡模式
B.对奴儿干都司所采取的定期巡视规制
C.对乌思藏恢复和扩大了双边贸易关系
D.对蒙古基层首领定制了进京朝贡模式
【答案】A
【解析】“阐化王、辅教王、赞善王”“护教王、大乘法王、大宝法王”是明廷封授给西藏地区僧俗首领的称号,“令比岁或间岁朝贡”指进京朝贡模式,A正确;“乌思藏”是明朝对藏族地区的称呼,奴儿干都司是在东北地区,排除B;“恢复和扩大了双边贸易关系”材料未体现,排除C;题干内容是关于西藏的,而非蒙古,排除D。
9.明太祖曾“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交通外香私易货物,故严禁之。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相看,治以罪。” 据此可知,明朝当时实施的对外政策是( )
A.海禁政策 B.自由贸易 C.重农抑商 D.对外开放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交通外香私易货物,故严禁之。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相看,治以罪”体现的是明朝的海禁政策,故A正确;自由贸易和对外开放不符合史实,故BD错误;重农抑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
10.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一些带有中亚、西亚流行图案的丝织品;中国清代生产的珐琅瓷器中描绘了圣母像。这说明( )
A.中国古代各民族联系密切 B.中国古代开明的对外政策
C.适应了对外贸易的要求 D.手工业技术精湛
【答案】C
【解析】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应国外客户要求,加工出口手工业品的情况。中亚、西亚流行的图案以及圣母像都不是针对本国市场,而是针对出口制造的,故选C项。
11. 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
A. 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 B. 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C. 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 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传播了东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选项B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丝绸之路是商路,并未拓展汉朝的统治区域,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12.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A. 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B. 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C. 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 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
【答案】A
【解析】
““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说明明朝对外关系是依靠朝贡贸易进行,故A项正确;朝贡贸易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故B项错误;C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亦无从体现,排除;D项“双方地位的平等”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1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狩二年,武帝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破匈奴,匈奴的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四万人来降,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两郡。从那时开始了河西长城的建筑。
——罗哲文《长城》
材料二:《新唐书?地理志》说:“举唐之盛时,开元、天宝之际,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所谓“西过之”就是指唐朝营西域的范围超出了汉代。不仅如此,唐朝还在西域设置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巩固和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也为后代管理边疆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所以说唐代对西域的经营,应该是7、8世纪西域史的最重要的内容。
——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
材料三:清朝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相继平息了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整个新疆地区被置于清王朝的统一行政管理之下。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实施军府制度,设置伊犁将军和各参赞大臣等中央派出官员,在汉族聚居地方实行州县制,在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主要生活区域实行札萨克制,而在广大维吾尔族聚居区则继续实行伯克制度。鸦片战争后,随着新疆内外形势的变化,伯克制度的废除成为必然趋势。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废除新疆的伯克制度。
——整编自杨亚雄《论清政府对新疆维吾尔地区伯克制度的政策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在西域地区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对西域地区来说有何意义?(6分)
(2)材料二中的“一套比较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西域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对新疆地区实行行政管理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废除新疆伯克制度的时代背景。(6)
【答案】(1)措施: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争;设置郡县等行政机构加强管理;修筑河西长城。意义:有利于抵御匈奴的侵扰;有利于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有利于促进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安西都护府,羁縻州府等。唐朝高僧玄奘经过西域到天竺取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特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时代背景:西方列强企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阿古柏率领军队侵占新疆地区;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解析】(1)措施:根据“武帝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破匈奴”得出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争;根据“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两郡”得出设置郡县等行政机构加强管理;根据“开始了河西长城的建筑”得出修筑河西长城。意义:可从抵御匈奴的侵扰、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分析回答。
(2)根据所学得出安西都护府,羁縻州府等。地位:西域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可以结合玄奘西游取经,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来说明。
(3)特征:根据“在汉族聚居地方实行州县制,……而在广大维吾尔族聚居区则继续实行伯克制度”“清政府正式宣布废除新疆的伯克制度”得出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时代背景:根据所学,可从西方列强企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阿古柏率领军队侵占新疆地区、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等分析总结。
1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朝宣政院“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与中书省等同为四大中央政府机构。官吏铨选、机务处理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经过中书省。遇吐蕃有重大问题,则派设行宣政院前往该地处理。
清初统治者高度重视蒙古事务,入关前便设立理藩院专司其事。入关以后,随着边疆各地与内地和中央政府关系的加强,回部、番部(藏族)事务,及与俄罗斯、廊尔喀的外交事务也划归理藩院管理。理藩院级同六部,设尚书、侍郎各官。理藩院的设置及其工作,帮助清朝实现了对东北、北方、西北、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避免了明代曾经出现的边疆战争不绝、动荡不宁、各族叛附不定的局面,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元宣政院和清理藩院在政治地位和职权范围方面的异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宣政院和理藩院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
答案:(1)相同点:都是法定的中央机构;都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不同点:宣政院与中书省同级,理藩院与六部同级;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理藩院管理部分外交事务;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理藩院管辖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事务。
(2)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交流、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加强了大一统的国家观念。
解析:(1)相同点:结合材料“元朝宣政院‘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与中书省等同为四大中央政府机构”及材料“理藩院级同六部”可知元宣政院和清理藩院都是法定的中央机构;元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与吐蕃地区军民之政,清理藩院管理回部、番部(藏族)事务,及与俄罗斯、廊尔喀的外交事务,因而两者都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不同点:由材料“元朝宣政院‘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与中书省等同为四大中央政府机构”及材料“理藩院级同六部”可知在机构级别上,宣政院与中书省同级,理藩院与六部同级;由材料中元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与吐蕃地区军民之政,清理藩院管理回部、番部(藏族)事务,及与俄罗斯、廊尔喀的外交事务,可知在职责与管理事务方面不同。(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宣政院和理藩院的设立,都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边境地区民族事务的重视,其设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交流、交往与交融,同时也有利于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等回答。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