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内容全解
咸阳城东楼
许 浑
一上 高城 万里 愁,蒹葭杨柳 似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荻芦杨柳丛生,好似
汀 洲①。溪②云初 起 日
(家乡)水中的小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边上,夕阳已经
沉 阁, 山雨欲 来 风 满楼。
落慈福寺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鸟 下 绿芜③ 秦苑 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
行人④莫问 当年 事⑤, 故 国
间。行人不要问当年秦、汉灭亡的往事,都城依旧,
东来 渭 水 流。
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①[汀洲]水中的小洲。
②[溪]这里指咸阳城南的溪。下文的“阁”指城西的慈福寺。
③[芜]丛生的杂草。
④[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⑤[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理解默写
1. 《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常被后人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的诗句是: , 。
2. 《咸阳城东楼》一诗中以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 。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内容全解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 别 亦难,东风①无力 百花 残② 。
相见太难离别更困难,春风不再、百花凋零,更加使人
春蚕 到死丝③方尽, 蜡炬④ 成灰 泪⑤始干。
伤感。春蚕吐丝至死丝才吐尽,蜡烛烧成灰蜡泪才滴干。
晓 镜但 愁云鬓改⑥, 夜 吟 应觉 月光寒 。
晨照明镜只担心容颜变老,夜半吟诗又担心寒气侵袭。
蓬山⑦此去无多路, 青鸟⑧殷勤 为 探看。
(好在)蓬山距此没有多远,(拜托)青鸟殷勤地替我去探望。
①[东风]春风。
②[残]凋零。
③[丝]这里与“思”字谐音。
④[蜡炬]蜡烛。
⑤[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油,称为“蜡泪”。
⑥[云鬓改]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
⑦[蓬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⑧[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理解默写
1. 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中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渲染离情,极写伤别沉痛心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 。
2. 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 。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内容全解
行香子
秦 观
树绕 村庄, 水 满陂塘①。 倚 东风, 豪 兴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着春风,带着豪兴我
徜 徉②。小园几许③,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
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
菜花 黄。
菜花金黄。
远远 围墙,隐隐 茅堂。 飏④ 青旗⑤,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屋。青色的酒幌在风中飞扬,
流水 桥 旁。偶然乘 兴,步过东 冈。
小桥依偎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正莺儿啼,燕儿 舞,蝶儿 忙 。
(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①[陂(bēi)塘]池塘。
②[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③[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
④[飏(yáng)]飞扬,飘扬。
⑤[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理解默写
1. 《行香子》一词中写景色彩简单鲜明又写出农家本色的句子是: , , 。
2.《行香子》一词中颇似辛弃疾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的句子是: , , ,
。
有桃花红 李花白 菜花黄
远远围墙 隐隐茅堂 飏青旗
流水桥旁
内容全解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 不识① 愁 滋味,爱 上层楼②。爱 上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
层楼,为赋 新词 强③ 说愁。
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竭力说愁。
而今识尽④ 愁 滋味, 欲说 还 休⑤。欲说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
还 休, 却道“天凉 好个 秋”!
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①[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②[层楼]高楼。
③[强(qiǎng)]竭力,极力。
④[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⑤[欲说还(huán)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休,停止。
理解默写
1. 后人常用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
, 来表示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也常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
2.《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 ,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却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