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8 09: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一、课程标准及分析】
课标内容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局限性。
课标分析
根据课标,识记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对于中国社会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阅读相关史料,把握三元里抗英的斗争事迹的性质与历史意义;概述以林则徐、魏源、徐继畲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出的诸多努力,探讨其认识的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在该专题中的地位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专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第一课,上承第四单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强化,下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融入工业文明。自此,以“中华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和“华夏儿女的救亡图”存为两条主线的近代史由此展开,既有贯穿中国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
(二)本课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一共三个子目,分别是“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一目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中外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状况对比,即战争爆发的深刻历史大背景(根本原因);第二目意在说明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大致经过、战败的结果与影响;最后一目则体现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出的诸多努力。以全球史观作为认识鸦片战争的立意,以文明史观的画卷作为解读历史的视角,以民族复兴范式为灵魂,对三目内容进行整合,是本课的高度所在。(教材内容框架见下图)
1825625146685
-4635521526522771106985中:君主专制;自然经济;闭关锁国;装备落后
中:君主专制;自然经济;闭关锁国;装备落后

-56642014414516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16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2898140123825根本原因: 农业文明VS工业文明
根本原因: 农业文明VS工业文明
6477034290“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因---原因)
“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因---原因)
2246630257175外:君主立宪;工业革命;对外扩张;船坚炮利
外:君主立宪;工业革命;对外扩张;船坚炮利

1825625127635220980060960第一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林则徐禁烟”
基本过程
战争结果: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
基本过程
战争结果: 《北京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林则徐禁烟”
基本过程
战争结果: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
基本过程
战争结果: 《北京条约》
30162591440“两次鸦片战争”
(冲击---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
(冲击---影响)

197231095250
4513580625729045135806257290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影响1)
1724025283845
林则徐 《四洲志》
233680254000“师夷长技以制夷”
(应---应对)
“师夷长技以制夷”
(应---应对)

魏源 《海国图志》
徐继畲 《瀛寰志略》
4513580625729045135806257290
197167536195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 (影响2)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本学期前四个专题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有初步的了解,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对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应该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同时,学生也逐渐了解历史学习的特点,思维较为活跃,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现实型”转变,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历史。这些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去学习这一课。
2.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鸦片战争的大致过程已经学习过,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这里就不必设为重点。但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影响与应对,学生知之不多,且并未形成全球史观的系统知识,缺乏全面把握的能力和理性认识。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运用地图、故事、表格等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
3.从本课开始,即进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这一段历史既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国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高中学生血气方刚,较为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以五大核心素养为据、结合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根据史料,讨论战争爆发前中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差异,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提高自身历史解释的能力。
2.在把握林则徐禁烟、“亚罗号”事件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能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相互关系。
3.结合战争形势图,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制作年表,增强自身的时空观念。
4.根据图片、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概括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三元里抗英事件的性质与意义,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5.参照课本,能够将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的主要功绩梳理成直观表格,感受伟人心志,培养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识记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
2.结合史料,讨论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
3. 概述广州三元里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4. 认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局限性。
(二)教学难点
1.梳理中英战前各方面的差异状况,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1840年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从全球史观出发,多层次看待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法:
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演示法
2.学法:
听课法、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记忆法、练习法
3.教具:
黑板、多媒体、地图
【七、教学过程】
(分为两课时,见下页)
课时1:
文明的冲突与帝国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与大致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在开始这节课的学习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
[PPT展示]:
老师:同学们知道图上的这位着清朝官服的人是谁吗?
学生:林则徐
老师:这位同学非常聪明!图片所示正是矗立在美国纽约东百老汇大街上的林则徐铜像,这也是在美国都市除孔子雕像外的唯一一位中国人的雕像。我们知道,林则徐不过是清朝衰微时期的一名重臣。何以对西方有如此独特的感召力,以至于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为他塑铜像、建广场甚至在2005年干脆将东百老汇街命名为“林则徐街”了呢?
学生:虎门销烟。
老师:不错,看来这位同学预习很到位。那么,林则徐为何要销毁鸦片呢?这场禁烟运动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虎门销烟所处的时代环境。
[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广场铜像拉近林则徐与同学们的距离,从而引发共鸣。而通过一系列的问句启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课程讲述。
一、从和谈失败到以武相逼---两大文明的碰撞
(一)三跪九拜还是单膝下跪?---小礼仪折射出的大外交
[PPT展示]:
老师:这张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呢?
学生:上单元学过,马戛尔尼使华
老师:不错,美国总统小亚当斯(1767-1848)敏锐地指出, 鸦片战争的真正起因,不是鸦片而是叩头...回溯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两国在三跪九拜还是单膝下跪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同学们能概括出中英外交方针有何差别呢?
学生:闭关锁国与对外扩张。
老师:非常不错。因而我们说两国的小礼仪上的不同其实暗含着外交理念的不同。[设计意图]:通过联系上专题所学知识(马嘎尔尼使华),以礼仪的切入点来加深学生对于中英不同外交理念的认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
[PPT展示]:
[过渡]:正如图所示,19世纪的中国逐步走向故步自封的境地,不知危险将至;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纷纷加入了对外扩张的阵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需要进一步对比其不同的政治、经济状况了。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的对比,增强直观感受。与此同时,引发学生对两国在同一历史时期采取截然相反的外交政策产生疑问,自然过渡到中英政治、经济对比。
(二)九五之尊还是权力象征---小法案反映出的大政治
[讲述]:如图所示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画像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的《权利法案》,通过这一法案,实现了权力中心由女王到议会的转变。那么反观中国呢?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
[PPT展示]:
学生:中国还是君主专制,而英国已经进入君主立宪制的阶段。
老师:概括的很好,不同的政体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利益,因而政体的选择根本上是取决于本国的经济状况的,那么19世纪中叶的中英经济模式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我们先来阅读两则材料。
[设计意图]:鉴于新教材的学习顺序,应注意到学生尚未学到关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内容,通过《权利法案》的简要概述,有助于帮助其理解中外政治的本质差异。
(三)小农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小植物引发的大历史
1.茶叶,英国人就好这一杯
[PPT展示]:
材料一: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以茶为伴抚慰良宵,以茶为伴迎接晨曦
——塞缪尔·约翰逊
材料二:1760-1764年间,英国从中国输出的茶叶共值银806 242两,占其从中国输出商品总值的91.9%。 ?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学生:茶叶在英国很畅销。
老师:非常好,请坐。事实上19世纪中国的茶叶、生丝都在英国占有很大的市场,但是,工业革命后英国销往中国的棉纺织品是否一样受到欢迎呢?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材料二。
[PPT展示]:
材料三: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老师: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以上的对话,这说明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排斥下,英国商品是不受欢迎的。无利可图的英国人开始动起了歪脑筋:我们喜欢中国的茶叶,那什么东西也能让中国人如痴如醉呢?
学生:鸦片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材料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中英贸易逆差的真相,培养分析与解读史料的能力。
[过渡]:这位同学很聪明啊。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时期英国是如何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又输入了多少?
2.鸦片,中国人就好这一口
[讲述]:左图,是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建立于1600年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控制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殖民机构。垄断中英贸易。为了让同学们更明确的了解英国鸦片贸易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老师做了一张英每年输入鸦片的数量图表。同学们有什么发现么?
[PPT展示]
学生:鸦片输入数量逐年增长。
老师:很好,请坐。那么同学们认为鸦片的大量输入对中国有何影响呢?
学生a:白银外流
学生b:腐蚀军队
学生c:统治阶层受贿包庇鸦片贸易
[设计意图]:选择既有推动性又带有冲突性的两大关键商品中国茶叶和印度鸦片,利用小物种推动大历史的鲜活史实和数据图表,突破了传统教学平铺直叙缺乏历史细节的缺陷。
[过渡]:同学们概括的十分全面,既然鸦片贸易对中国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3.虎门禁烟,却点燃战争销烟
[讲述]: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同学们如何看待这场禁烟运动呢?
[PPT展示]
学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老师:这位同学论述的很好,我想,正因为林则徐的英勇气概和不畏强权的精神才使他在西方人眼中赢得了尊重,赢得了矗立于美国纽约的资格。
[设计意图]:通过对虎门销烟事件的评价,感受伟人心智,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过渡]:当虎门海滩烟云滚滚时,一丝战云也隐隐浮起。义律将中国禁烟情况报告给英国政府,认为中国侵犯了英国的权益,提议英国出兵中国。他的建议被英国政府所采纳,随后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老师:讲到这里,同学们想想: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中英之间还会燃起战争的销烟吗?请同学们两两为一组,讨论两分钟,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学案展示]
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发展状况对比表(两大文明的冲突)
中国
英国
政治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经济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手工生产
资本主义经济、机器大生产
军事
冷热兵器混用时代
火器时代
外交
闭关锁国
世界扩张
战争根本原因
英国争夺市场与原料(必然性)
战争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偶然性)
学生a:会爆发,因为中英不同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必然引起冲突。
学生b: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急需市场和原料场地。
老师:事实上鸦片战争正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一场较量,其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材料。而虎门销烟不过是发动战争的噱头罢了。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对战争爆发前中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差异再次进行梳理,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提高自身历史解释的能力。
二、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两大帝国的博弈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粗观过程,探败因
老师:请同学们观察《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介绍鸦片战争两个阶段的大致经过。(教师操纵电脑显示路线)
[PPT展示]
动态《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1)过程
①1840.6---1841.5:攻广州、陷定海、逼南京
学生a: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1840年8月,英舰队北上天津大沽口,英军提出割地、赔款、通商要求,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②1841.6---1842.8:占香港、进吴淞、至南京
学生b:第二阶段:1841年1—6月,英军攻占香港岛;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从广东海面北上南京。以中国失败告终
[设计意图]:结合战争形势图,学生梳理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与此同时,增强自身的时空观念。
[过渡]:根据同学们系统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战争是以中国失败为结局的,那么同学们是否想过:英国长途奔袭,大清以逸待劳,何以是这样的结局?
(2)败因
[讲述]事实上,鸦片战争的发动是英国强势的先进的工业文明全球殖民扩张中的一环,鸦片战争的战败是中国落后守成的农业文明受到激烈碰撞后难以维护正义和独立的一种必然结果。何以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看学者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PPT展示]
材料一:“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军队总人数 80 万,英国远征军 18000人。鸦片战争,清军伤亡 4600 人(死 3300 人);英军伤亡 401 人(死 59 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十一人,正一品到从三品。英军无一名高级将领死亡。
———摘编自田秉锷《大国无兵》
学生:军队腐化堕落,清政府的腐败软弱致使中国失去了赢得战争的机会。
老师:说的很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场战争是“蒸汽”的胜利,这背后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巨大优势。君主专制政体下,不可能动员全民抗战,政权的利益大于国家利益,这是晚清一败再败、虽胜犹败的根源。这也表明封建政体已无法有效维护国家民族利益,革故鼎新已成为时代使命。
[设计意图]: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探讨清政府败因,结合学者对历史问题的研究成果,开阔学生看待历史问题的眼界。
[过渡]:作为战败国,清政府于1842年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是什么呢?
学生:《南京条约》
[PPT展示]
细读条约,析影响
(1)条约内容
老师:《南京条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请同学来概括一下《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危害,完成表格。
[PPT展示]
老师:同学们,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亿港元”,并用巧记法归纳如下:
①“五”是指五个通商口岸
②“亿”是指英商进口关税需商议协定。
③“港”是指割香港岛。
④“元”是指赔款2100万银元。
[设计意图]:运用图表与“巧记法”帮助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进行快速梳理,增强学生直观印象。
[过渡]:同学们概括的非常全面,那么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战争影响
[PPT展示]
China has been conquered by a woman
——1843.英国海军上尉宾汉 《英军在华作战记》
“中国被一个女子征服了!”。没有人有足够的勇气否认中国已经俯伏在英国女王的脚下!
老师:材料为什么说中国已经伏在英国女王脚下?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底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我请同学简要分析一下。
学生a:签订《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关税自主权、财政权
学生b: 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在1843、1844又签订《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老师: 两位同学说的都非常不错。老师来概括一下,在中英关系中,英国人在1793年跪求乾隆没有得到的东西,在1842年通过战争一条不少地得到了。只不过,此前,是我们不肯给他们平等;此后,是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除此之外,这场战争使得清政府的本质暴露无遗,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多国开始表现出中国蠢蠢欲动的态势,1844年的签订就反映了这一点。总而言之,中国的社会性质也由此从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开始变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PPT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中英、中外两个角度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把握重点。
[过渡]:同学们再看看《南京条约》,英国是否达到了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合法化的要求啊?如果你是英国驻华公使,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故技重施,发动一场战争。
老师:那么这次,他又在哪个鸡蛋里挑到骨头了呢?我们来看一张图片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战争爆发:两个原因
[PPT展示]
同学们知道这张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吗?
学生:亚罗号事件。
[设计意图]: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回答的很好,那这位同学,你给大家讲述一下亚罗号事件的大致情况吧。
学生:1856年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埔。“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该船曾在香港注册。10月8日当“亚罗号”悬挂英国国旗停靠在广州城外时,中国官兵登上该船,声称要搜寻一个臭名远扬的海盗,据称这名海盗就在船上,混乱中英国国旗被扯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于10月12日强烈抗议中国方面侮辱英国国旗,并不经英国领事的许可拘捕船员。他要求释放全部12名水手并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严词否认当时船上有张挂任何国旗。在事件发生之前,"亚罗号"的登记业已过期。巴夏礼认为叶名琛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在相持良久之后,叶名琛于22日放回了12名船员,但巴夏里断然拒绝接受。
老师:讲得已经非常生动和详细了,非常感谢,请坐。我们知道“亚罗号”事件不过是英国再一次发动战争的借口,其根源还是在于“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述“亚罗号”事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也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故事性。由老师总结,揭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历史学习框架。
[过渡]:由于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作第二次鸦片战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这场战争的具体经过如何?
2.战争过程: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856---1858
[PPT展示]
老师:请同学们根据地图,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致经过
学生: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签订《天津条约》。
老师:请坐,梳理的很有条理。尽管签订了《天津条约》,但是英法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还犯下了什么罪行呢?不知道同学们最近是否关注了一则新闻
[PPT展示]
老师:素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其中的藏品当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何以中国人自己的“宝贝”要花重金买回呢?
学生:英法联军曾抢劫、火烧圆明园。
[设计意图]:通过新鲜的热点新闻引起学生思考,让历史的光芒照亮现在,古今呼应,自然过渡到战争第二阶段的讲述。
[过渡]:这位同学历史知识储备不错,那么,英法联军为何会火烧圆明园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战争第二阶段的学习。
(2)第二阶段:1859---1860
[讲述]:在签订《天津条约》次年,英国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台,遭到清军反击,英军损失很大。如图正是英法联军进犯京津的形势图。
[PPT展示]
老师: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法联军于1860.10对圆明园进行了焚毁、洗劫。在此之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那么,这次签订的条约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
3.战争结果:三个条约
[PPT展示]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讲述]:通过两个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大量权益,除此之外,还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甚至恭亲王奕?被要求向英国女王行“叩头之礼”,这不免让我们感慨历史的“戏剧性”。
[PPT展示]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时,英国使节要求恭亲王奕?向英国女王画像叩头,报复当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你、阿美士德所受的羞辱。
---晚晴汪康年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与材料展示,直观的对比鸦片战争带来的巨大危害,激发学生爱国求强的意识。
[过渡]:但事实上,俄国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获利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同学们先来观察《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PPT展示]
学生: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老师: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瑷珲条约》,俄国抢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设计意图]:以地图的方式罗列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知,对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与危害加深印象。
[课堂小结]:同学们,从1840年到1860年,垂垂老矣的清政府经历了两个十年,失掉了两场战争,签订了两大条约,在巨变的背后实质上是两大文明的较量,战争的失败实质上也反映了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历史必然趋势。那么,同学们是否想过:鸦片战争本身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仅是民族危机的加深吗,或许没那么简单。如何认识178年前开始的两场战争,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178年后的我们将以何种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设计意图]:以“两个十年”、“两场战争”、“两个条约” 、“两大文明”核心词梳理本课所学,再一次强调了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与结果。联系现实,深化主旨,“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呼之欲出。
[课堂检测]:
[PPT展示]
老师:1840-1860的两次战争,在不同的文化体系有不同的名称,大体有四种叫法,如屏幕所示。同学们针对这四种称呼,两人一组进行讨论,完成PPT上的表格,畅所欲言。
学生a组:……
学生b组:……
学生c组:……
教师总结后以表格方式呈现合理评价:
[PPT展示]:
[设计意图]: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畅所欲言,锻炼学生历史思辨能力。通过四种战争的不同称呼对学生课堂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较为新颖。
[作业布置]:《作业本》23-27页;预习书本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部分
【八、板书设计】
课时2
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6课第二课时,在开始这节课的学习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
[PPT展示]
571506477000”
老师:这是英国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的著作《鸦片战争:毒品、梦想与中国的涅槃》,书中认为中英双方都从鸦片战争得到收获。有些同学纳闷了,对于英国,鸦片战争确实让其“收获不小”,这不难理解。关于鸦片战争之于中国的影响甚至是某种角度上的“收获”,我们应怎样解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进入今天课程的学习《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史学界的最新成果引起学生对于鸦片战争的重新认识,继而导出新课。
[过渡]:当然,老师并没有否认鸦片战争带来的最大方面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那么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一、从主权独立到“半殖半封”----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的“界碑”:历史的转折
[PPT展示]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老师:陈旭麓先生将鸦片战争比作“界碑”,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是何用意呢?
学生a:鸦片战争是区别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界碑”,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过渡]:这位同学概括的十分准确,那么老师想问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呢?我们来看第二则材料。
(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改变
[PPT展示]
材料二:国威自此(指《南京条约》)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道光朝官员董宗远
学生:材料说明鸦片战争爆发后,国家危难加深,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从独立主权的大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老师:这位同学看问题很深入,从最根本的说,正是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我们才称其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刚刚这位同学提到“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为何说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来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学案展示]
老师:同学们完成的速度非常快,看来刚刚有很认真的参与课堂学习与讨论哦。结合条约的具体内容,想想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于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有何影响?可以从经济、政治角度切入。
学生a:经济上,通商口岸开放、关税的协定等使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冲击了中国自然经济。但顽固的自然经济仍然作为中国经济的主体而存在。
学生b:政治上,割地使得中国主权受侵犯。但国家在形式上仍抱保有主权。
老师:同学们能辩证的回答历史问题,很好,请坐。老师再来概括一下这一概
所谓“半殖民”:形式上独立,却受外国资本主义压迫;而所谓“半封建”:既
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主要表现在政治:部分丧失主权;经
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文化:西学东渐)
1475105176530[PPT展示]
171450011430“半殖民”:形式上独立,却受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0“半殖民”:形式上独立,却受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半殖民地半封建”
173355036195“半封建”:既保留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0“半封建”:既保留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设计意图]:高中生的抽象理解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把握需结合具体史实进行描述,较为清晰。
[过渡]:同学们试想,既然社会性质变了,那么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学生:变了)。很好,那么战争爆发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是什么了呢?在讲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
(三)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PPT展示]
老师:ppt上展示的是谢缵泰 所作的《时局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自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瓜分中国形势日益加剧,这就反映了什么与什么之间的矛盾呢?
学生:中外民族矛盾。
老师:很好,请坐。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外民族矛盾作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存在的同时,同学们还需注意当时的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君主专制体制尚未在中国解体,原先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依然存在,只不过作为次要矛盾存在罢了。
1951355173355
[PPT展示]
23241009525“主要矛盾”:中外民族矛盾
0“主要矛盾”:中外民族矛盾
2324100314325“次要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
0“次要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设计意图]:通过《时局图》的展示形象的表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局势的不容乐观,引导学生得出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运用框架图的建构系统的说明,培养其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主次要问题的判断。
[过渡]:而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社会革命任务的改变。
(四)中国社会革命任务的转变:反侵略反封建
2543175228600决定
00决定
19050285750“主要矛盾”:中外民族矛盾
0“主要矛盾”:中外民族矛盾
[PPT展示]
2543175150495
3171825-1905“主要任务”:反侵略
0“主要任务”:反侵略
2590800177165决定
00决定
19050281940“次要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
0“次要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
254317510858531718253810“次要任务”:反封建主义
0“次要任务”:反封建主义
[设计意图]:通过流程图的展示,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内在逻辑,也便于理解与记忆。
[总结]: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经历了“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的深刻变化,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被“生拉硬拽”的迈入了近代史。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中国的普通民众与有识之士又做出了怎样的对策呢? 我们先来一起朗读一首诗,去看看深处危机下的“中国人”。
二、从封闭腐朽到“睁眼看世界”----民族觉醒的深入
(一)“小老百姓们”的抗争史
[PPT展示]
诗/贵谷子
羊城仰风景,
南国多碧煦。
毓灵望越秀,
舒卷松涛前。
振臂举雷霆,
记载史记中。
英雄斗争地,
俯慕三元里。
老师:同学们看出来诗中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了吗?
学生:“三元里抗英”
老师:非常好,请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历史,感怀危机下中国“小老百姓们”的满腔热血。
[设计意图]:以诗歌引出对三元里的叙述,课程流畅自然。
1.三元里抗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PPT展示]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岗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与夷决战……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段材料,结合书本用两分钟的时间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学案展示]
三元里抗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英 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
“三元里抗英”小卡片
时间:1841年5月
双方:英军与三元里人民
冲突原因: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过程: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随后,三元里群众包围四方炮台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当时恰逢倾盆大雨,英军枪炮皆哑,民众乘势猛攻。英军增援部队到达后,才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
结果:英军撤出虎门时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中国人民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
影响: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分析史料,查找书本关键信息制作历史小卡片,培养其自主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在老师的总结下梳理“三元里抗英”这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历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老师:我刚刚看到有些同学把“影响”这一栏空着。为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张图片。
[PPT展示]

老师:图一,这是三元里抗英人民所用的“三星令旗”,既然使用了令旗,我们可以看出这场抗英斗争具备什么特点啊?
学生:大规模。
老师:不错,不然,三五个人也不需要令旗。对不对?那么图二,其实是三元里人民的讨英檄文。我们来请坐在第一排的男生为我们读一下,你有没有感受到什么?
学生:读完之后,我觉得字里行间都是不畏强暴的英勇斗志。
老师:很好,请坐。综合以上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自此,近代历史上就开始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事迹,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也是如此。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对学生难点进行循序渐进的细致分析,帮助其把握三元里抗争的性质与意义,加深理解。
2.各地民众自发抵抗侵略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PPT展示]
“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 ---恩格斯
[讲述]:这是恩格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各地民众自发抵抗侵略军的评价,事实上,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程度不一的反抗。特别是为外国雇佣的港澳工人纷纷返乡,参与斗争;在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以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人民反抗斗争的身影。可见,民众觉醒意识有所提高。
[过渡]:普通老百姓尚且如此,那清政府上层人士又是如何应对中国这一历史巨变的呢?
(二)“官僚士大夫们”的觉醒历程
1.清朝高层的腐朽
[PPT展示]
道光在扬威将军的折子上,问了一个问题:“该女王(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年甫二十二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王?有无匹配?其夫名何人,在该国现居何职?”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老师:道光帝一连三问,问出了大国已逝的悲哀,问出了清政府统治阶级高层的腐朽与封闭,问出了“有识之士”的辛酸。“天朝”真的要崩溃了吗?好在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中还有这样一群愿意“睁开眼看看世界”的人。
[设计意图]:以材料佐证清政府统治阶级高层的思想封闭与落后,引发学生“何人救国”的思考。
2.有识之士的探索
(1)林则徐与《四洲志》
[PPT展示]
老师:PPT上展示的时中国人民邮政在林则徐诞生200周年时发行的八分邮票,关于林则徐,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我们已经讲述了其“虎门销烟”的英勇斗争事迹,那么除此之外,他还做了那些事呢?我请同学来讲一讲。
学生a:做事实事求是,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翻译人员。
学生b:收集有关西洋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成《四洲志》。
老师:两位同学都讲的不错,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作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林则徐本人也因此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见其功绩之大、影响之远。
[设计意图]:师生交流概括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主要表现,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生成性。
[过渡]: 如前所述,道光帝认为“虎门销烟”带来的鸦片战争给国家和人民招致灾祸,于是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林则徐被贬后,将《四洲志》交给了他的朋友魏源。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魏源是“何许人也”?
(2)魏源与《海国图志》
[PPT展示]
魏源(1794.4.23-1857.3.26),汉族,湖南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老师:了解了魏源的生平后,我们再来谈谈他的著作《海国图志》。事实上,《海国图志》是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的。请同学们阅读书本99页,完成PPT上的表格。
《海国图志》
地位: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百科全书”
内容:记录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
影响:
在书中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对中国的民族觉醒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
远扬海外,对于周边地区与民族的近代化发展产生较大作用。
[设计意图]:在介绍魏源生平的基础上,以图表方式对《海国图志》进行系统梳理,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学生: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老师: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这个问题魏源在书中已经有所解答。我们来看他是怎么说的。
[PPT展示]
《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老师:读了以上这段话,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所谓“师夷” 主要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并改革兵制,开展正常的对外贸易、兴办实业以及对西方采取宽容开放、兼收并蓄的态度。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在魏源看来,“师夷”是手段,“制夷”才是目的。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具有思想上的前瞻性。那么它又带了怎样的影响呢?
[PPT展示]
“这是近代中国最具远见卓识的救国思想之一,开创了近代倡导改革、引进西方器物和思想的新风尚,成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中的思想先导和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声。” ---魏源思想研究者陈晓飞教授
学生:在书中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推动了中国的民族觉醒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不错,事实上,魏源的主张在后期为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使得中国开始向着近现代化不断迈进。这些内容,我们在之后的课程学习中都会有所体现。尽管《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未引起较大的反响,但却一度畅销日本。可见其对于周边地区与民族的近代化发展产生较大影响。PPT上展示的就是日本青年争相翻阅《海国图志》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国内影响与国际影响两个方面阐释《海国图志》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中日对待此书的态度、两个民族今后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深刻思考。
[过渡]: 对于林则徐、魏源,同学们在初中就有所接触,大体了解;那么书中还提到了第三位“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他是谁啊?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
(3)徐继畲与《瀛寰志略》
[PPT展示]
[讲述]:上图所示是美国华盛顿纪念碑,有同学想,这不是讲中国近代史吗?给我们看什么碑啊?这是一座很高的方尖碑,但就在这个大碑邻近有块小石碑,上面刻着,‘米利坚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些话并非出自美国人,而是由福建巡抚徐继畬所写。美国第四十二任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他重提这一事件,并将这一历史事件作为“150年前美中两国关系沟通的见证”。而题写此碑的徐继畲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位“睁眼向洋”的中国人。
老师:同学们知道他创作了哪一部书对推动中国近代化成就显著呢?
学生:《瀛寰志略》
老师:不错,我请位同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学生:介绍了80多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经济文化。
老师:好的,请坐。《瀛寰志略》作为中国少有的较早的内容丰富、叙述完备的世界地理志,其意义不言而喻。老师在屏幕上展现了书籍的部分内容,同学们足以一窥其细致精美程度。
[PPT展示]
[课堂小结]: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无疑带给了中华民族以苦难与伤痛,中国也开始在殖民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但与此同时,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国的有识之士也开始走向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康庄大道”,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此伊始。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中国近代史是以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为主线交织的历史,鸦片战争在带来了中国的殖民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正如蓝诗玲所言:“(通过鸦片战争)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从而接受历史,而非将它变成一个简单的道德故事。”这对于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现代化也提供了一些思考。如何主动的顺应甚至是引领世界历史潮流,怎样成为下一个林则徐、魏源、徐继畲呢,新时代的任务已经压在了同学们的肩上,你们感受到了吗?
[设计意图]:点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殖民化与现代化。提炼现代史的两条主线: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民族觉醒。通过课堂总结串联课堂所学,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网络。 与此同时,将近代化与现代化联系,古今相因,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复兴民族的历史决心。
[课堂检测]:
1.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使中国革命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D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2. 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老师(先进行难题分析、核心词的提示与讲解,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如有学生回答错误,则应再次强调知识的易错点)
[设计意图]:课堂测验有助于掌握学生把握与否,与此同时,帮助学生通过错题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布置]:《作业本》30-34页;预习下一课
【八、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