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导课 ●明标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课程标准
考情分析
命题特点
1.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2.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17年/4分:
①对温度感知;②吸热现象判断;
18年/7分:
①沸腾条件;②理解熔点和沸点;③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区别;
19年/4分:
①认识人工降雨;②熔化和凝固图像;
1.选择题
2.填空题
导课 ●明标
复习目标:
1.知道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2.会判断六种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并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理解晶体、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条件(重点)。
4.会区分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及图像,并理解熔点高低的含义(难点)。
建构知识:
自主 ●探究
温度
测量
摄氏温度
温度计使用
体温计特点
温度计
变化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师生●展评
学生展示: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1.什么叫温度?常用温度计的
原理是什么?
师生●展评
学生展示: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2.物质有哪几种状态?不同的
物态变化名称叫什么?
师生●展评
1.护士用体温计测量病人体温前,总要用力甩体温计,使水银返回玻璃泡内。若使用体温计测得发烧患者体温为38℃,不甩体温计直接又测另一正常体温的人和发烧39℃患者,则体温计示数分别为 ℃和 ℃。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38
39
缩口 液柱只能自动升不能自动降
师生●展评
3.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凝固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沸点比水的沸点 .(两空均填“高”或“低”)。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低
高
(1) 凝固点越高,越易凝固;
(2) 熔点越低,越易熔化;
(3) 沸点越低,越易沸腾。
A
B
熔
化
凝固
温度
冰
铁
下雪后,为使雪快速熔化,通常撒一些融雪盐,这是为了使升高还是降低雪的熔点,原因?
师生●展评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19菏泽)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l)图 甲中A 、B 、C 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
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l 标准大气压;
B
左
99
小于
师生●展评
我展示!
我补充!
我纠错!
我质疑!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
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
化名称)形成的。
停止加热
液化
1.“白气”都是小水珠
2.都是温度比较高的水
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归纳 ●堂测
盘点归纳:
固态(冰)
液态(水)
气态(水蒸气)
熔化
汽化
升华
吸热
液化
凝固
凝华
放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