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8 11: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40130010744200《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标要求
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认识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了解儒、佛、道的思想特点及社会地位的变化,
通过鉴赏和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了解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变化特征,认识社会变迁对艺术的影响作用
梳理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并通过材料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认识到传统思想对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
总结文化新成就,并认识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成就的表现
难点:三国至隋唐五代思想文化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条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于佛教徒的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是的。但是佛经里面是没有禁止吃肉的,直到现在,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以及除中国的大乘佛教之外的佛教徒都是允许吃肉食的。而中国佛教禁止吃肉,跟一个皇帝有着直接的关系。那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要求僧人素食,并不是因为他不懂佛经。相反,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企图用不许食肉,这种严格的精神戒律要求自己并推广到全国,以彰显自己对佛教的虔诚。梁武帝在位期间还修建了许多的寺庙,甚至四次舍身出家。
梁武帝在位初期信奉的是儒家思想,并且为强化儒家统治地位做了很多努力,后期则转为信奉佛教。为什么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会对佛教有如此的狂热,他信念转变的社会背景是什么?但是,极盛一时的佛教为何没有能像基督教一样成为华夏民族的统一信仰?
设计意图:
用贴近生活的宗教现象,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子目一: 宗教狂迷与理性的华夏传统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了被统治者承认的正统思想。
在两汉之际,除了官方的儒学之外,从民间出现了两股新的思潮。——佛教、道教。
材料1:儒学一直是敬鬼神而远之,不能成为一种宗教信仰。虽然唐代统治者多次修订礼乐典制,使祭奠天地祖先的制度得以规范化,以维系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忠孝仁爱的传统,但终不能和有统一教义教规,统一信仰的宗教相匹敌,所以佛道依然有广大的活动空间——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设问:结合前面所学,说说马克垚所指的佛、道兴起的“广大的活动空间”是什么?
①社会动荡;②战争频发;③儒家的传统伦理受到挑战;④人们需要对生老病死的解释;⑤动乱中,人们渴求寻求精神安慰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材料,了解佛教、道教思想盛行的社会背景
从孔子开始,儒学奉行的是“不能事人焉能事鬼”,要求“敬鬼神而远之”,这是一种强迫人们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社会规范。这种强烈的理性主义确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但是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征战杀伐,让人们对现实失望。在无力改变之下,开始寻求个人解脱的精神支柱。
材料3: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沟通了人与神的联系。……道家的学术思想也就自然成了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道教是关于生命的宗教,希望人活着就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材料2: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可见,佛教是心灵的宗教,关注灵魂的安顿和寄托。
这时候对佛教的崇拜,延伸出了独有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
材料3:龙门石窟佛像

这是北魏时期的石窟艺术代表——龙门石窟。佛像体态秀场,神采飘逸,最重要的是微微低下的头,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世人,冰冷的石像似乎都带着人性的温度,给乱世的人们心灵的安抚。
设计意图:
通过儒学和佛道教思想的对比,掌握到佛道教的思想特点,认识到佛道教思想的流行是符合了该时期民众的社会心理需求,并了解石窟艺术。
面对宗教的说辞,虽然我们作为无神论者,觉得荒谬、可笑。但在长达百年的乱世之中,关注灵魂的佛教与关注生命的道教,一方面迷醉人们在虚幻幸福之中,另一方面实际地表达了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和逃避。宗教如同让人对现实麻痹的鸦片,人们如醉如狂地吸食它。于是,佛法大行,道教大兴。
材料4:比来慕法,家家斋戒,不务农桑,空谈彼岸。……(武帝大兴佛教,郭祖深上书条陈)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其蠹俗伤法,抑由于此。——《南史·郭祖深传》
设问:对宗教的狂热给社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社会对佛教的狂热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皇家对佛教的扶植也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和国计民生。
设计意图:
分析史料,知道狂热的宗教崇拜对社会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宗教狂迷之下是华夏传统中理性的回归。当精神宗教的规模危及现实统治的时候,控制宗教规模成为统治者不得不考虑的事情。最著名的便是“三武灭佛”
材料5:(僧人)远抗声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佈?”(周武)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视于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广弘明集》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那一句话最令你感动?”其中最高赞是周武帝在灭佛期间与僧人远的一段对话。虽然利用公权力干涉宗教信仰,并不是一件可取的事情。但周武帝如此气魄话语的底气是来自于华夏传统的理性力量。
西方的断臂维纳斯,象征着曾被湮没的古希腊文明。而我们这尊断臂佛像,也实证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佛像慈善的眉目之间见证的是一个历史的重要关头,在代表入世理性的儒学与向往出世的佛、道理论之间,应当如何抉择。
在历史抉择的关头,以儒学为底色的中华文化显示了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作用。来自外域的佛教吸收了儒、道的思想,趋于本土化。儒学开始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在历史选择的重要节点,两者没有走向绝对的对立。“三教合一”成为了最终的出路。
“三教合一”不是合为一教,而是以儒为主的条件下实现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理论。从“三教并行”到“三教合一”,反映了中华民族由接受避世、狂迷的宗教思想,进而改造消化它,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形成。
设计意图:
掌握佛、道教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变化和发展方向,认识到三教合一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
子目二: “人的主题”到“为时而著”
(周公辅成王)
(荆轲刺秦王)
(老莱子娱亲)
设问:两汉时期的这种画砖的题材有什么特点?说明了这时期的艺术功能是什么?
以儒学为底色的两汉时期艺术注重“厚人伦,美教化”,宣教功能鲜明。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国家的分裂和动荡,佛教的东渐和兴盛,思想及文化领域内玄学的盛行,个性的觉醒及对性情的重视已成一时潮流。这时候的艺术充分体现出以人为主题。
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在绘画创作方面,已不仅限于过去的传说题材和教化主题,开始出现了像顾恺之《洛神赋图》那样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以及体现文士阶层才情性貌、审美情趣的《竹林七贤图》等类型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已开始游离于善恶的评判和劝诫作用,而体现对人类感情、气质、风度等个性因素的重视。
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反映在文学方面,出现了建安文学、田园诗歌、南朝骈文和南北朝民歌等文学形式。
材料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概当以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节选自曹操《短歌行》
这两句诗似乎在感叹人生短促而苦难多磨,甚至公开宣扬以杜康行及时乐。但在最后曹操仍然不忘以周公自居,使天下归心的抱负。这种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在一起,正是建安文学的风骨所在。它表达了乱世之中的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和追求,这是一种人格的觉醒。
人格的觉醒与认识自我的渴望是同时被唤醒的。佛教徒那样通过出家入定来澄明清净本心的终归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在个人生存和社会混乱的困境中,审察自己存在的根基,在理想和现实的撕裂之间体认自己的“本真内心”。
材料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显然,陶渊明所代表的不是心怀天下的士大夫形象,他的探寻的是关于个体的理想人格,透悟人生目的与价值。甚至这一切的领悟与人无尤,所以“欲辨已忘言”,只关乎自己内心的澄明与慰籍。
《黄庭经》(楷书)
《兰亭集序》(行书)
《上虞贴》(草书)
在文字书写方面,从王羲之的作品看,此时已经完备了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字体,并脱离了纯实用的书写,进入到了以表达人的意趣和线条美感的书法艺术阶段。

王导《改朔帖》 王敦《腊节贴》

王徽之《新月帖》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从王羲之一族为代表的书法作品上看,“畅神”和“怡情”作用已开始产生并得到较为普遍的实行和认同。
设计意图:
通过鉴赏和分析魏晋时期的文化艺术作品,结合阶段特征了解其深层涵义,认识到该时期的文学艺术以人为主题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人的主题”的意识觉醒,是人们在乱世中无可奈何,向内求思辩和慰籍的结果。随着大一统隋唐时期的到来,安定的社会、开放的风气和繁荣的经济,促使人们自觉地把自身的个性与社会性联系起来,不再局限在内心的思辩,而是通过对文学艺术,表达了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感受、憧憬和执着。正如白居易提出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柳公权《金刚经碑》
在书法上,通过凝练一定形式、规格和法度,把盛唐社会的雄豪壮伟的气势纳入到艺术规范,使得“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因此,出现了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书法流派(王氏一族书法成就高,但不存在王体一说)。直到今日,仍然以他们的字体法度为学习传统书法的基础。
绘画上,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其中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在开放风气下,妇女的自由与自信。
《簪花仕女图》描绘了丰硕盛装、彩色柔丽、轻纱薄罗、露肩裸背的青年贵族妇女,那么富贵、悠闲、安乐、奢侈,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进步,也形象地再现了中唐社会上层的审美风尚和艺术趣味。
现实世间生活以自己多样化的真实,展现在、反映在文艺的面貌中,构成这个时代的艺术风神。不可不可提就是唐诗。
材料8:唐朝部分诗人行迹与作品示意图
设问:大小李杜的诗歌有着怎样的区别?为什么?
设问:试归纳社会变迁对唐诗的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这时的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进,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
设计意图:
通过鉴赏和分析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作品,结合阶段特征了解其深层涵义,认识到该时期的文学艺术“为时而著”的特征
子目三: 注重继承与总结的科技创新
材料9:三国至隋唐的主要科技成就
梳理三国至隋唐的主要科技成就

设计意图:
通过梳理表格,掌握三国至隋唐的主要科技成就
材料10: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
材料11:张骞通西域,至唐代时中西交流有了较大规模,中国科技传到了西方,对阿拉伯帝国(当时西方科技最发达的地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阿拉伯的数学、医学、炼丹、天文学著作中,清楚地显示出受了中国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中国科技吸收外来的的东西要少得多。例如,据阿拉伯史籍可知,盖伦的著作由一位中国医生带回中国,可在中国史籍中根本没有盖伦著作传人的影子,可见它在中国根本没有引起注意和发挥影响。——王烔华等:《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
设问: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在重农抑商思想主导下,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小农经济的发展需要;②中国古代科技偏重实用,忽视理论研究;③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创新;④中国古代科技对外影响巨大,但对外来的东西吸收得少;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材料,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注重总结和继承,注重务实和实践的特点
子目四: 三国至隋唐文化的东传西进
结合前面一课和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中国文化成就包括了政治制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到隋唐时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大、经济最富足、文化最繁荣的国家。再加上对外交通路线的发达,在频繁的对外交流中,中国的文化成就辐射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此后西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化成就的东传西进过程中分别有所侧重,对临近的周边国家而言,政治制度、儒学、建筑、汉字、诗文、历法、医学等影响深远。尤其是日本掀起了学习唐文化的热潮。例如,在政治上,通过大化改新建设成“律令制国家”;文化上进入“唐风时代”。中国文化的东传,形成了以唐朝、新罗、日本为主要成员的东亚世界文化格局。
中国文化成就中,对西方影响最大的是古代科技。火药的传入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武器基础;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炼丹术则演变为现代化学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结构图说明隋唐时期中国文化的西传和东进,并以此对第7、8课的学习内容做简单的回顾和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