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达标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达标检测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07 22: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6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
1. 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里“铁”一般是指(  )
A. 元素 B. 单质 C. 原子 D. 分子
2.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汞 B. 氯化钠 C. 金刚石 D. 蒸馏水
3. 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B. 微粒质量发生变化
C. 变成了新微粒 D. 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 “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SI
C.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单质硅由原子构成
6. 下列变化反映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水沸腾时变成水蒸气
B. 氧气在101 kPa、-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C. 酒精挥发
D.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 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 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 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 D. 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
8. 在陕西西安西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有人在发放罐装空气。据介绍这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下列关于压缩罐装富氧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 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 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 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9. 右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等于6
B. S属于非金属元素
C. S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D. S在反应中易失去两个电子
10.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如图,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
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
C.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1. 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池中除去的是难溶性杂质
B. 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 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
D. 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1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
D. 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13. 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胆矾、洁净的空气 B. 液氧、碘酒
C. 冰水共存物、碳酸钠 D. 稀硫酸、加碘食盐
15.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B. 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C. ③属于金属元素 D. 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二、填空题(54分)
16. (6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意义:
(1)2个氖原子________。 (2)3个氧离子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4)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
(5)2S2-________________。
17. (6分)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
(2)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3)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4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为了检验该地下水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__________,根据产生浮渣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
C. 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没有发生变化
D.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19. (10分)(1)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反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回答,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①食盐水;②液态氧;③由几种分子构成的物质;④冰水共存物;⑤铜丝;⑥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上产生的气体; ⑦四氧化三铁;⑧氯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0. (6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如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21. (12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 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 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图2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
(4)有关图3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原子序数:Z>Y
B. 核外电子数:X=Y
C. 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22. (10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37号元素铷(元素符号为R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1
(1)在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符号________(写一个)。
(4)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三、探究实验题(11分)
23. 水是生命之源,请完成下列有关水的实验探究:
(1)电解水时,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图甲中b玻璃管中的电极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图甲中a玻璃管中的气体。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此之外,还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实验得出相同结论。
(2)图乙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的示意图,活性炭放在______(填“A”或“B”)处;人们常用____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①④
(3)用图丙所示的简易装置制取蒸馏水,将试管放到冷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_(填“取出导管”或“熄灭酒精灯”)。
(4)已知浓氨水易挥发,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图丁中所示实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
一、1.A 2.B 3.D 4.C 5.D 6.D
7. B 点拨: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A正确;原子不显电性,中子不带电,B错误;原子核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C正确;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小得多,D正确。
8. A 点拨: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故选A。
9. D 点拨: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故D选项不正确。
10. A 点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
11. A 点拨:通过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A正确;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消毒用的液氯是单质,C错误;净化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是混合物,D错误。
12. B 点拨: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间隔变大,A正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正确;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说明水样中含有杂质,D正确。
13. C 点拨: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加热时运动速率加快。
14. A  :此题运用分类法解答。首先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判断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再在纯净物的基础上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判断单质或化合物。在本题涉及的物质中,洁净的空气、碘酒、稀硫酸、加碘食盐都是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其余为纯净物;在纯净物中,只有液氧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其余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均为化合物。
15. D 点拨: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A错误;①②③④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11、16、11,②④属于同种元素,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B错误;由③表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6,是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错误;①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化学性质相似,D正确。
二、16.(1)2Ne (2)3O2- (3)Al (4)Fe2+ (5)两个硫离子
17. (1)水分子 
(2)氢元素、氧元素;水分子
(3)氢原子、氧原子 
(4)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分子间间隔变小
18. (1)硬水;肥皂水 (2)蒸馏 (3)A、C
点拨:(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2)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不正确;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B正确;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会升高,C错误;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正确。
19. (1)①②④;③⑤⑥ (2)①③;④⑦⑧;②⑤⑥
20. (1)氯化钠 (2)失去 (3)D
21. (1)原子;分子 (2)A (3)3;失去;Al3+  (4)A
点拨:(1)汞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图2方框内的数字是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三个电子,形成铝离子。(4)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X、Y是不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横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处于第三周期。
22. (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2
(2)从左到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
(3)S2-(或Cl-) (4)五;Rb+
三、23.(1)有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燃烧
(2)A;肥皂水;D
(3)有利于水蒸气冷凝;取出导管
(4)b烧杯中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合理即可)
点拨:(1)电解水时,在电极上有气泡生成;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还能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得出相同结论。(2)根据净水方法,活性炭应放在A处;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大量浮渣产生,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大量泡沫产生,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3)蒸馏时,将试管放在冷水中会降低水蒸气的温度,有利于水蒸气的冷凝;实验结束时,应先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入烧瓶。(4)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无色酚酞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