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最新中考真题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人教版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最新中考真题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07 22: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选择题:
1、(2020?益阳)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煤气 B.酒精 C.汽油 D.氢气
2、(2020?徐州)学习化学要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张被浓硫酸炭化只包含物理变化
B.硬水、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都是混合物
C.石蜡熔化、钢铁锈蚀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D.光合作用将O2转化为CO2、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3、(2020?南京)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4、(2020?自贡)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页岩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C.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O+4H2O
D.页岩气燃烧放出热量
5、(2020?河南)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6、(2020?徐汇区模拟)科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根据该循环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循环是一种环保绿色,反应中没有污染物生成体系
B.该循环体系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只有化合反应发生,因此是环保的
D.在此循环中氢气与氧气是中间产物
7、我国北方冬季常使用煤炉取暖,煤炉生火时,需先引燃木材来加热煤球使其燃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酒精均属于化石燃料
B.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C.煤球属于清洁燃料,燃烧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8、我国首次使用新型能源生物航油进行载客商业飞行,生物航油是由中石化从餐馆收集的餐饮废油转化而来。下列有关生物航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筛选原料时使用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化学性质
B.生物航油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加氢处理,发生了物理变化
C.利用油料作物发展生物柴油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D.生物航油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
9、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约翰?古迪纳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分校斯坦利?威廷汉和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吉野彰三人,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研发的卓越贡献。那么,关于锂离子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一般用石墨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良好的导电性
B.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锂离子,其符号为Li+
C.锂离子电池一般使用锂合金作为正极材料,锂合金是一种新型的锂金属单质
D.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体现了化学科学的发展能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0、下列有关化学的知识与应用不对应的是(  )
选项 主题 知识与应用
A 化学与生活 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B 化学与能源 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太阳能、氢能
C 化学与环境 改善温室效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D 化学与安全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A、A B、B C、C D、D
1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12、天然气、石油、煤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三大化石燃料。下列有关煤的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煤饼做成蜂窝煤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B.烧煤的地方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原因是生成了CO
C.煤中含硫元素,燃烧放出SO2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煤在干馏过程中可以产生焦炭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有能量变化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14、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①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
②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Cl═MgCl2+2H2↑
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B.循环制氢反应中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
C.反应2产生的氢气和反应3所得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D.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15、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题:
1、(2020?鸡西)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
(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 ,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2020?青岛)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煤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 。
3、(2020?长沙)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
已知高炉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C+O2CO2
C+CO22CO
3CO+Fe2O32Fe+3CO2
(1)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是 变化。
(2)粗氨水经提纯后可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植物所需的 (填元素符号)。
(3)焦炭常作为炼铁工业的原料,请你分析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作用 。
4、(2020?福建)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 。
5、(2020?北京)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
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CO+H2OCO2+H2,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囯“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
(2)图2中,催化剂为2% Au/α-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 。
(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α-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
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D.“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6、(2020?苏州)氢气被看作是理想的能源。氢气的制取和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Ⅰ.氢气的制取
(1)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2)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 (填符号)。
Ⅱ.氢气的储存
(3)一种镁铜合金可用于储氢。
①将镁、铜单质按比例在一定温度下熔炼得到上述合金。熔炼时须通入氩气,其目的是 。
②350℃时,该镁铜合金与氢气反应,生成了一种仅含Mg、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7、(2020?泸州)新能源页岩气,正在冲击传统能源体系。据报道,我国页岩气储量排名世界第一,合理开采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川南页岩气田分布在泸州等地。页岩气是藏身于地下3000多米的页岩层裂缝中的天然气,在此高压环境中,还有部分溶解于裂缝中存在的少量石油里。目前,开采页岩气时从地表钻井到页岩层,向地下压入大量水和沙,使页岩气所在的地层产生缝隙,因压强降低,页岩气将从其藏匿处逸出。这些水和沙将被抽回地面,形成返排液。回答下列问题:
(1)页岩气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溶解在石油中的页岩气逸出的原因是 。
(2)页岩气中还可能含有乙烷(C2H6),写出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返排液是油、水溶液和沙组成的混合物。从返排液中分离出沙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下表是某返排液中水溶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离子是 ,这些离子的含量远高于自然水。
离子 K+ Ca2+ Mg2+ HCO3- Cl-
含量(mg/L) 310 491 129 470 26.1
(4)结合上文分析简答:开采时可能产生的主要环保问题是 (写一点),你的解决建议是 。
8、(2020?绍兴)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用于表彰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这种质量轻、可充电、功能强大的电池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各种产品。
(1)锂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 能。
(2)碳酸二甲酯(C3H6O3)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一种成分,下列关于碳酸二甲酯说法正确的有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相对分子质量是90克
D.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3)图为某款锂电池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结合图象分析手机夏天比冬天耐用的原因是: 。
9、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
电动汽车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1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
氢内燃车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氢气可通过电解水(原理如图2)等多种方式获得。据测算,1kg氢气完全燃烧可释放1.43×105kJ的热量,lkg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4.6×104kJ的热量。
乙醇汽车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发酵粮食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大量提取。
依据以上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依据图1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
B.图2中,A口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C.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
(2)依据图1,锂电池优于镍氢电池的性能指标是 。
(3)依据测算数据可知,氢内燃车与汽油车相比的优势是 。
(4)图3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①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 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C C C D C C C
11 12 13 14 15




A B C D C




二、填空题:
1、答案为:(1)天然气;(2)CH4+2O2CO2+2H2O;(3)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O2+4H2 2H2O+CH4。
2、答案:(1)天然气;(2)A;(3)2H2+O22H2O;(4)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5)爆炸。
3、答案:(1)化学;(2)N;(3)燃烧提供热量;提供还原剂一氧化碳。
4、答案:(1)CH4;(2)缓解温室效应;(3)C+H2OCO+H2;(4)开发使用新能源。
5、答案:(1)化石资源制氢;(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再下降;(3)氘和氚的质子数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4)BCD。
6、答案:(1)2H2O2H2↑+O2↑;吸收;(2)H、O;(3)MgH2。
7、答案:(1)CH4;压强降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2)2C2H6+7O24CO2+6H2O;
(3)过滤;Ca2+;(4)水体污染;对返排液集中净化处理。
8、答案:(1)化学;(2)AD;(3)温度越低,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时间越短。
9、答案:(1)AC;(2)能量密度大;(3)热值高;(4)①催化;+3;②3H2+2Mg2Cu 3MgH2+Mg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