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HS版七上§6.2海陆变迁课后练习
姓名
1、“沧海桑田”这个成语,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
??)
A.时间的流逝
B.人世间的沧桑
C.海陆变迁
D.围海造田
2、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德国科学家(??
?)
A.哥伦布
B.魏格纳
C.麦哲伦
D.哥白尼
3、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层中发现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和大陆是相连的。其原因是(
)
A.火山爆发和海啸
B.地壳变动和海陆升降
C.登山运动员携带的物品和人们的填海造陆
D.气候变化和冰川消融
4、我国台湾岛多火山和地震,其主要原因是位于(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5、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
B.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C.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D.
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
6、下列不是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A.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B.大西洋两岸动物的共同性
C.南极洲发现有煤炭资源存在
D.赤道附近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的岩石图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8、下列哪一现象不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
A.红海不断扩张
B.地中海不断缩小
C.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D.荷兰国土面积不断扩大
9、读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由海牛和鸵鸟的分布可以推测甲、丙两块陆地曾经在一起
B.
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
C.
图示是大陆漂移说的一项科学依据
D.
甲位于南美洲板块上,丙位于非洲板块上
10、下列现象属于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
①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中化石
②在台湾海峡的底部发现了森林遗迹
③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田
④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2)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
1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板块,澳大利亚属于_______板块。
(2)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带,因为这里地壳比较_______。
(3)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喜马拉雅山不断长高,原因是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互相碰撞挤压。
(5)红海不断扩大,原因是两大板块正进行_______运动;地中海不断缩小,原因的两大板块进行____________运动。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B
6、D
7、B
8、D
9、
10、B
11、(1)A
(2)B
12、(1)太平洋;印度洋
(2)板块与板块交界;活跃
(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亚欧;印度洋
(5)张裂;碰撞挤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华师大版
七上
§
6.2
海陆的变迁
回忆
1、世界上两个火山地震带分布在哪?
2、遇到地震时,应该如何自救?
3、我国云南、四川是地震多发地,为什么?
前言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陆地和海洋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科学家们发现,地球内部力量会造成海陆的变迁,而且与地震火山分布有关系。
视频
一、地图上的发现
1910年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在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的轮廓非常吻合,几乎可以拼合起来。
其他大陆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
他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这些被大洋分隔的大陆上,有些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一些古生物的化石也是同类的,甚至有些岩层也是连续的。
地图上的发现
二、大陆漂移假说
于是,他大胆地提出设想:2-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以后逐渐分裂,“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
可惜,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在相当长时间内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对“大陆漂移假说”的质疑:
(1)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为什么不能完全拼合?
(2)有些岩层是连续的,其他岩层是否连续?
(3)大陆是同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怎么会“撕裂”?
(4)大陆并不是漂浮在海洋上的,怎么会漂移呢?
“大陆漂移假说”
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洋探测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精确地绘制出海底的地形图。
科学家们注意到:
(1)海底的地形:
海底既有平原也有山岭,还有海沟。而且发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中部都有一巨大的海底山岭。
海底扩张假说
(2)海底的扩张:
海底山岭两侧的大洋地壳正在缓慢地向大陆方向移动。移动的大洋地壳在碰到大陆地壳时发生挤压,并且俯冲插入大陆地壳底下,这样在邻近大陆的海底形成深深的海沟和一系列岛屿。而在大陆上则形成高原和山脉。
海底扩张假说
因此,海底的扩张使大陆分离,彼此远离而去。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重新双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重视。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以后,经过许多科学爱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1)岩石圈被分裂成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上慢慢移动着。
(2)大陆和海底的板块都在软流圈上“漂移”。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恰恰是火山地震最集中的地带。
(4)板块运动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六大板块分布
岩石圈被分裂成六大板块
板块与板块之间存在挤压或张裂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也是火山地震多发处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之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
“板块构造学说”的作用
科学家们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
(1)解释地下矿藏形成的原因:
①板块运动会导致一些金属矿物的形成;尤其是大洋海底山岭中部,是软流圈物质涌升的地方,深海探测器已经发现热岩浆来断涌升海底形成一个个烟囱体,其中富集了大量的铜、铁、锌、金、银等矿物;
②非洲大裂谷地区形成的金刚石矿就是因为岩石圈裂开、地幔物质上升造成的;
③有科学家研究认为石油也与板块运动有关、所以大陆边缘的板块活动地带会形成大面积油田;
(2)预测世界海陆分布的变化趋势:
板块构造学说还为人类描绘了一幅5000万年以后的世界海陆分布图的面貌:
①大西洋将扩宽1000多千米,太平洋将收缩变小;
②喜马拉雅山海拔将会超过1万米;
③地中海逐渐萎缩,从而使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连接;阿尔卑斯山将更加高峻;
④红海和非洲大裂谷将扩展形成海洋;
⑤澳大利亚大陆不断向北漂移。
(3)解释现象:
①英国地震很少:英国处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
②日本地震频繁: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日本
③红海面积扩大: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此处两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发生张裂;
④地中海面积在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此处两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
地中海
红海
⑤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大西洋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此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相离运动,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
⑥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表隆起抬升。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
“板块构造学说”尚未解决的问题
板块运动的规律是非常复杂的,板块构造学说还存在许多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软流圈中地幔物质的对流导致了板块的运动,介理,软流圈中地幔物质的对流问题实质上并没有彻底解决。因为科学家们还不能直接观察处在几千米以下的地幔物质,人类目前钻探深度仅为一万米。所以软流圈的对流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关于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问题,目前尚未获得圆满的解决。
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
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中心部分是地核,中间部分是地幔,最外层是地壳。
课堂小结
1、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众
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理论。
3、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
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火山地震最集中的地带;
课堂练习
1、大陆漂移假说中提出,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拼接吻合的两个大洲是( )
A.亚洲、非洲
B.欧洲、南美洲
C.非洲、南美洲
D.南美洲、北美洲
C
课堂练习
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
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D.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A
课堂练习
3、世界上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A.沿海地带
B.
高山地区
C.板块交界处
D.
板块内部
C
课堂练习
4、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这说
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平面上升
C.人类活动
D.地球运动
B
课堂练习
5、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美洲板块
D.
南极洲板块?
A
课堂练习
6、关于火山、地震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
B.集中分布在内陆地区
C.分布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带
D.分布在地壳较活跃的地带
D
课堂练习
7、下列现象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有森林的遗迹
B.在我国湖北省的某建筑工地上挖掘出大量汉代古墓
C.北极地区是海洋,而南极地区是陆地
D.海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A
下节精彩继续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