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精卫填海
第四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情景导入
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书籍。
情景导入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资料简介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少
shǎo (多少)
shào (少年)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读一读:在万恶的旧社会,多少(shǎo)少(shào)年都
在资本家的工厂了活活累死了。
.
.
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字词注释
【精卫】
【少女】
【炎帝】
【溺】
【故】
【堙】
因此。
溺水,淹没。
神话中鸟的名字。
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填塞。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小女儿。
字词注释
帝
曰
溺
返
衔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字词注释
炎帝
书写指导:上下两头窄中间宽,立字要扁、下横与冖是一横、要长,巾字的竖要长。
帝
dì
结构:上下
组词:帝王 三皇五帝
造句:炎帝和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音序:D 部首:巾
字词注释
名曰
书写指导:整体要宽扁,首笔竖和横折的竖都稍向里拉,横折的转折和收笔处顿笔。
曰
yuē
结构:独体字
组词:子曰 美其名曰
造句:小明鬼点子最多,又名曰
“小诸葛”。
音序:Y 部首:曰
字词注释
溺水
书写指导:整体要写紧凑,两个弓字上边要扁小、下边的竖要长、右边弓字稍大些。
溺
nì
结构:左右
组词:溺爱 沉溺
造句:游泳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溺水。
音序:N 部首:氵
字词注释
返回
书写指导:反字首撇短平,第二笔撇是竖撇,又字起笔靠上、捺变为一长点。
返
fǎn
结构:半包围
组词:返工 流连忘返
造句:同学们从原路返回学校。
音序:F 部首:辶
字词注释
衔来
书写指导:三部分都要写窄,左边是双人旁,右边是两横、竖钩在下横处起笔。
衔
xián
结构:左中右
组词:衔接 燕子衔泥
造句:小燕子衔来泥巴与干草搭窝。
音序:X 部首:彳
字词注释
课文讲解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 女娃。女娃 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课文讲解
想一想:精卫是个什么样的人?
意志坚定 不屈不挠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课文讲解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少女”是小女儿的意思。相传女娃是太阳神炎帝最钟爱的女儿。
课文讲解
精卫填海的起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
?
讨论交流: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句意:一天(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的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溺”溺水,淹没。
课文讲解
原文: 女娃 游 于 东海。
释词:(女娃)(游泳)(在)(东海)
译句:女娃在东海游泳。
译法:运用了照搬法、交换法和置换法。
解释文言文句子意思方法
课文讲解
画出描写精卫填海的句子。
?
讨论交流:
课文讲解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句意:精卫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课文讲解
填塞
原 文: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意 思: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它们来填塞东海。
课文讲解
1.炎帝之少女
2.故为精卫
少女古义:小女儿。今义:年轻女孩。
故古义:所以。今义:旧。
区别古今异义
课文讲解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看到精卫不顾一切地填海,此时此刻你想到哪些词语?
宁死不屈、斗志昂扬、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课文讲解
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不能,虽然精卫填海的精神可嘉,但神话反映的是上古先民美好的愿望,因为他们无法战胜自然、解释自然,所以将愿望付诸神话中,这是神话的本质。精卫填海的最后结局只是精卫鸟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没有点明它填平了大海。
课文讲解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象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小石子或小树枝,一直飞到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想要把大海填平。
课文讲解
你从精卫身上感受到她的什么精神?
这是课后第3题哦!
我们从精卫身上感受到的是意志坚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人定胜天、自强不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伟大精神。
课文讲解
精卫填海
13. 精卫填海
起因:溺而不返
经过:以堙填海
坚持不懈
课文结构
本文讲了女娃在东海溺亡之后化为精卫鸟立志填海的故事,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课文主旨
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维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
课堂小结
本文选自《山海经》,里面还有很多神奇的神话故事,赶紧找来读一读吧!
主题延伸
昔者,共工与颛(zhuān)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lǎo)尘埃归焉。
(本文选自《淮南子?天文训》)
推荐阅读
共工怒触不周山
思考:你觉得共工是个什么样的神?
拓展延伸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本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逐日
理解故事内容,把故事将给同学们听一听。
拓展延伸
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随堂演练
二、选择题。
1.《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主旨是( )
A. 批判精卫自不量力,不知天高地厚的痴心妄想。
B. 赞扬精卫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2. 下面不是神话故事的是( )
A.《夸父逐日》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白雪公主》
D
B
随堂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