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15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15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8 11:57: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题干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意和感激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题干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意和感激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的了不起人物。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
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二、文题解读
“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再塑生命的人”在文中是指莎莉文老师。这一标题揭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三、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她出生后不久因病失聪、失明,后来又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在严酷的打击面前,她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教导下,她经过数年努力,学会用盲文读写。她的主要著作有《我的生活》《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四、生字、词
不求甚解:原指领会大意。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五、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1—5):写莎莉文老师来到“我”身边。
第二部分(6—8):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了许多单词。
第三部分(9—13):写莎莉文老师开启“我”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热爱。
六、问题探究
1、“再塑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1)生命的原貌——黑夜
①“我的生命——像大雾中的航船。”
②“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的同情。”
(2)生命的火光——莎莉文老师走进我的世界
①希望的起点:相识
②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文字
(3)生命的光明——生命中拥有了爱
2、怎样理解题目“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从字面上来理解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我的灵魂被唤醒,莎莉文老师让“我”认识了文字,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知识,使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所以,莎莉文老师就是“我”的重生父母。
3、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充满爱心,耐心。
4、海伦?凯勒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求知欲强、善思好学、不屈不挠、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
七、句子赏析
1、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将接受教育之前的自己比作“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的“大雾中的航船”,生动而确切,有力地突出了“我”当时迷茫的心理。
2、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句中的“涨”“跑”“找到”“拼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初尝成功滋味时的喜悦之情。
3、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动作描写。反映了“我”遇到学习障碍后焦躁不安的心理。
八、主旨
课文通过叙述莎莉文老师来到“我”家后,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九、板书设计
博爱
莎莉文:教“我”认识事物
教育有方
共创奇迹
热爱生活
海伦?凯勒
敏而好学
主动努力
坚忍不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5张PPT)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导入新课
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的了不起人物。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
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她出生后不久因病失聪、失明,后来又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在严酷的打击面前,她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教导下,她经过数年努力,学会用盲文读写。她的主要著作有《我的生活》《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导入新课
“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再塑生命的人”在文中是指莎莉文老师。这一标题揭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生字、词
不求甚解:原指领会大意。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1—5):写莎莉文老师来到“我”身边。
第二部分(6—8):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了许多单词。
第三部分(9—13):写莎莉文老师开启“我”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热爱。
问题探讨
1、“再塑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1)生命的原貌——黑夜
①“我的生命——像大雾中的航船。”
②“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的同情。”
(2)生命的火光——莎莉文老师走进我的世界
①希望的起点:相识
②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文字
(3)生命的光明——生命中拥有了爱
问题探讨
2、怎样理解题目“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从字面上来理解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我的灵魂被唤醒,莎莉文老师让“我”认识了文字,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知识,使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所以,莎莉文老师就是“我”的重生父母。
问题探讨
3、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4、海伦?凯勒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充满爱心,耐心。
求知欲强、善思好学、不屈不挠、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
问题探讨
1、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将接受教育之前的自己比作“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的“大雾中的航船”,生动而确切,有力地突出了“我”当时迷茫的心理。
问题探讨
2、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3、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句中的“涨”“跑”“找到”“拼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初尝成功滋味时的喜悦之情。
动作描写。反映了“我”遇到学习障碍后焦躁不安的心理。
主题概括
课文通过叙述莎莉文老师来到“我”家后,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板书设计
博爱
莎莉文:教“我”认识事物
教育有方
共创奇迹
热爱生活
海伦?凯勒
敏而好学
主动努力
坚忍不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