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 七上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30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 七上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30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7 17:53:24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史料,结合课本,概括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通过观看视频,结合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能够复述陈胜、吴广起义过程,培养读图识图能力,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口号、地位和政权。
3.通过自主学习,知道项羽、刘邦起义。分析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初步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归纳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新知讲解
一、秦的暴政
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秦的暴政表现在哪里
沉重的赋税
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赋税:维护国家正常运转需要公民缴纳的费用。比如:军队、政府部门、公共工程等。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
田租:秦以前按亩征收,秦建立后不论实际占有的土地多少,一律按照官府掌握的应有的土地数目征收。
口赋:以人口为征收对象,具体钱数已无资料考证。
杂赋:田赋以外的各种附加赋税。
材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繁重的徭役
徭役:中国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徭役分为三种:一是更卒,每年一次,在本县、本郡服役一个月;二是正卒,一生一次,期限一年,主要是在本县本郡参加军事训练和维持地方治安;三是戍卒,也是一生一次,期限一年,或屯戍京师,
或戍守边疆。但是,秦朝官府往往突破法律的规定,超额征发徭役。
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50步,南北约50丈,殿内可容一万人。宫门是用磁石做的,以防有人暗带兵器入宫。宫门前还立着12个铜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
阿房宫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形。
陵园南部是墓葬区,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墓内机关重重,有众多的珍品陪葬。虽然始皇陵的价值极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尚不能挖掘。
秦始皇陵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马俑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残酷的刑法
材料三:秦朝的刑罚种类大致有8大类30余种。包括死刑、肉刑、流放刑、徒刑、笞刑、羞辱刑、经济刑、株连刑等等。
死刑:秦朝的死刑主要有(1)绞刑。(2)枭首。(3)腰斩。是将犯罪人拦腰斩断的酷刑。(4)磔(zhe)。是将犯罪人支解分尸的酷刑。(5)车裂。就是用马车拉扯,将犯罪人身体扯裂而处死的残酷处刑方式。(6)戮(lu)。戮刑是既剥夺犯罪人生命又加以侮辱的刑罚。(7)弃市。是在闹市之中将犯罪人当众处死的刑罚。(8)族刑。族刑也称夷三族,即将犯罪人三族以内的亲属全部一同处死的酷刑。(9)具五刑。是对应处族刑的主犯同时施以黥刑、劓刑、斩趾等肉刑后再处死的酷刑。(10)活埋。
肉刑:肉刑主要有:(1)黥(qing)刑。(2)劓(yi)刑。(3)斩左趾。(4)宫刑
流放刑:主要有迁刑和谪刑,就是将犯罪人迁到边远地区,其中谪刑多是适用于犯罪的官吏。
经济刑:就是缴纳一定金钱或者服一定劳役来赎免刑罚的办法
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迹
材料四: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焚书”,主要是焚毁民间收藏的《诗》《书》、记述六国历史的书籍和诸子百家著作。
焚书坑儒
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迹
那么这些压迫在秦始皇去世以后有没有得到一些改观呢?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二、陈胜、吴广起义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第二板块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对照“秦农农民起义形势图”说说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直接原因:
经过:
结果:
意义: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戍边遇雨误期
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张楚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起义军被镇压下来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遇雨误期
——直接原因(偶然性)
秦的暴政
——根本原因(必然性)
材料: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破釜沉舟
项羽
刘邦
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进逼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巨鹿
(破釜沉舟)
时间:公元前207年
地点:巨鹿
主要人物:项羽
特点:以少胜多
意义:秦军主力被歼灭
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秦朝灭亡,仅存在15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三、楚汉之争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第三板块了解楚汉之争的过程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刘邦
项羽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
“约法三章”,得民心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秦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有何变化?
项目
时间
代表的
阶层
战争
目的
利益
对象
秦亡前
秦亡后
国家和人民
被压迫的农民阶级
新的统治阶级
推翻秦的
统治
争当皇帝
个人
秦亡前:是一场农民起义。
秦亡之后:楚汉之争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
关于楚汉之争的成语
刘邦在进入关中之后为了取得民心,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鸿门宴: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刘邦,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
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垓下之围:
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在垓下,并让士兵们唱起楚歌,勾起楚军的思乡之情,楚军无心恋战,纷纷溃散。
课堂练习
1.《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A.战乱频繁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赋税繁重
2.下图反映了秦朝末年爆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果让你为此图搭配一句口号,你不应该选择的是(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伐无道,诛暴秦
D.尊天子,攘四夷
A
D
3.“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是向谁投降(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C
4.下列属于秦末农民起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

①陈胜、吴广起义②项羽领导的起义
③刘邦领导的起义④楚汉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5.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战争的目的是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6.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与项羽有关的是(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C
秦始皇
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大泽乡起义
打击暴秦
巨鹿之战
大败秦军
攻入咸阳
灭亡秦朝
楚汉之争
建立西汉
暴政
农民起义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