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生物综合
一.选择题
1.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 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
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动 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衍
2.在大蒜收获的季节,有些家庭爱腌制一种食品﹣﹣“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口,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蒜细胞能控制糖醋物质的进出 B.糖和醋没有进入大蒜细胞内
C.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以都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D.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
3.下列各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按照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②⑤①③④
4.如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③④②①⑤
B.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C.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5.如图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为纤毛,草履虫依靠它在水中旋转前进
B.3为口沟,是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通道
C.2为表膜,草履虫通过它进行气体交换
D.10为伸缩泡,9为收集管,草履虫依靠它们排出食物残渣
6.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 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
C.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
D.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8.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活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活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
1a 无成形的细胞核…甲
1b 有成形的细胞核…2
2a 无细胞壁…乙
2b 有细胞壁…3
3a 无叶绿体…丙
3b 有叶绿体…丁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9.草履虫在水中能旋转前进和自由运动是借助于( )
A.细胞质的流动 B.纤毛的摆动
C.伸缩泡的收缩 D.食物泡的移动
10.在实验室观察下列生物的细胞结构,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变形虫、水绵、衣藻 B.变形虫、草履虫、蓝藻
C.衣藻、硅藻、团藻 D.衣藻、草履虫、变形虫
11.用显微镜观察一个正方形的细胞,显微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通过一定的测量观察到的细胞面积为0.04cm2,则细胞的实际边长为( )
A.0.005毫米 B.0.005分米 C.0.0001厘米 D.0.001分米
1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他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他想进一步观察镜头中的某个细胞,换到高倍镜后,重新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头后再对焦
B.换成高倍物镜后,他觉得光线太暗,然后移动显微镜方向寻找好的光线
C.用凹面镜、大光圈观察未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D.他发现镜头有个污点,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13.某同学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下列生物的细胞,①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②苹果的果肉细胞、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④衣藻、⑤草履虫,均能观察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叶绿体的组合是(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④ D.①②④
14.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15.下表植物类群所对应的特征及实例正确的是( )
植物类群 特征 实例
A 苔藓植物 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无导管,有假根 葫芦藓、墙藓
B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能产生种子 贯众、卷柏
C 裸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银杏、黄瓜
D 被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油菜、红豆杉
16.港珠澳大桥项目直接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建立种质库
17.如图是拟南芥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式检索表,下列关于拟南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无种子植物 B.有种子,但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处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的R位置 D.与银杏的共同特征多于与水稻的共同特征
18.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A 蜗牛 生物 非生物
B 鸟类 哺乳类 脊椎动物
C 植物界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D 叶肉细胞 营养组织 叶
19.某同学将鲨鱼、蛇、麻雀归为一类,老鼠、鲸、牛归为另一类,分类的标准是( )
A.是否长有羽毛 B.变温和恒温 C.水生和陆生 D.卵生和胎生
20.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较佳。下列有关枇杷说法错误的是( )
A.叶属于营养器官
B.枇杷属于被子植物
C.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原理主要是能溶解病毒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D.塘栖枇杷的白沙品种入口鲜甜是由细胞液决定的
二.填空题
21.将下列名词依照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进行分类(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肺、企鹅、分生组织、胃、桃树、细菌、草履虫、茎、动物皮肤的表皮、人体全身的骨骼与肌肉.
属于细胞的是: ;属于组织的是: ;属于器官的是: ;属于系统的是: ;属于个体的是: .
22.如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 ;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 ,该结构与生物的 密切相关。
23.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
(1)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手感比较柔软 D.能快速生长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要观察更大、更清晰A的结构,应先将载玻片向 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换用高倍镜。
24.观察图中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时,要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目的是 。
(2)鱼儿离不开水,它的呼吸器官是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当它潜入水中时,它的呼吸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3)蝗虫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因家兔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 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
(4)将图中的生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 。
25.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科学家按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其意义在于:阐明生物之间的 关系。
(2)在合欢、紫檀、菜豆三种植物中,与绿豆具有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3)合欢与绿豆共有的分类单位有 个。
三.解答题
26.如图是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提示:[]内填数字。____填名称)
(1)可能是老鼠细胞的是图 。
(2)菠菜的细胞呈立方体与细胞结构中的[ ] 有关。
(3)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假如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成菜汤,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沸水破坏了菠菜细胞中的结构[ ] 。
(4)“种瓜得瓜,各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细胞结构知识分析,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存在于[ ] 。
27.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很快会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无法生存.如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结果回答:
(1)无核部分最终死亡体现了细胞核是 ;
(2)单独的细胞核也不能生存体现了细胞质是 ;
(3)如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
步骤(3)与步骤(1)、(2)对比可以说明: .
28.如图是草履虫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之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 ,因为
(2)图中的结构 具有运动作用,具有呼吸和排泄作用的是 。
(3)食物由 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排出体外。
29.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天宫二号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观察和研究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太空中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籽全过程。阅读拟南芥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式检索表,回答问题
(1)拟南芥和水稻都属于 (选填“种子”或“孢子”)植物,拟南芥与水稻的共同特征 (选填“多于”或“少于”)它与银杏的共同特征。
(2)在上述的二歧式检索表中包含了拟南芥和水稻等植物,则其中表示拟南芥的是 (选填“P”“Q”“R”或“S”)。
30.如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为 ,②过程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 .
(2)A、B.C.三种细胞中 (填A或B或C.)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3)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 (填①或②),怎样才能观察到染色体? .
31.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填上序号,横线上填上文字):
(1)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将食物中分子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物质转变成分子较小、结构较简单的物质、
B.将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C.将营养物质、氧气运送到每个细胞
D.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
(2)图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是[ ] ,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并能对 初步分解.
(3)图中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分泌物是胆汁,有助于 的消化.
(4)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
(5)食物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 ,便于人体吸收.
四.实验探究题
32.苋菜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都不会变红,但把苋菜放在沸水中一烫,水会立刻变成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资料】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因而色素不会从细胞中出来;当放入沸水中,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细胞中的 色素就进入清水中,水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酸性物质会影响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吗?
【实验步骤】①给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上A 和B,并加入等量的新鲜苋菜;
②向A 烧杯加入清水,向B 烧杯加入稀盐酸;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得到结论:在盐酸溶液中,细胞膜的结构被破坏,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色素分子从细胞内进入外界溶液。请回答:
(1)苋菜中的红色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结构中。
(2)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3)上述实验步骤有什么不足之处? 。
33.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图甲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乙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2)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1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1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 。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适当增大光圈;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①→③→④→⑤C.④→③→①→⑤B.②→③→④→⑤D.②→③→⑥
(3)图2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哪些细胞结构?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大液泡 ⑥叶绿体
(4)观察某藻类细胞时,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如图3),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5)如图4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5×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个。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D; 3.C; 4.A; 5.D; 6.D; 7.D; 8.D; 9.B; 10.C; 11.A; 12.D; 13.C; 14.D;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二.填空题
21.细菌、草履虫;分生组织、动物皮肤的表皮;肺、胃、茎;人体全身的骨骼与肌肉;草履虫、细菌、企鹅、桃树; 22.生理盐水;细胞核;遗传; 23.C;左; 24.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鳃;皮肤;节肢;胎生哺乳;草履虫→蝗虫→鱼→青蛙→家兔; 25.种;亲缘;合欢;菜豆;1;
三.解答题
26.甲;①;细胞壁;②;细胞膜;细胞核;⑤;液泡; 27.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提供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28.表层;氧气充足;7纤毛;8表膜;9口沟;6胞肛; 29.种子;多于;R; 30.细胞分裂;组织;A;①;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31.AD;⑥;胃;蛋白质;⑤;肝脏;脂肪;⑧;小肠;氨基酸;
四.实验探究题
32.液泡;A烧杯溶液不变色,B烧杯溶液颜色变红;第②步应该加入等量的清水和稀盐酸; 33.C;A;①⑤;位于液泡上方,逆时针;1;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