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8 08: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古诗三首》课例观摩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咏物诗 《梅花》
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戍边战争
——边塞诗
山水秀美,自然风光
——写景诗 《望庐山瀑布》
深情款款,依依不舍
——送别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塞:边关、边塞
出塞:到边防去守卫边疆。
塞:边关、边塞
为了巩固国家政治,防止边疆少数民族的入侵和叛乱,古代历朝的统治者都要派重兵驻守边关,平定战乱,保卫国家疆土。
读古诗
读 准
读 顺
读 懂
《出塞》
(唐)王昌龄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 《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 《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出塞》
(唐)王昌龄
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
(唐)王昌龄
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朝 —————— 汉朝 —————— 唐朝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618年
据史书《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时,曾把士兵戍边的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后又从三年延至六年、九年,最终成为久戍之役。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出塞》
(唐)王昌龄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
注释
①【但使】只要。
②【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③【教】令,使。
④【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⑤【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李广,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人称“飞将军”。精通骑马射箭。公元前166年,匈奴入侵萧关,李广斩杀匈奴首级无数,匈奴数年不敢侵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王昌龄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
学法我知道:
注释
①【但使】只要。
②【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③【教】令,使。
④【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⑤【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1.借助注释
2.抓关键词句
5.多读感悟
3.结合资料
4.想象画面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
②【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③【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④【沙场】战场。
学法我知道:
1.借助注释
2.抓关键词句
5.多读感悟
3.结合资料
小组合作学习
《凉州词》
4.想象画面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
②【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③【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④【沙场】战场。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搜集一些边塞诗,查阅相关资料,用学过的方法学习,体会边塞诗的特点和魅力,感受诗人和将士们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