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 课件(35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 课件(35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10 17:10:56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二章
第二节
风成地貌
风成地貌
流水地貌




湘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
1、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多风成地貌?
深居内陆
植被稀疏
气候干旱
距海遥远
多荒漠、戈壁
风力作用强
多风沙地貌



丹娘沙丘
2、风成地貌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吗?
不是,在植被稀少的某些砂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也可以形成风成地貌。
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风力作用可让地面受到破坏,形成各种风蚀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则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
1
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
风蚀柱




风蚀作用
吹蚀作用
磨蚀作用
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
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岩石,遭受风蚀后呈现出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磨蚀作用
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磨蚀作用
“雅丹”来自维吾尔语“雅尔当”,原意为“陡壁的小丘”,现在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在干旱地区,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面,经风化、流水冲刷和风
蚀等作用,形成了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雅丹地貌最初命名于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有些雅丹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在世界其他干旱地区,也有类似的地貌分布。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1、如果你到该地区进行实践考察活动,你需要准备的防护用品是什么?
2、若该地经常吹东北风,是推断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
3、雅丹地貌的形成只与风蚀作用有关吗?
防晒物品、防寒衣物、防风沙物品等
东北——西南方向
不是,在干旱地区,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面,经风化、流水冲刷和风蚀等作用,形成了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风蚀作用是形成雅丹地貌的主导作用。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深处内陆腹地,在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柴达木盆地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区内大风日数多,尤其是春季大风更为频繁。在盆地与昆仑山脉的过渡地带,源自昆仑山脉的河流和洪水将碎屑物携带至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和洪积扇,大风再将冲积扇和洪积扇表面的细颗粒吹走,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地面,形成戈壁。
1、议一议,柴达木盆地边缘为何多戈壁?
2、根据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推测盆地中还可能出现的风蚀地貌。
风蚀洼地、雅丹地貌等
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
2




缓坡为迎风坡
风力堆积: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B
C

黄土高原这么多黄土是从哪来的呢?
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
假说,其中“风成说”
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
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
风从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黄土高原
1、“风成说”是公认的黄土高原成因,联系我国的气候和地形特点,说一说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强劲的西北风在沙漠中卷起沙尘暴,沿青藏高原的边缘向东推进,遇太行山、秦岭的阻挡,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尘逐渐沉积,形成覆盖在高原上的黄土层。
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由粗变细,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沙黄土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黏黄土带。
图2-20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粗细分带
2.
黄土颗粒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规律性的变化?
强劲的西北风在携带沙尘南下的过程中,随着风力的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呈现出这种规律性的变化。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被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
描述灌丛沙丘分布区域的环境特点,并分析其为何出现在绿洲边缘。
灌丛沙丘分布区域地形较平坦、气
候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
长着少量绿色植被(灌木丛)。绿
洲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
生长,故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
当河堤被洪水冲垮,河流沿决口处改道,形成很大范围的决口扇,决口扇
是河流泥沙在决口处堆积而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貌,其组成一般以粉沙为主。当洪水退后,决口扇上的沙粒被风吹扬,形成风成沙丘和地貌。我国豫东地区就分布着这样的大面积的沙地和沙丘。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议一议,豫东地区大面积的沙地和沙丘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面积的沙地和沙丘是河流带来的泥
沙裸露于地表,遇到风力吹扬后,在
附近沉积而形成的。
风沙活动的
危害与防治
3
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危害
破坏建筑物;
降低土壤肥力;
掩埋房屋、农田、道路;
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治
通过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从而达到阻沙和固沙的目的。
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
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二是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
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2007
年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
142
千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据调查,青藏铁路沙害路段200
余千米,其中严重沙害路段43
千米,主要分布在沱沱河、错那湖等沙源丰富的路段。这些路段所在地区冬春季风力强劲,年平均大风(≥
8
级)日数多,风沙流集中在近地面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这些路段采用了石方格、高立式沙障等工程措施,保护铁路免受流沙侵害。
高立式沙障
石方格
(1)说出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
侵蚀路基;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2)议一议,石方格和高立式沙障各主要起什么作用?
石方格: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使原本较平缓的沙面增加了微地形起伏,加大了地面的粗糙程度,削减了近地面风力,近地面的输沙量相应减少,故有固沙的作用
高立式沙障:是以阻沙栅栏的形式设置的沙障,可以降低风速,降低风沙搬运能力;拦截风沙,减少风沙的影响范围。
归纳总结
侵蚀
堆积
沙丘、沙垄
戈壁、风蚀洼地
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柱
风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
风沙危害
与治理
危害
治理
生物措施:防
护林(耐旱树种)
工程措施:草方格
石方格、高立式
沙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